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旅游旅游指南浮山志

浮山志

浮山志

定 價:¥45.00

作 者: (明)吳道新
出版社: 黃山書社
叢編項: 安徽歷代方志叢書
標 簽: 備用

ISBN: 9787807075714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1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志初為胡伯玉纂輯。胡伯玉,名瓚,桐城人,明萬歷進士,授都水主事,后遷江西左參政,著有《泉河史》、《禹貢備遺增注》等書。胡編《浮山志》內(nèi)容簡略,且未留鋟板;至清代康熙初年亦僅有手抄本流傳,且訛誤頗多??滴蹙拍辏?670年),無可大師(即方以智)命其徒山足和尚為浮山監(jiān)院,囑其重修山志??滴跏辏?673年),山足受方丈之請,總持浮山,即遵無可大師遺囑謀修山志,于是請吳道新采錄、編輯。吳道新,字湯日,系方以智堂舅父,明萬歷舉人,崇禎時任國子監(jiān)助教,后升工部主事;清兵入關,隱居浮山之東十里之遙的白云巖,著有《潛德居詩集》等書。吳《志》脫稿,山足即持稿往見陳焯,請其審訂。陳焯,字默公,清順治進士,官兵部主事,是方以智生前好友,乃方志大家,主編了《江南通志》等書。吳編《浮山志》經(jīng)過陳焯歸納、分類、糾訛、訂錯后即面世,但因歷史變革,至今未見該書。同治年間,樅陽文人吳康弼(字仲甫,號樵山)與寺僧有深交,住山十載,增補了吳《志》內(nèi)容,并為之校對,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新刊刻了本志。本志內(nèi)容十分豐富,史料極其珍貴。其詩文、石刻多出自歷代大文學家、高僧之手。1985年11月3日,日本著名學者佐藤一郎題日“天下形勝地,文人爭霸處”。其佛教歷史源遠流長,日本佛學研究者曾組團前往浮山考察并參拜祖塔、寺廟。吳道新在本志一開頭就突出了書中的寶中之寶、重中之重的地方:“今觀志中,恩赍則以神宗皇帝之詔敕璽書、慈圣太后之瑯函緗帙重,法肇則以遠錄禪師之拈示、歐陽文忠之贊服重,闡揚則以朗目、雪浪、憨山、博山、浪杖人諸公之講座重,篇守則以雪浪、澹居、清隱、藏之、文弱諸公之軌范重,檀越則以晉川、靜峰、文端、先宮諭、司馬之掖護重,紀勒則以文成、明善、石齋、半窗、伯敬諸公之記詠重,山巖洞口則以醉翁、陸子、樵川、野同、墨歷諸公之鐫題重,塔墓則以遠公、朗目、無可、三一諸公之兆域重,而耶舍攜釋迦舍利于東林,吾家無咎優(yōu)婆塞檢儲三十余顆,建塔于蓮花峰頂,五色瑞光映現(xiàn)尤重?!藬?shù)者,亦足以附庸青原而焜耀乎浮乘矣。”

作者簡介

暫缺《浮山志》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安徽歷代方志叢書》前言
《安徽歷代方志叢書》出版說明
《浮山志》提要
重修《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校閱姓氏
浮山總述
重修《浮山志》緣起
《浮山志》凡例
浮山合圖
浮山志卷之一
形勝
浮山志卷之二
建置
華嚴寺(11)金谷巖(13)會圣巖(13)
壁立巖(14)嘯月巖(14)篩子巖(14)
普陀巖(14)報親庵(14)
橋亭
渡仙橋(15)望江亭(15)泛槎亭(15)
四顧亭(15)石龍亭(16)洗心亭(16)
爛柯亭(16)
祖塔
釋迦如來舍利塔(16)遠公塔(17)眾僧塔(17)
普同塔(17)古庭禪師衣缽塔(17)天柱塔(18)
三寶塔(18)本公塔(18)朗公塔(18)
慈照法師塔(18)云浪律師塔(19)淡公塔(19)
清公塔(19)連云碧云兩師塔(19)
無可禪師爪發(fā)塔(19)普光尊宿塔(19)
新普同塔(20)山足禪師塔(20)
宗六禪師塔(20)淇清禪師塔(20)
浮山志卷之三
法譜
正宗住持(21)宗門名宿(28)華嚴監(jiān)寺(30)
本山靜主(30)補遺(33)
浮山志卷之四
御制
明神宗皇帝御賜龍藏敕書碑文(34)
碑記
新建藏經(jīng)閣碑記(35)華嚴寺齋僧田碑記(36)
御書石刻心經(jīng)跋(37)重修浮山華嚴寺碑記(37)
塔銘
遠錄祖師塔銘(39)朗目禪師塔銘(39)
無可禪師塔銘(40)

大通禪師真贊(41)浮山舍利塔贊(41)
朗目大師像贊(42)

《浮山九帶》引(42)《九帶》引(43)
修浮渡山舍利塔院引(44)題《恥齋卷》(44)
募修華嚴寺引(45)

九帶長語(46)九帶一縷(46)
喜復浮山道場說(47)題浮山《法會卷》說(48)
書洞山價禪師《新豐吟》后(48)
拈《九帶》語示清隱(49)
書博山無異和尚示《云浪卷》說(49)
浮山凈供說(49)浮渡山報親庵說(50)

浮山舊志序(51)報親庵序(51)
古庵禪師語錄序(53)浮山華嚴寺弘戒緣序(53)
書投子青和尚《頌古集》序(54)浮山紀游序(55)
山足和尚《一莖草詩》序(56)
送山足法兄運天界青原兩《錄》赴嘉禾入藏序(57)
浮山志卷之五

浮山華嚴寺記(59)游浮渡山記(59)
浮山護國大華嚴寺重新記(62)
游浮山記(65)復華嚴寺田記(67)
遠祖塔院齋僧田記(69)《浮游渡記》撮要(69)
浮山游記(69)游浮山記(74)
浮渡華嚴因緣偶記(75)游浮山記(76)
佛母巖記(80)連云峽記(81)
幻度松記(81)重修華嚴寺記(82)
浮山志卷之六

與焦弱侯太史(84)與劉晉川總漕(85)
柬祝石林宗伯(85)柬焦漪園太史(86)
柬袁伯修(87)上楊錦仙明府(87)
柬朗目和尚(90)請淡居和尚住浮山大華嚴寺(90)
又請住浮山會圣巖(91)與體中司馬(91)
請覺凡和尚住持華嚴寺(92)上沈王殿下(92)
柬張首岑工部(93)留別吳觀我太史(94)
與清隱和尚(94)請清隱和尚回浮山(94)
與趙樅江居士(95)復清隱大師(96)
與集萬侄孫(96)與函云水部(97)
與山公書(98)與山師書(98)
請無和尚爪發(fā)建塔華嚴與田伯昆季(98)
浮山志卷之七
浮山志卷之八
浮山志卷之九
浮山志卷之十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