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張耀卿學術經(jīng)驗集

張耀卿學術經(jīng)驗集

張耀卿學術經(jīng)驗集

定 價:¥25.00

作 者: 丁學屏 主編
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叢編項: 全國著名中醫(yī)經(jīng)驗集叢書
標 簽: 專家醫(yī)話

ISBN: 9787117091725 出版時間: 2007-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7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教育案例研究是目前流行的一種教育科研方式,它的流行,大抵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課程改革深化的需要。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觀等等,這些都強力地沖擊著教師的發(fā)展體系、學校評價體系等等,迫切要求教師盡快地提高專業(yè)化水平,需要教師對教育教學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也就是要進行及時的、反復的、深刻的教學反思,而教育案例研究,就是我們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深刻反思的最好形式。其二:是由案例研究的特征所決定的。教育案例是指在真實的教育活動中發(fā)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生動的故事,是對事件的真實的描述。概括地說,案例是事件,案例是故事,案例是描述。一堂課、一個教育活動、一個教育情景、一次師生談話、一個精彩的教學片段等等都是教育案例。教育案例彌漫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育案例具有這樣一些特點:1.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除了“問題或疑難情境”這樣一個基本要素,作為案例的事件還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能夠從這個事件的解決當中說明、詮釋類似事件,要能夠給讀者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啟示、體會。2.案例是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足條件,換句話說,事件還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成為案例,能夠成之為案例的事件,必須要包含有問題在內,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3.案例是真實發(fā)生的事件。案例雖然展示的是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要與故事一樣生動有趣,但案例與故事也有一個根本性的區(qū)別,那就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實發(fā)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實再現(xiàn)。

作者簡介

暫缺《張耀卿學術經(jīng)驗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博學心悟篇
一、治學先齊身,藏書抵萬金
二、不私所寶藏,重刻公諸世
學術思想篇
一、宇宙孕萬物,生靈人為本
二、中國醫(yī)學是一座偉大的寶庫
三、中國醫(yī)藥學立足于樸素唯物論和唯物辯證法
(一)天人相應,如影隨形
(二)精氣神三者,乃人身生命之本
(三)疾病之所由生者,因乎“正虛受邪”
(四)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四、陰陽氣血辨。博古融新知
(一)掌握陰陽氣血的實質辨證,是中醫(yī)臨床工作的最基本的原則和要領之一
1.邪正相爭
2.陰陽平衡
3.水火既濟
(二)明確“氣與陽”、“血與陰”兩者之間,既有緊密聯(lián)系,又有根本區(qū)別
(三)陰陽氣血皆有虛實
(四)津、血、汗、尿、吐、瀉同源
薪火傳承篇
一、由易入難循序漸進
二、由博返約以簡馭繁
遺澤長存篇
一、問診要略
(一)問寒熱
(二)問汗
(三)問頭身
(四)問胸腹
(五)問二便
(六)問飲食
(七)問口渴
(八)問目
(九)問耳聾
二、熱證的鑒別及療法
(一)六經(jīng)證候辨證
(二)表里寒熱虛實辨證
(三)寒熱真假辨證
(四)陰陽氣血虛辨提綱
三、“水腫病”的探討
(一)病因
(二)病機
(三)治療
(四)小結
四、傳染性肝炎的辨證論治
(一)治療法則
(二)辨證論治
(三)治療方劑
五、暑溫
(一)暑的涵義
(二)暑病的發(fā)病季節(jié)
(三)暑病的特性
(四)暑溫的命名與鑒別
(五)暑的感受途徑
(六)暑溫的成因
(七)暑溫的辨證論治
(八)小結
六、血吸蟲病初探
(一)中醫(yī)對血吸蟲病的病因和病原的認識
(二)中醫(yī)對血吸蟲病的診斷及其治療
(三)結語
七、近代名醫(yī)醫(yī)案寫真錄之一《德宗請脈記》
八、近代名醫(yī)醫(yī)案寫真錄之二《舊德堂醫(yī)草》
臨床經(jīng)驗篇
一、學富五車書,金針度疾苦
(一)因發(fā)知感受,溫暑濕燥寒
(二)黃疸析為四,冰炭不同爐
(三)血證尚三法,融會善變通
(四)喘須辨虛實,治在肺與腎
(五)肝陽宜清柔,虛陽須溫攝
(六)肝病癥繁雜,不變應萬變
(七)不寐審證因,虛實治攸分
(八)泄瀉分暴久,清、化、和、補求
(九)無積不成痢,和營并調氣
(十)今病無古法,脈證以為憑
(十一)風寒濕成痹,知常達變異
(十二)悸、喘、腫并見,心虛須細辨
(十三)咳喘關肺腎,寒熱虛實分
(十四)文獻排眾難,淵源日白疸
(十五)暮年病成疹,猶不辱使命
二、婆心濟世人方箋手自親
(一)外感門
(二)內傷門
1.心病類案
2.肝病類案
3.脾胃病類案
4.肺病類案
5.腎病類案
(三)婦科門
遣方用藥篇
一、方貴變通
(一)桂枝湯變化運用十三法
(二)逍遙散變化心裁十九法
(三)五皮飲變化應用四法
二、用藥心得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