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世紀30年代,攝彩術的出現(xiàn),為我們接近歷史的真實做出了革命性的貢獻。人類的歷史終于可以影像的方式續(xù)寫了。從此以后的歷史,是形象化的、細節(jié)化和標本化的。我們解讀歷史可以直接進入精微的層面,歷史開始生動、豐富和完整起來。在攝影術發(fā)明的幾年后,它也隨著兩方殖民者飄洋過海出現(xiàn)在中國。開始攝影是洋人的專利,但很快被聰叫的中國人掌握,并迅速變?yōu)橹\生賺錢的營生。19世紀60年代前后,東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中已經出現(xiàn)完全由中國人經營的照相業(yè)。其后,照相館業(yè)在中國東部地區(qū)就由南到北地蔓延開來。幾十、幾百、幾千、幾萬的,或油潤、或枯悴的而龐,開始慢慢地顯影出中國近代史中眾生的寫真影像。在這些商業(yè)肖像中,我們可以看到100多年前中國人的容貌、服飾,和依稀的生活、精神狀態(tài)。1859年,廣東人賴阿芳在香港皇后大道開了一家“攝影社”。他除r拍攝人物肖像外,還拍攝香港社會的世俗生活和風物景觀,作為旅游紀念品向觀光客銷售。這是中國人最早的社會記求攝影。在此以前,中國的社會生活影像,都是由西方傳教士和探險家們拍攝的。賴阿芳的攝影,懷志著中國攝影正式擔當了記錄歷史的媒介身份。在賴阿芳為了謀生拍攝社會生活之后,一些照相業(yè)的攝影師也應新聞傳媒之邀,拍攝了一些滿清政府的政清活動和個別社會災難事件。由此可見,和西方攝影發(fā)端于藝術家不同的是,創(chuàng)造中國攝影史的是照相館業(yè)的商業(yè)攝影師們。攝影術出現(xiàn)在中國的時期,正是綿延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行將就木的最后時刻。最后王朝的清王室,也誕生了一個值得一說的攝影人物,就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用攝影師——勛齡。他的父親是清政府駐外使節(jié)裕庚。他為清王室拍攝了人量的宮廷影像。這些奢靡的影像,在完成它宏揚皇威和品味驕淫的歷史作用后,成了今天我們解瀆封建皇室生活最形象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