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

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

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

定 價:¥39.00

作 者: 田曉菲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散文

ISBN: 9787101054217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1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田老師在此著作中刻畫了一個鮮為人知的陶潛:北宋以降,受東坡影響,大部分文人都將淵明看作一脫俗的隱士,并順其意來解其詩。作者則指出六朝之時的中國文化界乃一“手稿文化”:在印刷術盛行之前,文本的流傳往往經(jīng)過了不同人之手,以不同的版本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好比說,“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此二句就引出了后人強加的誤解。蘇軾提出,“悠然見南山”才是正確的版本,而“望”則是文本流傳過程所致之失誤:作為隱士的陶潛不會刻意去“望”南山,而只會不留意“見”南山。此觀點被多數(shù)后人所采。但實際上這二句卻可能有不同的意義。作者提出,在六朝時士人思想受老莊之道影響,好清談玄學,隱居求仙:后人把“菊”認為是一種淵明隱居的比喻,而實際上當時菊花則與“長生不老”更有關聯(lián),為草藥之一種。如果此觀點的話,就不難理解“望”南山了。詩中可能并無那種刻意強調(diào)“隱士”的概念——此概念本身可能是后人強加的。作者更提出,陶潛傳記并不肯定,無論是《晉書》、《南史》、《宋書》,還是蕭統(tǒng)《文選》中淵明之傳記,均有相似記載:“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恒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環(huán)諸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保ā稌x書·陶潛傳》) 也就是說,對陶潛記載多出于其自傳:而其自傳則是一個名曰五柳先生的虛構人物之傳記。陶潛作為“隱士”,也是由他一手打造的。作者則反問:如果陶謙真的是一隱士,為何要留下字據(jù)自謂“隱士”?好個“不祥姓字”!當然,作者也明白,“我們得記住這個‘少了些平靜少了些不朽的陶淵明’也不能算是權威性版本。它只是很多個可能性中的一個,一個經(jīng)常被刻意無視了的可能性而已?!弊髡呦Mㄟ^陶淵明的例子來說明“多個”陶淵明存在的可能性,以突出中世紀中國的文獻不穩(wěn)定性以及其文獻在不同注疏者筆下由于個人或意識形態(tài)需要改變而自成一體的現(xiàn)象。通過展現(xiàn)陶詩的不同版本以及東晉劉宋之交的文化以刻畫一“手稿文化”,《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不失為一佳作。

作者簡介

  田曉菲: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中古文學、晚明文學與比較文學。 山東臨清人,1971年生,1989年獲得北京大學英語系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林肯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 1980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此后出版著作包括《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赭城》(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等。譯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wèi)兵一代的成長與經(jīng)歷》(與史繼平、穆建新合譯,天津渤海灣出版公司,1988),《后現(xiàn)代主義與大眾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薩?!保阂粋€歐美文學傳統(tǒng)的生成》(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3)。英文著作包括《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美國華盛頓大學出版社,2005),《烽火與流星:蕭梁文學與文化》(哈佛大學東亞中心出版社,2007)。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以及有關魏晉南北朝文學、明代小說戲曲與現(xiàn)代文學方面的中英文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
引言 
杜詩與韋氏妓:手抄本文化中讀者與文本的關系 
“求真”的誤區(qū) 
生塵的幾案 
第一章 得失之間 
見山與望山 
有入夜半持山去 
得與失 
亂曰 
第二章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正名:五柳先生與六朝隱逸話語 
重構五柳先生:傳記四種 
第三章 失去的田園:歸陶 
不受歡迎的植物 
“頗為老農(nóng)” 
飲食與文字 
第四章 飲食,死亡,與敘事 
得仙 
何有于名? 
閱讀到天黑 
文化想像的版圖和燃燒的文字 
第五章 成器 
中空的羞恥 
榮木 
清算與盤點 
紫葵的悲哀 
無成 
第六章 實/石證 
栗里 
場所與空間 
“吐痕尚新” 
石頭記:一個關于文學的寓言 
結語 
附錄一 文本的歷程 
古代重要陶集版本敘錄 
現(xiàn)代陶集版本選錄 
英文與日本陶集版本選錄 
附錄二 清醒的闡釋:《述酒》 
《述酒》闡釋的變遷 
晉人心目中的“山陽” 
回歸于“酒” 
通釋全詩 
飲酒與游仙:陶淵明對魏晉詩歌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揚 
結語 
附錄三 陶詩選評 
引用書目 
人名索引 
中譯本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