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進駐延安,至今已經過去70年了。如同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長征勝利結束一樣,應該說這是一個具有象征性意義的日子。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因為從中共中央進駐延安開始,一直到1947年3月撤離延安,其間有10年時間,延安便成為指導中國革命的中心,照耀中華民族前進的燈塔。中國共產黨便開始走進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個新的歷史時期就是延安時代。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偉大的長征,形成了中國革命成熟的堅強領導核心。紅軍長征從被動到主動踏上勝利道路,轉折點是遵義會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路線,為我們黨和紅軍在長征中從挫折走向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從遵義會議開始,到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從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到黨在延安召開七大。又經過10年努力,我們黨總結了歷史經驗,制定了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的統(tǒng)一和團結,黨的領導更加成熟,黨的力量成倍壯大,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延安時代是一種象征,它代表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逐步形成,更加成熟的歷史過程,代表黨和人民軍隊的力量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fā)展過程?!妒昙o事:1937-1947年毛澤東在延安》記載了從1937年1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進駐延安,到1947年3月毛澤東撤離時表示“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還是要回延安的”經歷。想通過毛澤東在延安的活動,一個一個的故事,每個故事以一個事件為由,既單獨成篇,又互相銜接,似涓涓細流匯成大河,講述建國后收錄《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許多文章寫作時的環(huán)境及歷史背景,以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我們黨之所以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的原因。學習黨中央在延安的歷史,詳熟毛澤東在延安的事跡,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于今天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保持黨的先進性,不斷提高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能力與本領,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