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程序設計綜合掌握需求過程(第2版)

掌握需求過程(第2版)

掌握需求過程(第2版)

定 價:¥68.00

作 者: (英)Suzanne Robertson,James Robertson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軟件需求

ISBN: 9787115159830 出版時間: 1900-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800*1000 頁數: 43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軟件開發(fā)中的重要課題—如何得到正確需求,書中用一個接一個的步驟、一個接一個的模板、一個接一個的例子,向讀者展示了經過業(yè)界檢驗的需求收集和驗證過程。本書針對不同的敏捷環(huán)境,為精確地發(fā)現顧客所需所想提供了技巧和深刻見解。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軟件開發(fā)人員在開發(fā)過程中隨時參考的手冊。...

作者簡介

  本書提供作譯者介紹Suzanne Robertson與James Robertson多年來已幫助了數百家公司改進需求技術,進入系統開發(fā)的快車道。他們關于需求、分析和設計的課程和講座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方式,受到了廣泛的贊譽。.Robertson夫婦是Atlantic Systems Guild公司的主要成員,該公司是知名的顧問公司,擅長處理復雜系統構建中人員方面的問題。他們也是Requirements-Led Project Management (Addison-Wesley,2005)一書的合著者。...

圖書目錄

第1章 什么是需求 1
1.1 需求收集與系統建?!?
1.2 敏捷軟件開發(fā) 4
1.3 為什么需要收集需求 8
1.4 什么是需求 9
1.4.1 功能性需求 9
1.4.2 非功能性需求 9
1.4.3 限制條件 10
1.5 需求演進 10
1.6 模板 11
1.7 需求項框架 13
1.8 Volere需求過程 14
第2章 需求過程 15
2.1 敏捷指南 17
2.2 需求過程的上下文 18
2.3 需求過程 18
2.4 案例分析 19
2.5 網羅需求 21
2.6 為需求制作原型 23
2.7 場景 24
2.8 編寫需求 24
2.9 質量關 25
2.10 對需求的復用 26
2.11 復查規(guī)格說明 27
2.12 迭代和增量過程 27
2.13 需求工作事后分析 28
2.14 定制需求過程 29
2.15 小結 30
第3章 項目啟動 31
3.1 敏捷指南 33
3.2 IceBreaker項目 34
3.3 范圍、風險承擔者和目標 35
3.4 設定范圍 35
3.4.1 感興趣的領域 36
3.4.2 首次分析工作上下文范圍 38
3.5 風險承擔者 39
3.5.1 客戶 41
3.5.2 顧客 42
3.5.3 用戶:理解他們 43
3.6 其他風險承擔者 44
3.6.1 顧問 45
3.6.2 管理者 45
3.6.3 主題事務專家 45
3.6.4 核心團隊 45
3.6.5 檢查人員 46
3.6.6 市場力量 46
3.6.7 法律專家 46
3.6.8 消極的風險承擔者 46
3.6.9 業(yè)界標準制定者 46
3.6.10 公眾意見 46
3.6.11 政府 47
3.6.12 特殊利益團體 47
3.6.13 技術專家 47
3.6.14 文化利益 47
3.6.15 相鄰系統 47
3.7 發(fā)現風險承擔者 48
3.8 目標:想達到什么目的 48
3.9 需求限制條件 52
3.9.1 解決方案限制條件 52
3.9.2 項目限制條件 53
3.10 命名慣例與定義 53
3.11 估算產品的成本 54
3.12 風險 55
3.13 繼續(xù)還是終止 56
3.14 項目啟動替代方案 57
3.15 小結 57
第4章 事件驅動的用例 59
4.1 敏捷指南 59
4.2 理解工作 59
4.3 用例及其范圍 61
4.4 工作 62
4.5 工作的上下文范圍 62
4.6 業(yè)務事件 64
4.7 業(yè)務事件和業(yè)務用例是好想法的原因 67
4.8 發(fā)現業(yè)務事件 68
4.9 業(yè)務用例 70
4.10 相鄰系統的角色 71
4.10.1 主動的相鄰系統 72
4.10.2 自治的相鄰系統 74
4.10.3 合作的相鄰系統 76
4.11 業(yè)務用例和產品用例 77
4.12 小結 80
第5章 網羅需求 82
5.1 敏捷指南 82
5.2 職責 83
5.3 網羅與業(yè)務用例 85
5.4 當前狀況扮演的角色 86
5.5 做學徒 89
5.6 觀察結構和模式 91
5.7 風險承擔者訪談 92
5.8 找出工作的本質 94
5.9 解決正確的問題 97
5.10 創(chuàng)新的產品 98
5.11 業(yè)務用例研討會 100
5.11.1 成果 101
5.11.2 場景 102
5.11.3 業(yè)務規(guī)則 102
5.12 創(chuàng)造性研討會 102
5.13 頭腦風暴 104
5.14 用戶代表 105
5.15 思維圖 107
5.16 墻紙 109
5.17 錄像和照相 109
5.18 wiki、blog和論壇 110
5.19 文檔考古學 111
5.20 其他需求收集技巧 113
5.20.1 家庭治療 113
5.20.2 軟系統和視角 114
5.21 確定產品應該是怎樣的 114
5.22 技術是否重要 116
5.23 選擇最佳網羅技巧 117
5.24 小結 119
第6章 場景和需求 120
6.1 敏捷指南 120
6.2 場景 121
6.3 正常用例場景 124
6.4 場景圖示 126
6.5 可選情況 127
6.6 異常情況 128
6.7 假設場景 129
6.8 誤用場景和負面場景 129
6.9 場景模板 131
6.10 產品用例場景 132
6.11 小結 134
第7章 功能性需求 135
7.1 敏捷指南 136
7.2 功能性需求 136
7.3 發(fā)現功能性需求 137
7.4 細節(jié)程度或粒度 139
7.5 異常和可選方式 140
7.6 避免二義性 141
7.7 技術需求 142
7.8 需求不是解決方案 143
7.9 需求分組 143
7.10 功能性需求的替代方式 144
7.11 小結 147
第8章 非功能性需求 148
8.1 敏捷指南 149
8.2 非功能性的需求 149
8.3 用例與非功能性需求 151
8.4 非功能性需求類型 151
8.5 觀感需求:類型10 152
8.6 易用性和人性化需求:類型11 154
8.7 執(zhí)行需求:類型12 157
8.8 操作和環(huán)境需求:類型13 158
8.9 可維護性和支持需求:類型14 160
8.10 安全性需求:類型15 160
8.10.1 保密性 161
8.10.2 可得性 161
8.10.3 完整性 161
8.10.4 審計 162
8.10.5 沒有其他 162
8.11 文化和政策需求:類型16 163
8.12 法律需求:類型17 165
8.12.1 薩班-奧西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166
8.12.2 其他法律要求 166
8.12.3 標準 167
8.13 發(fā)現非功能性需求 167
8.13.1 用Blog記錄需求 167
8.13.2 用例 167
8.13.3 模板 169
8.13.4 原型和非功能性需求 169
8.13.5 客戶 170
8.14 不要編寫解決方案 170
8.15 小結 171
第9章 驗收標準 173
9.1 敏捷指南 173
9.2 驗收需要標準的原因 174
9.3 測量的尺度 175
9.4 理由 176
9.5 非功能性需求的驗收標準 177
9.5.1 產品是否失敗 179
9.5.2 主觀測試 179
9.5.3 觀感需求 180
9.5.4 易用性和人性化需求 180
9.5.5 執(zhí)行需求 181
9.5.6 可操作性需求 182
9.5.7 可維護性需求 182
9.5.8 安全性需求 183
9.5.9 文化和政策需求 183
9.5.10 法律需求 184
9.6 功能性需求的驗收標準 184
9.7 用例和驗收標準 185
9.8 項目目標的驗收標準 186
9.9 解決方案限制條件的驗收標準 186
9.10 小結 187
第10章 編寫需求 189
10.1 敏捷指南 189
10.2 將潛在需求變成書面需求 191
10.3 知識與規(guī)格說明書 192
10.4 Volere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模板 193
10.5 第1部分——項目的目標 194
10.6 第2部分——客戶、顧客和其他風險承擔者 197
10.7 第3部分——產品的用戶 198
10.8 第4部分——強制的限制條件 199
10.9 第5部分——命名慣例和定義 201
10.10 第6部分——相關事實和假定 202
10.11 第7部分——工作的范圍 203
10.12 第8部分——產品的范圍 204
10.13 需求項框架 204
10.13.1 白雪卡 205
10.13.2 自動化的需求工具 206
10.14 原子需求 206
10.14.1 需求編號 207
10.14.2 需求類型 207
10.14.3 事件/用例編號 207
10.14.4 描述 208
10.14.5 理由 208
10.14.6 來源 208
10.14.7 驗收標準 208
10.14.8 顧客滿意度和不滿意度 208
10.14.9 優(yōu)先級 209
10.14.10 沖突 210
10.14.11 支持材料 210
10.14.12 歷史 210
10.15 編寫需求規(guī)格說明 210
10.16 第9部分——功能性需求 211
10.17 非功能性需求 213
10.18 項目問題 214
10.19 第18部分——開放式問題 214
10.20 第19部分——立即可用的解決方案 215
10.21 第20部分——新問題 215
10.22 第21部分——任務 216
10.23 第22部分——遷移至新產品 216
10.24 第23部分——風險 216
10.25 第24部分——費用 217
10.26 第25部分——用戶文檔和培訓 218
10.27 第26部分——后續(xù)版本需求 218
10.28 第27部分——解決方案的設想 219
10.29 小結 219
第11章 質量關 220
11.1 敏捷指南 221
11.2 需求質量 222
11.3 使用質量關 223
11.4 測試完整性 224
11.4.1 測試是否存在遺漏的部分 224
11.4.2 測試是否對所有風險承擔者都有意義 225
11.5 測試可追蹤性 226
11.6 統一使用術語 227
11.7 確定是否與目標相關 228
11.8 測試驗收標準 230
11.9 確定在限制條件下是否可行 231
11.10 區(qū)分是需求還是解決方案 232
11.11 顧客價值 234
11.12 鍍金需求 235
11.13 需求蔓延 235
11.14 實現質量關 238
11.15 小結 240
第12章 制作需求原型 241
12.1 敏捷指南 243
12.2 原型與事實 243
12.3 低保真原型 245
12.4 高保真原型 249
12.5 故事板 251
12.6 對象生命歷史 252
12.7 原型循環(huán) 254
12.7.1 設計與構建 254
12.7.2 在用戶環(huán)境中測試 255
12.7.3 分析結果 256
12.8 小結 257
第13章 復用需求 258
13.1 什么是復用需求 258
13.2 可復用需求的來源 260
13.3 需求模式 262
13.4 業(yè)務事件模式 263
13.4.1 事件響應的上下文 264
13.4.2 事件響應的處理 264
13.4.3 事件響應的數據 265
13.5 通過抽象形成模式 266
13.5.1 特定領域的模式 267
13.5.2 跨領域的模式 269
13.6 領域分析 270
13.7 復用的趨勢 271
13.7.1 復用和對象 271
13.7.2 復用現在是否是一項工作 272
13.8 小結 273
第14章 復查需求規(guī)格說明 274
14.1 敏捷指南 275
14.2 復查規(guī)格說明書 275
14.3 審查 276
14.4 發(fā)現遺漏的需求 277
14.5 確定是否已發(fā)現所有的業(yè)務用例 277
14.6 顧客價值 283
14.7 排列需求優(yōu)先級 284
14.7.1 影響優(yōu)先級的因素 285
14.7.2 何時確定優(yōu)先級 285
14.7.3 需求優(yōu)先級等級 286
14.7.4 優(yōu)先級電子表格 287
14.8 沖突的需求 288
14.9 二義性的規(guī)格說明 290
14.10 風險分析 290
14.10.1 項目驅動 291
14.10.2 項目限制條件 292
14.10.3 功能性需求 292
14.11 度量所需的工作量 292
14.12 小結 293
第15章 需求向何處去 294
15.1 調整需求過程 294
15.2 需求工具 296
15.3 工具對應目標 297
15.4 發(fā)布規(guī)格說明書 299
15.4.1 合同化文檔 299
15.4.2 管理層總結 300
15.4.3 市場人員總結 300
15.4.4 用戶復查 300
15.4.5 復查規(guī)格說明書 301
15.5 需求可追蹤性 301
15.6 處理變化 304
15.6.1 變化的世界 305
15.6.2 需求反饋 306
15.7 需求事后分析 307
15.7.1 復查的內容 308
15.7.2 進行事后分析 308
15.7.3 事后分析報告 309
15.8 記事本 310
15.9 小結 310
附錄A Volere需求過程模型 312
A.1 Volere需求過程模型 312
A.2 定義項目啟動目標(過程說明1.1.1) 315
A.3 計劃物質上的安排(過程說明1.1.2) 316
A.4 與參加者溝通(過程說明1.1.3) 316
A.5 確定產品目標(過程說明1.2.1) 317
A.6 確定工作上下文范圍(過程說明1.2.2) 318
A.7 進行“第一刀”風險分析(過程說明1.2.3) 318
A.8 確定風險承擔者(過程說明1.2.4) 319
A.9 分解工作上下文(過程說明1.2.5) 320
A.10 考慮“無事件(Non-event)”(過程說明1.2.6) 320
A.11 確定業(yè)務術語(過程說明1.2.7) 320
A.12 定義項目限制條件(過程說明1.2.8) 320
A.13 確定感興趣的領域(過程說明1.2.9) 321
A.14 編寫項目啟動報告(過程說明1.3.1) 322
A.15 復查啟動階段成果(過程說明1.3.2) 322
A.16 跟進啟動會議(過程說明1.3.3) 323
A.17 做出初步估計(過程說明1.3.4) 323
A.18 復查當前狀況(過程說明2.1.1) 325
A.19 做用戶的學徒(過程說明2.1.2) 325
A.20 確定本質需求(過程說明2.1.3) 325
A.21 需求頭腦風暴(過程說明2.1.4) 326
A.22 用戶訪談(過程說明2.1.5) 326
A.23 文檔考古學(過程說明2.1.6) 327
A.24 制作需求錄像帶(過程說明2.1.7) 328
A.25 召開用例研討會(過程說明2.1.8) 329
A.26 構建事件模型(過程說明2.1.9) 329
A.27 構建場景模型(過程說明2.1.10) 330
A.28 舉行創(chuàng)造性研討會(過程說明2.1.11) 330
A.29 研究相鄰系統(過程說明2.2.1) 331
A.30 定義用例邊界(過程說明2.2.2) 331
A.31 收集業(yè)務事件知識(過程說明2.3.1) 332
A.32 選擇合適的網羅技術(過程說明2.3.2) 333
A.33 詢問澄清問題(過程說明2.4) 334
A.34 確定潛在需求(過程說明3.1) 335
A.35 確定功能性需求(過程說明3.2) 335
A.36 確定組合需求(過程說明3.3) 336
A.37 將需求規(guī)范化(過程說明3.4) 336
A.38 將系統限制條件規(guī)范化(過程說明3.5) 336
A.39 確定非功能性需求(過程說明3.6) 336
A.40 編寫功能性驗收標準(過程說明3.7) 337
A.41 編寫非功能性驗收標準(過程說明3.8) 337
A.42 確定顧客價值(過程說明3.9) 338
A.43 確定依賴關系和沖突之處(過程說明3.10) 338
A.44 復查需求驗收標準(過程說明4.1) 339
A.45 復查需求相關性(過程說明4.2) 340
A.46 復查需求的切實可行性(過程說明4.3) 340
A.47 識別鍍金需求(過程說明4.4) 341
A.48 復查需求完整性(過程說明4.5) 341
A.49 計劃制作原型(過程說明5.1) 342
A.50 構建低保真的原型(過程說明5.2.1) 342
A.51 構建高保真的原型(過程說明5.2.2) 343
A.52 與用戶測試高保真的原型(過程說明5.3.1) 344
A.53 與用戶測試低保真的原型(過程說明5.3.2) 345
A.54 確定新的需求和有變化的需求(過程說明5.3.3) 345
A.55 評估原型工作量(過程說明5.3.4) 345
A.56 進行單獨的個人復查(過程說明6.1.1) 346
A.57 分別進行小組會議(過程說明6.1.2) 347
A.58 項目協調人復查事實(過程說明6.1.3) 348
A.59 舉行事后復查會議(過程說明6.2.1) 348
A.60 得到事后分析報告(過程說明6.2.2) 349
A.61 確定過濾標準(過程說明6.3.1) 350
A.62 選擇相關需求類型(過程說明6.3.2) 351
A.63 增加新的過濾標準(過程說明6.3.3) 351
A.64 確定遺漏的需求(過程說明7.1.1) 352
A.65 確定顧客價值評分(過程說明7.1.2) 352
A.66 確定需求的相互作用(過程說明7.1.3) 353
A.67 確定制作原型的機會(過程說明7.1.4) 353
A.68 發(fā)現遺漏的保管人需求(過程說明7.1.5) 354
A.69 尋找可能的風險(過程說明7.2.1) 355
A.70 量化每個風險(過程說明7.2.2) 355
A.71 確定估算輸入信息(過程說明7.3.1) 356
A.72 針對事件估算工作量(過程說明7.3.2) 357
A.73 估算需求工作量(過程說明7.3.3) 357
A.74 設計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的形式(過程說明7.4.1) 358
A.75 匯編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過程說明7.4.2) 359
A.76 需求過程模型中用到的術語 359
附錄B Volere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模板 370
附錄C 功能點計數簡介 414
C.1 度量工作 414
C.2 功能點計數快速入門 415
C.2.1 工作上下文范圍 416
C.2.2 工作存儲的數據 416
C.2.3 業(yè)務用例 418
C.3 針對業(yè)務用例計算功能點 418
C.3.1 計算輸入型業(yè)務用例 418
C.3.2 計算輸出型業(yè)務用例 419
C.3.3 計算時間觸發(fā)型業(yè)務用例 421
C.4 計算存儲的數據 422
C.4.1 內部的存儲數據 422
C.4.2 外部的存儲數據 423
C.5 針對未知信息進行調整 424
C.6 功能點計數的下一步 425
附錄D 項目社會關系分析模板 427
D.1 風險承擔者圖示模板 427
D.2 風險承擔者分析模板 428
詞匯表 431
參考文獻 43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