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種病原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由于社會總人口數量迅猛增多和流動增加、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免疫抑制人群的增加及累積增加,局部戰(zhàn)爭、自然災害等頻繁發(fā)生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人類正面臨感染性疾病的新威脅。自二十世紀后期以來,一些已得到有效控制的感染性疾病重新蔓延,已認識的病原體不斷發(fā)生變異逃避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形成新的感染,以前沒有發(fā)現的新病原體和感染性疾病連續(xù)出現,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濫用,使細菌的耐藥性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除了依據臨床表現外,更主要的是病原學的診斷。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對病原體以及疾病過程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實驗室提供的資料和信息越來越多。如何有效利用檢驗診斷的信息進行病原診斷是臨床醫(yī)師和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共同職責。我們組織了傳染病學和臨床微生物學等專業(yè)人員編寫相關內容。將臨床特征和實驗室檢查的目的、要求與意義進行有機的結合,幫助臨床醫(yī)師理解檢驗診斷的過程和所包含的信息,提高對檢驗診斷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對從事檢驗診斷的技術人員如何緊密與臨床結合共同進行病原學診斷提供資料?!陡腥拘约膊〉臋z驗診斷》共分9章。第1章介紹了臨床診斷感染性疾病的基本過程;第2章介紹檢驗診斷的要求和診斷過程;第3、4章分別介紹了朊毒體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第5、6、7章分別介紹了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感染以及細菌的耐藥性;第8、9章介紹蠕蟲和原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