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行和思想的一部書,同時也記載了孔子一些北子的言行和思相。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方而接聞于夫子之言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薄墩撜Z》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語言”的意思。所以,《論語》就是孔子的辮子把聽孔子講課以及孔子與時人、弟子談話時所作的筆記,加以整理、編纂而成。 《孟子》是記孟子言行的書。孟子(前370?—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及的門人,是孔子以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很尊禮他,但亦終不見用。于是歸而述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以教弟子。孟子卒,門人萬章、公孫丑之徒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別有《外書》四篇,久佚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