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入迷出悟品紅樓:對《紅樓夢》的一種現(xiàn)代解讀

入迷出悟品紅樓:對《紅樓夢》的一種現(xiàn)代解讀

入迷出悟品紅樓:對《紅樓夢》的一種現(xiàn)代解讀

定 價:¥25.00

作 者: 胡文彬
出版社: 京華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 評論研究

ISBN: 9787807243373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紅樓夢》是一部曠世奇書,一部包羅萬象的書。不同的視角,對《紅樓夢》會得出不同的答案。身為文豪、美學家、心理學家、服飾學家、美食家的曹雪芹先生向我們描述了一幅人生百態(tài)圖,而胡文彬教授則帶領我們走進大觀園,探尋前人留下的故事。全書分為《紅樓夢》啟示錄和《紅樓夢》人物品評兩大部分深入分析了《紅樓夢》在美學欣賞、心理學分析、服飾研究、美食研究方面的內涵,適合紅學愛好者參考研究。

作者簡介

暫缺《入迷出悟品紅樓:對《紅樓夢》的一種現(xiàn)代解讀》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篇《紅樓夢》啟示錄
寧榮二府運終數(shù)盡的軌跡
從四筆賬看賈家的靡費
怎奈運終數(shù)盡,大廈將傾
詩禮之家,不善教育
夏金桂結局給獨生子女教育的啟示
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婚戀觀透視
寶黛釵,永遠抹不去的心靈之痛
三春,只有婚姻沒有愛情
兩個徘徊在愛河邊上的有情人
黑暗中劃過的幾道閃光
尤三姐婚戀觀的超前性
娶妻當如薛寶釵
鐘鳴鼎食之家的飲宴活動
《紅樓夢》飲食與特點
“紅樓飲食”分類與食養(yǎng)食補作用
“紅樓飲食”的藝術特點
“紅媾籬穩(wěn)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紅樓飲食”與紅樓人物的塑造
彩繡輝煌的紅樓服飾
《紅樓夢》服飾描寫的特點
《紅樓夢》人物與服飾美
《紅樓夢》的“尚紅”意識與服飾的多元文化意蘊
下篇《紅樓夢》人物晶評
今古未見之人
  說賈寶玉
千古高風說到今
  說林黛玉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說薛寶釵
霽月光風耀玉堂
  說史湘云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說王熙鳳
回首相看已化灰
  說賈元春
懦弱是她的性格
  說賈迎春
生于末世運偏消
  說賈探春
勘破三春景不長
  說賈惜春
桃李春風結子完
  說李紈
造釁開端實在寧
  說秦可卿
堪嘆古今情不盡
  說妙玉
人生難得一個“巧”
  說巧姐精華欲掩料應難
  說香菱
高標見嫉毀謗殺人
  說晴雯
嬌艷性剛玉山傾、
  說尤三姐
平則成,不平則鳴
  說平兒
梅花歡喜漫天霄
  說薛寶琴
參透世情即佛緣
  說鴛鴦
枉自溫柔和顧
  說襲人
魂作杜鵑入空門
  說紫鵑
風雨無情鴛夢散
  說司棋
筆底相思情不盡
  說齡官
美優(yōu)伶被迫歸水月
  說芳官
手帕,傳情的使者
  說小紅
《紅樓夢》人物關系裹
后記
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與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合作,在2伽5年9月推出了《名師講壇》節(jié)目。開播一年來,先后有10多位專家學者登壇論“道”,論古今事物變化,析天下社會事理,抒一己之睿智識見,啟他人之智慧提升?!睹麕熤v壇》在首都電視觀眾中贏得了較為廣泛的認同,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收視率一直呈現(xiàn)上升趨勢。應廣大電視觀眾要求,《名師講壇》系列叢書也將要面世。《名師講壇》,其名廣矣。
《名師講壇》節(jié)目開播僅一年,就收到了如此好的社會反響,在廣大電視觀眾的心中樹立起自己的形象。給了我們極大的自信,同時引發(fā)我們這些策劃者更多的思考。
《名師講壇》節(jié)目形象得以確立,給予我們的第一個思考是:公眾渴求深層次文化力量的激發(fā)和武裝.電視節(jié)目應當承擔向觀眾傳播深層次文化的任務。文化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而通俗的;既是難以界定的,又是隨處可以感受的;既是獨立的,又是可以被理解、被接受的。我們生活的社會和時代正處于一個快速變化的時期.社會物質財富急劇增長,而作為社會精神財富象征和載體的文化卻沒有達到與物質財富同步增長的水平,在某些方面還出現(xiàn)了文化失落、精神缺失的現(xiàn)象??焖僮兓纳鐣?,使人應接不暇,人們在努力追趕。由此產生的感受和沖突在人們內心積淀了較為厚重的精神困惑。凝結了難于自我擺脫的心理定勢.人們渴求精神困惑的引導,希冀心理定勢的提升,以使自己疲憊的心靈得到撫慰,使缺乏活力的思維受到刺激。然而,追求物質和利潤增長的洪流勢不可擋,似乎淺層次的文化娛樂成了大眾媒體和觀眾溝通的主要內容。《名師講壇》節(jié)目推出的諸多名家在深層文化層面與觀眾的溝通,猶如一縷春風、一股清泉,使渴求文化滋潤的電視觀眾獲得了滿足?!睹麕熤v壇》,其德厚矣。
《名師講壇》節(jié)目形象得以確立,給予我們的第二個思考是:社會需要名師的講座,名師的講座也需要走出象牙塔,向社會大眾傳播,而電視正是名師和大眾交流的橋梁。所謂名師是指在某種學術和學科方面有特殊造詣的著名人物,他們在長期的學術追求和人生歷程中,形成了獨有的思想和思維,積聚了高深的智慧和方法。在今日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人們苦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手段的短缺,苦于觀念變革的艱難,苦于思維方式的狹隘而難以突破。在今日復雜多變的社會交往中,人們對紛繁社會現(xiàn)象的應對、對復雜現(xiàn)實關系的處理,往往取決于某種正確的思維方式,或者是對多種思維方式的比較選擇。這種把握與思考的能力,是人們獨立處世并且可以避免人生失敗而獲得成功的利器?!睹麕熤v壇》節(jié)目中的名師,評古論今,講文學猶如講人生談社會;講藝術猶如帶領你在美的世界中邀游:講戰(zhàn)爭舉重若輕,猶如談今日社會之競爭,使人們思考、審視力量與速度的重要?!睹麕熤v壇》在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下,力求從人們的內心深處喚醒、激發(fā)人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可持續(xù)產生的創(chuàng)造性智慧和生活激情。《名師講壇》,其功大矣。
《名師講壇》節(jié)目形象得以確立,給予我們的第三個思考是:任何節(jié)目的成功,其思想主題必須緊扣時代主調,其價值追求,必須滿足社會公眾的價值標準。早在籌劃階段,《名師講壇》的策劃人員就多次將這個節(jié)目的定位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相聯(lián)系。與以人為本這個時代重大命題相聯(lián)系展開研討。回顧一年多的實踐,在每位名師的講座選題中,都滲透著千絲萬縷和人的素質提升相關的理念。這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名師講壇》為著我們和諧社會的構建,在追求一種信仰,在拓展一種文化,在實踐一種模式?!睹麕熤v壇》,其道遠矣!愿《名師講壇》長名不衰。
北京廣播電視大學校長閏拓時2006年10月2日
十幾年前的一個寒假里,央視少兒頻道安排重播36集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為了配合這次播放,由仲呈祥先生出面邀請京內十余位“紅學家”制作了18集“輔導”片,每播兩集連續(xù)劇之后即播一次“紅學”講座,內容都是隨劇情的發(fā)展要求來講解:有人物分析、故事解讀、背景介紹、文化詮釋……據(jù)說這樣的“講座”受到了全國許多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少兒頻道的收視率出乎意料的大增。仲先生首開“紅學”講座的創(chuàng)意啟發(fā)了不少“策劃”專家,隨后出現(xiàn)了一股“紅學”講座的風潮,有的“紅學”講座還成了“獨家”品牌。每念及此,我很自然地想到仲先生的“開創(chuàng)”之功  盡管一些人早已忘記了那段“歷史”!斗轉星移.十年后的一天我有幸走進了北京電視臺的科教頻道,被安排在“名師講壇”上主講《紅樓夢》,對象是京城內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其實,我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并不是什么“名師”,至多是一個《紅樓夢》的愛好者而已。當初電視臺的編導們找我恐怕是一場“誤會”,可是既上了馬,他們只好送一程。而我呢。不知深淺地前后講了八次,終算了結了一件心事,好壞也只能任人評說了。
今天奉獻給讀者的這本小書,是根據(jù)八次講座錄音稿修改而成的。因為是電視講座,為適應形式和播放的需要,片中插入了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的一些故事畫面,為的是增強觀賞效果。但圖書是供閱讀的,對象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整理錄音稿時不得不把“畫面”還原成文字,補充一些新的內容。特別是講座中有主持人的“導言”和現(xiàn)場答問,整理過程中斟酌再三還是忍痛割愛。因為在我的觀念中,這一部分內容盡管十分精采,但“著作權”并不屬于我。關于這一點,我想讀者是能夠理解的。
我十分真誠地感謝“名師講壇”主編于瀛、編導宋春霞兩位女士,還有幾位主持人和攝像師、燈光師,我是和他們一道來完成這段工作的。對于他們給予我的機遇和辛勤工作,謹在此表達崇高的敬意和謝意!京華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史媛小姐,對本書的出版發(fā)行付出了相當?shù)男羷冢曳浅8心?,謹申謝忱!我始終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紅邊看客而已,所講的內容不過是個人的一點讀后感:一時之思,一時之想,聊供大家參改。我想,《紅樓夢》只是一部小說.不會有什么“標準”答案。每一種紅學讀物都是個人的一種詮釋,高低優(yōu)劣無法“欽定”,要讓讀者自行選擇。在紅學世界里,可以存“一家之言”,卻不能獨尊“一家”之言?!傲T黜百家,獨尊一家”是與黨中央倡導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相違背的,對紅學發(fā)展來說只能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戕害!是為后記。
作者2006年11月30日于京華飲水堂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