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境內在出現(xiàn)生之前很不平靜,火山活動異常強烈、頻繁,原始地殼在劇烈的運動中幾乎被毀壞殆心。一直到距今大約二十五億年至十八億年前,也就是元古代早期,甘肅才出現(xiàn)以島嶼形態(tài)浮于汪洋之中的小片穩(wěn)定的古陸。島上沒有任何生物,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巖石、零亂的碎塊、巖悄和沙泥;沒有任何聒噪、嘈雜的聲音,唯一可以聽到的是雷電和轟鳴聲、海浪的拍岸聲一暴風驟雨一同奏起的交響樂。那時,甘肅的陸地很少,大部分是海洋,僅有的幾塊陸地是敦煌-阿拉善古陸、隴西古陸和鄂爾多斯古陸。被稱為祁連海槽的西祁連海貫穿甘肅東西,甘肅中部地區(qū)全部淹沒在茫茫大海之中……甘肅在一億八千萬年前左右的侏羅紀時期,海水全部向東南退去,但地表水量還是很豐富……丘陵上森林茂密,樹下生長著一些蕨類植物,林內林外生長著不少蘇鐵類、銀杏類植物……身長的和小巧的錢類在清流的水中暢游,恐龍蹣跚漫步于大地之上,豐富的雙殼類動物為來往于水陸的鱷類、龜鱉類提供著豐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