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的冊頁上,他是從[真龍?zhí)熳覿被改造成為普通公民的唯一例子。他有著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歷和脫胎換骨的新生。因此,其作品世所矚目,暢銷不衰。 這是我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回憶錄。該書按時間順序敘述,先從家世開始介紹,然后對童年、在位、逃難、改造等這幾個人生大片段按順序介紹。全書語言通俗,故事情節(jié)強,適合對末代皇帝的生活感興趣者閱讀。 書摘:光緒三十二年,即公元一九O六年的舊歷正月十四,我出生于清朝的醇親王府。我的祖父奕寰,是道光皇帝文寧的第七子,清朝的第一代醇親王,死后謚法“賢”,所以,后來稱做醇賢親王。我的父親載灃,是祖父的第五子。因為第一和第三、四子早殤,第二子載活被姨母慈禧太后接進宮里,當了皇帝(年號光緒)。所以,祖父死后,由父親襲了王爵,他是第二代也是末一代的醇親王。我是第二代醇王的長子,三歲那年的舊歷十月二十日,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病篤,慈禧突然決定立我為嗣皇帝,承繼光緒,兼祧同治(載淳,是慈禧親生子,載活的姨兄弟)。我入宮后的兩天內,光緒與慈禧相繼去世。十二月初二,我登極為皇帝——清朝的第十代,也是最末一代的皇帝,年號宣統(tǒng)。宣統(tǒng)三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我退了位。我的記憶是從退位時才開始的。但是,敘述我的前半生,如果先從我的祖父和我的老家醇王府說起,事情就更清楚些。醇王府,在北京曾占據過三處地方。咸豐十年,十九歲的醇郡王奕寰奉旨與懿貴妃葉赫那拉的妹妹成婚,依例先行分府出宮,他受賜的府邸坐落在宣武門內的太平湖東岸,即現在中央音樂學院所在的地方。這是第一座醇王府。后來,載活做了皇帝,根據雍正朝的成例,“皇帝發(fā)祥地”又稱為“潛龍邸”的地方須升為宮殿,或者空閑起來,或者仿雍王府(雍正皇帝即位前住的)改為雍和宮的辦法,改成廟宇,供養(yǎng)菩薩。為了騰出這座“潛龍邸”,慈禧太后把什剎后海的一座貝子府賞給了醇王,撥出了十六萬兩銀子重加修繕。這是第二座醇王府,也就是被一螳人慣稱為“北府”的那個地方。我做了皇帝之后,我父親做了監(jiān)國攝政王,這比以前更加了一層搬家的理由。由此,隆裕太后(光緒的皇后,慈禧太后和我祖母的侄女)決定給我父親建造一座全新的王府,這第三座府邸地址選定在西苑三海(即南海)的集靈囿紫光閣一帶。正在大興土木之際,武昌起義引起了風暴,于是醇王府的三修府邸、兩度“潛龍”、一朝攝政的家世,也就和清朝歷史一起告終。在清朝最后的最黑暗的年代里,慈禧太后給醇王府造成了榮華富貴,醇王一家給慈禧太后做了半世紀的忠仆。我的祖父更為她效忠了一生。我祖父的親生母是道光皇帝的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生于道光二十二年,死于光緒十六年。翻開皇室家譜“玉牒”來看,醇賢親王奕寰在他哥哥咸豐帝在位的十一年間,除了他十歲時咸豐登極被封為醇郡王之外,就沒有得到什么可說的“恩典”,可是在咸豐帝死后那半年間,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尊號剛出現的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