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小說外國小說亞歷山大(共3本)

亞歷山大(共3本)

亞歷山大(共3本)

定 價:¥58.50

作 者: (意)瓦萊里奧·馬西莫·曼弗雷迪(ManfrediV.M)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外國小說

ISBN: 9787806579787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13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阿蒙的沙漠:亞細亞,波斯大王不可爭議的領(lǐng)地,從沒有人膽敢想過要征服這個無邊的帝國。亞歷山大和他的同伴卻喜愛不可能的冒險。他們在戰(zhàn)場上打敗敵軍,奪取波斯人的一個又一個堡壘和各個港口,直到在伊索斯與大流士國王的龐大軍隊相對峙,粉碎了波斯軍隊的強有力的陣勢。亞歷山大成了最大的帝國的君主。對征服的渴望又將他推向埃及,阿蒙的神諭在沙漠中等待著他,要向他揭示一個真相:他的神圣的出生,他的有著不朽光榮的命運。夢之子:有著神奇出生的亞歷山大從小就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他的心中燃燒著認識世界、征服世界的欲望?!秹糁印废蛭覀兠枋隽诉@個被視為神的人,講述了他的青少年時代,他的成長經(jīng)歷,他的火熱夢想和強烈情感;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希臘世界,一種在我們今天看來是陌生和誘人的文明。當上了國王的亞歷山大率領(lǐng)遠征軍開始了對希臘人的宿敵波斯人的戰(zhàn)爭……世界的邊界:馬其頓軍隊渡過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到達了巴比倫。波斯城的王宮,在大火中毀滅了:一個古老帝國的歷史結(jié)束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亞歷山大的眼前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這就是建立不分希臘人與野蠻人,而是只有一個民族一個祖國的世界。但是,萬能的國王亞歷山大陷入對暴力和流血的厭惡之中。迷人的王后促使他前往神秘的印度,前往最遙遠的世界邊界。又給他以力量,使他放棄夢想,在重重困難之中,找尋回歸的路……

作者簡介

  瓦萊里奧·馬西莫·曼弗雷迪,生于1943年。意大利波洛尼亞大學(xué)古典文學(xué)學(xué)士,希臘史研究家。曾參與過多個在意大利國內(nèi)外的考古發(fā)掘隊。曾在米蘭天主教大學(xué)、威尼斯大學(xué)、美國芝加哥羅耀拉大學(xué)、法國索爾邦大學(xué)高等研究實驗學(xué)院執(zhí)教。著有多部有關(guān)希臘史的研究著作。其歷史小說有《最后的軍團》、《衛(wèi)城》、《基邁拉》、《一百騎士》等,其中《最后的軍團》已被好萊塢拍成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講述亞歷山大生平的“亞歷山大三部曲”已被譯為二十三種外文,行銷四十五個國家,售出三百萬冊。

圖書目錄

>>> 《今日美國》2006年度好書 :不存在的女兒夢之子
阿蒙的沙漠
世界的邊界凱撒年輕時碌碌無為,直到三十四歲才謀得西班牙財政官的職位,一天到一座神廟中游歷,瞻仰了亞歷山大的塑像。他不禁悲從中來,感嘆道:“在我這個年紀,亞歷山大早已征服了世界,而我卻一事無成?!泵媲暗倪@位希臘人激發(fā)了他的雄心壯志,他從此奮發(fā)圖強。
兩千年以后,我們作為后人與凱撒一道注目亞歷山大時,會發(fā)現(xiàn)克服黑格爾所謂“小市民對偉大人物的普遍嫉妒心理”是多么容易。亞歷山大在十二歲時便向父親及眾人顯示了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將一匹誰也無法馴服的烈馬馴為自己的坐騎。他細心地發(fā)現(xiàn),烈馬的性情暴躁是由于對自身陰影的懼怕。亞歷山大于是將烈馬引向太陽光,這樣,馬的影子便投在身后。這匹馬的性情從此馴良但仍不失驍勇。在十六歲那年,亞歷山大的父親菲力普將全希臘最博學(xué)的人亞里士多德請來做他的老師,他成為亞里士多德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二十一歲繼位后,他在短短幾年里統(tǒng)一了希臘各城邦,完成了他父親一輩子未能完成的事業(yè)。隨后,他以泛希臘聯(lián)盟領(lǐng)袖的身分從第比斯出發(fā),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推進至巴比倫,最后在巴比倫城定都。在近四萬公里的征途中,亞歷山大將馬其頓帝國的邊界擴展到了今天的歐、亞、非三大洲。在最后一次遠征中,他實際上已經(jīng)進入了印度。但由于軍隊不適應(yīng)當?shù)氐沫h(huán)境、氣候,加之長期征戰(zhàn),軍心浮動,亞歷山大最終停下了向東的腳步。停止了征伐不久,他也神秘地離開了人世。
從二十一歲即位到三十二歲,十二年的征戰(zhàn),亞歷山大從未輸過一場戰(zhàn)役,在軍隊所到之處,建立了許多亞歷山大城。其龐大的帝國包括了今天的希臘、阿爾及利亞、土耳其、保加利亞、埃及、利比亞、以色列、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塞浦路斯、伊拉克、伊朗、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以及印度北部。在波斯他被尊為大王,在埃及,人民奉他為法老,視如天神。然而這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壽命卻非常之短,亞歷山大根本未來得及統(tǒng)治他新建立的遼闊的帝國。關(guān)于后繼者,他只留下了一句話:最強的人。可是除了他,誰又是最強的人?于是,在征服者身后,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帝國。亞歷山大仿佛注定只能是個將軍。拿破侖說:天才人物正像流星,為了劃亮?xí)r代的天空而燃盡了自己的命運。亞歷山大照亮的遠不僅僅是一個時代,再也沒有“最強的人”來實現(xiàn)他的遺愿了。后來者一切的作為,都只是謙恭的贊美或模仿。關(guān)于征伐,他已登峰造極,巔峰之下是歷史家們無限的評論空間。
記錄歷史的人有責(zé)任將歷史最大限度地還原。意大利著名小說家瓦萊里奧.馬西莫.曼弗雷迪的作品“亞歷山大三部曲”無疑以其宏大的篇幅、精彩的戰(zhàn)爭描寫和人物悲劇意識的刻畫,將征服者亞歷山大的傳奇人生再現(xiàn)于世人面前。曼弗雷迪于一九四三年出生于意大利一個農(nóng)民家庭,貧寒的出身激勵了他求知向?qū)W。從歐洲最古老的大學(xué)波洛尼亞大學(xué)古典文學(xué)專業(yè)畢業(yè)后,他曾任教于米蘭天主教大學(xué)、芝加哥羅耀拉大學(xué)和巴黎索爾邦大學(xué),目前在米蘭大學(xué)教授經(jīng)典考古學(xué)。他憑著對于古代世界地理的深入研究,組織過多次科學(xué)考察與考古發(fā)掘活動。身為一個學(xué)者,他的歷史小說有一種學(xué)者之風(fēng),嚴肅、嚴謹,又充滿了幻想。他在文學(xué)上的獨特風(fēng)格使他當之無愧地成了意大利最為著名的歷史小說家。
曼弗雷迪認為,創(chuàng)造歷史的是人類情感  對于權(quán)力、愛情、財富以及性的渴望。通過探索這些情感,可以更加逼近歷史可能的真相。為了寫“亞歷山大三部曲”,盡最大可能地還原歷史,他沿著當年馬其頓軍隊東征的路線,一路上體驗了向東征服的歷史。在這期間,他數(shù)次被捕。
帝國的征伐與覆滅似乎是曼弗雷迪偏愛的主題。他的上一部與中國讀者見面的作品《末日軍團》,就是從西羅馬帝國的覆滅前夕展開描寫的。在“亞歷山大三部曲”中,他又進一步對文明與征服的關(guān)系,對文明遷移以及文明自身存亡等問題在史實基礎(chǔ)上展開了討論。在征戰(zhàn)最初,亞歷山大所持的是從老師亞里士多德那里接受的希臘人是最優(yōu)越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野蠻人的思想,但在征戰(zhàn)過程中,他逐漸發(fā)現(xiàn)每一種文明或文化都有其獨到的長處。
不論是否出于統(tǒng)治的需要,在客觀上,亞歷山大尊重了各地的文化,在將希臘文明傳播到軍隊所到之處的同時,他吸取了波斯的文化,部分地接受了波斯人的風(fēng)俗禮儀,并且鼓勵部下與異族通婚。作為一個征服者,能夠不將自己的文化強加給被征服者,尊重被征服者的文化與信仰,這對于今天這個文化的交融與沖突更加激烈的時代,也是不無啟發(fā)的。
此書的出版恰逢中國意大利年。由意大利人寫的這本馬其頓征服史,同時是一部文明交流的歷史。譯者衷心地希望,譯文多少還能像曼弗雷迪還原歷史一樣,將原著的精妙之處一一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出征波斯前,亞歷山大將財富分給眾將士。眾人問他,你給自己留下了什么?亞歷山大回答,希望。誠然,希望是最美好的東西,讓我們一起帶著希望開始一次文化之旅吧。亞歷山大故事的最后部分或許是最復(fù)雜,最需要努力闡釋的部分,因為這里面有許多過程即使在原始資料里也不是很清楚,比如說波斯城的大火,黑人克利托斯的死,以及兩次暗殺:那個牽扯菲洛塔的,和那個所謂“少年侍衛(wèi)”的。解決在歷史評論界仍然還在爭論的問題不是小說的任務(wù),但故事的情節(jié)也能夠表現(xiàn)一些不可忽視的啟示,就是因為小說必須要注意在歷史研究的局部的或甚至是很專門的視野中常常遺漏的整體畫面。譬如帕爾美尼奧向亞歷山大詢問摧毀波斯城的原因那一幕就是這樣的。
我對這位馬其頓征服者還是以忠實于事實的方式刻畫的,即使是在他最艱難的時候,或是在他的經(jīng)歷中不那么光彩的時候也沒有違背事實。只有一些個別的片段,明顯可以看出原始資料里的錯誤,這些片段就被以某種方式修復(fù)成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應(yīng)當成為的樣子,更真實的樣子。
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可能會覺得一些女性人物應(yīng)該在主人公的心靈中占據(jù)更大的分量,但,在這一點上,我也更愿意還原到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亞歷山大的個性更接近的狀態(tài)。在古老的原始資料中,那些大人物,也包括那些最重要的,都很少被提到姓名:我努力想要使他們變得更豐滿,但這要建立在符合邏輯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礎(chǔ)之上。
地理學(xué)的描述應(yīng)該僅僅被看作是一個指示性的籠統(tǒng)的線路圖:可惜那份很有可能是由卡爾迪亞的埃烏梅內(nèi)斯編纂的《行軍大事記》,以及馬其頓國王的行軍測量官(本書中的“行軍軍官”)的報告都遺失了,這些資料對遠征的線路給出了一個非常詳細的描述,由于資料的遺失,我只能讓文章的描述盡量接近那里的景致和特點。
在這本小說得以出版之際,我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給過我建議的朋友,尤其是洛倫佐.布拉契斯,他在這個追隨著亞歷山大的足跡所進行的漫長而且并不容易的旅程中,一直陪伴著我,還有勞拉.格蘭迪和斯臺法諾.特塔曼迪,他們可以說是一頁一頁地關(guān)注著這本書的誕生。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