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是我國南方的重要植物資源?!顿F州蕨類植物志》記載貴州野生蕨類植物53科,151屬,770種,28變種,8變型及2雜交種。根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其科、屬數在國內僅次于云南,物種數略少于四川,為全國第三?!顿F州蕨類植物志》編寫時借鑒國內外同類型植物志書之所長,不僅對相關的專業(yè)應用部門如農、林、牧、醫(yī)藥、園藝、環(huán)保等的工作者大有裨益,而且對大專院校有關學科師生亦有良好的參考價值。全書主要內容分概論和各論兩部分。一般讀者只要看完概論,尤其是其中的蕨類植物的特征和形態(tài)內容之后,對各論中各種蕨類植物類群的介紹就不難看懂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現時已成了全球關注的課題,這并非只是政府部門的行為,也與當地居民息息相關。蕨類植物與地處山區(qū)的貴州人民關系密切:人們有長期食用、藥用的歷史,千姿百態(tài)的蕨類植物現在正逐步人工引種馴化為庭園及室內觀賞植物。改革開放后的貴州工、農業(yè)生產迅速發(fā)展,現時又逢西部大開發(fā)的絕佳時期,如何搞好開發(fā)利用與保護包括蕨類植物在內的生物資源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概論中的蕨類植物與人及其保護就涉及這方面的問題。為節(jié)省篇幅,以及使讀者能迅速查找到相關類群,在各論中未作科一級描述;屬、種介紹則按拉丁字母順序排列。在概論中列出按秦仁昌系統(tǒng)的“貴州蕨類植物的系統(tǒng)排列”以及科、屬檢索。一方面可使初學者對蕨類分類系統(tǒng)有一概略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識別不同類群的手段。在各論中,屬、種的描述順序按拉丁字母排列的目的系便于查找。每一物種一般均有中文名、拉丁學名、文獻引證、形態(tài)特征、生境、分布及用途等,描述力求簡明;中文名沿用國內通行的常用名稱,若有具貴州特色的名稱亦盡量收錄;文獻引證主要為研究人員查考,悉用外文形式列出,凡與貴州有關的文獻一般均加以引證;物種在省內的分布以縣(市)為單位,采用填圖形式,除少數類群依可靠文獻外,均根據產地的實物標本進行填圖,以保證其可靠性和直觀性。為便于讀者識別和核對,《貴州蕨類植物志》對其中462種植物繪制有相應的圖版,涵蓋了常見、珍稀瀕危及具有經濟價值的種類。繪圖工作未采取“拿來主義”,主要由作者依據貴州臘葉標本或活植物繪制,技術上雖未必如意,但在科學性上卻是可靠的。細胞學和孢粉學研究的迅速進展,推動了蕨類植物個體發(fā)育和系統(tǒng)演化的深入研究,而蕨類細胞學方面國內外學者取自貴州的材料迄今較為零星。筆者有鑒于此,《貴州蕨類植物志》根據可靠資料只對屬一級的染色體基數引用介紹。蕨類孢子形態(tài)研究方面取材于貴州的種類已數以百計,《貴州蕨類植物志》以整版篇幅介紹掃描電鏡下的孢子形態(tài)于書末,以期有志于此者產生興趣,積極從事上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