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里的“忠”主要是指忠于炎劉天下、劉氏江山,具體說是指忠于漢獻帝以及后來的蜀漢政權。凡是忠于劉氏宗室,維護炎劉宗社,就是忠臣義士;反之,就是國賊、逆臣。董卓、曹操、曹丕等,其所以被視為奸臣、逆賊,就因為他們無視皇權,擅行廢立,將君王玩弄于股掌之上,挾天子以令諸侯。像董卓一旦把持朝政,就不顧大臣反對,廢少帝而立陳留王,后來還殺死少帝與皇后;又擅作主張,將都城由洛陽遷往長安,曹操雖未擅行廢立,卻挾天子以令諸侯,以臣壓君,作威作福,殺國舅董承、國丈伏完,鴆殺皇子,又逼獻帝封自己為魏公、魏王,并公開表示自己只做周文王,示意讓兒子曹丕篡奪炎劉天下,改朝換代。曹丕在以臣逼君、擅作威福方面比乃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剛剛即王位一年就迫不及待地篡漢自立,貶獻帝為山陽公。表面上是你情我愿的堯舜禪讓,實際上是亂臣賊子的篡逆之舉。董卓、曹操、曹丕的所作所為完全違背了封建時代的為臣之道,是欺主、弒君的叛逆之行,不僅要遭到人民的唾棄,還要受到上天的譴責。于是小說就寫了董卓下葬時上天震怒,連續(xù)三次都是雷電交加,讓董卓尸骨無存;曹操則終身被頭風病折磨,死前還被冤魂索命;曹丕則現(xiàn)時現(xiàn)報,受禪之時遭到天譴,被一陣怪風、驟雨驚到于地,在位僅七年即得病身亡,年僅四十歲。這些在作者看來都是天道好還,都是上天在懲罰不忠之人。有奸臣逆賊,就必有忠臣義士。為反對董卓、曹操、曹丕的不臣之舉,多少忠臣義士為維護漢室、延續(xù)漢祀,不顧身家性命,前赴后繼地進行斗爭,表現(xiàn)了對漢室的忠貞。尚書丁管為反對董卓的廢立之舉,敢以象簡擊打董卓,雖然被殺,卻“罵聲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第四回)。越騎校尉伍孚見董卓弒殺帝妃,不禁義憤填膺,于是懷揣短刀行刺董卓,事雖不成,卻氣貫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