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匯聚了中國大部分民族學與社會學的頂尖人才,如中國民族學與社會學的開拓者潘光旦、吳文藻、楊成志、吳澤霖、費孝通、林耀華和李有義等人,以及他們的學生陳永齡、宋蜀華、施聯朱、王輔仁、吳恒和王曉義等著名學者。 20世紀80年代初,研究部更名為民族研究所,不久又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民族學系,20世紀90年代擴大為民族學研究院,2000年更名為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半個世紀以來,名稱和建制的變化,并沒有影響她致力于民族學教學與研究的宗旨,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從該院畢業(yè)的民族學專業(yè)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已遍布全國各地,多為棟梁之材。同時出版了大量在國內影響巨大的專著和教材。如潘光旦、吳文藻、費孝通等人的文集,林耀華主編的《民族學通論》、宋蜀華的《民族研究文集》、陳永齡的《中國民族學史》(英文版),還出版了全所歷年研究成果的論集《民族研究論文集》。這些出版物的共同特點是,以實地調查的材料為基礎,以中國的56個民族為主要研究對象。幾十年來,這已成為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幾代人的學術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