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文化研究的興起,有其歷史的必然和現(xiàn)實的緣由。根據20世紀90年代的資料,作為亞洲第一大河,長江流域面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90/0,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33010,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的40010,歷史文化名城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占全國的30%以上。隨著國家經濟建設重心向內地轉移以及長江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長江文化研究日益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關注。1995年8月在武漢舉行的長江文化暨楚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把多學科、多層面、全方位研究長江文化提上了議事日程。與會代表普遍認為,離開了長江文化,就沒有中華文化;全面深入地研究長江文化,不僅有利于對中華文明起源的探索,而且對于從整體上認識長江流域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的狀況及其與東南亞、南亞、中亞乃至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的交流,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加速我國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長江經濟文化帶的生成與發(fā)育,都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巨大的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