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出版于1944年,是一部文學杰作。它是毛姆1940年到美國后寫的第一部小說。這部書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而且書中的“我”就用了毛姆自己的真名實姓。它是以20世紀僑居英國的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為原型寫成的。小說重點寫一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拉里在飛行隊里結識了一個好友——愛爾蘭青年帕特西。帕特西是一個充滿活力、技術高超的飛行員,在一次空中遭遇戰(zhàn)中,他為了救助拉里而中彈犧牲。為此,拉里的精神受到了巨大震動,開始對人生感到迷們和不解,他弄不懂人生為什么會有惡和不幸。戰(zhàn)爭結束后,拉里沒有像別人那樣入大學深造,也沒有去就業(yè),而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終極意義。為此,他先丟下未婚妻來到西方文化之都巴黎,兩年以后,他又與未婚妻伊莎貝兒解除了婚約,開始從巴黎出發(fā)周游世界各地。后來到了印度,在那里,他和宗教界人士進行了接觸并和一位得道隱士共同生活了兩年,通過研讀《奧義書》,接受了吠陀經哲學。最后,終于了悟人生。他將自己的一點薄產分散給親友,只身返回美國,當一個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車司機,永遠隱身于紐約喧囂激蕩的人海之中。在這部小說中,作者以滿懷敬意的筆觸描繪了拉里探求人生意義的歷程,深刻地反映了大戰(zhàn)之后整個歐洲精神的空虛。小說通過拉里在西方徘徊無路,最后被迫去東方“取經”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一次大戰(zhàn)和1929年經濟大蕭條后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機和文化沒落,并表現(xiàn)了作者企圖從東方文化中獲取新鮮血液來挽救其生命的愿望。小說圍繞著主人公拉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為讀者展示了兩次大戰(zhàn)之間那個特定時期豐富多彩的人物畫廊。在這部小說中,作者表現(xiàn)了自己極其高超的敘事技巧。盡管作者在本書開頭聲稱,他幾乎沒有什么故事可述,但他還是憑借其高超的敘事技巧,牢牢地抓住了讀者。作者本人在書中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參與者,也是故事的旁觀者和見證人。整個故事乍看起來似乎不太連貫,但實際上,由于作者的出場,巧妙地使其連接起來,并顯得曲折有致。誠如作者在小說中所說,他寫這本書并不想闡述吠陀經哲學,他無意向讀者推薦吠陀經哲學,也不想讓人人都學拉里。他只是借助自己書中的人物,真實地反映那個時代,為那個時代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