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鏗鏘的節(jié)奏還在敲打著近百年來的滄桑,歌聲帶領我們穿越了時間的界限。定格在1935年。電影《風云兒女》在金城大戲院首映的廣告靜靜地躺在那年5月24日的《申報》上,這部電影轟動一時,人們都以看過此片為榮,因為影片反映的正是在社會變革下普通人的苦悶和彷徨。而電影的主題曲正是《義勇軍進行曲》,后來成為我國國歌。據說那時每當影片放映到《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必然是全場的大合唱;同時上海城內也是洛陽紙貴,人們開始爭相購買影片的曲潛,價錢甚至能和一張電影票不相上下。同年8月16日,國歌的曲作者聶耳的追悼大會也在此舉行,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紀念這位曾寫下無數動人旋律的民族音樂家,《大路歌》,《畢業(yè)歌》,《義勇軍進行曲》,每首曲子都在鼓舞著那些一度迷失的國人。追悼會的主持人則是蔡楚生,這個曾經與聶耳有過爭執(zhí)的電影導演。蔡楚生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電影的奠基人。在解放前中國創(chuàng)造首映最高票房紀錄的4部故事影片中,有3部為蔡楚生所編導——《都會的早晨》(1933)、《漁光曲》(1934)和《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與鄭君里合導)。他執(zhí)導的《粉紅色的夢》上映后,聶耳曾批評影片是“麻醉階級意識的工具”。蔡楚生上門找到聶耳,一番爭執(zhí)后,兩人發(fā)現(xiàn)彼此的藝術理想竟是如此相近,于是便共同合作了那部令上海人瘋狂的電影《漁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