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18章,按藥理作用或藥效分類,介紹各類重要藥物的發(fā)現過程、結構特征、合成路線、作用機理、主要用途、構效關系等。本次修訂本除保持第二版(彭司勛主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8)的基本結構、體例外,對內容作了較大的調整,充實了新的知識,淘汰了舊的部分。例如,增加了“藥物代謝”和“藥物生物技術”兩章,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各章均附有參考文獻或選讀文獻,可供進一步學習。本書除作高等醫(yī)藥院校藥物化學、藥學等專業(yè)的教材外,也可供從事醫(yī)藥科研、生產、醫(yī)院藥房或其他藥學工作者參考。片斷:芎嗪、粉防己堿、毛冬青甲素??汞懰帲呵噍锼丶捌溲苌铩p氫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它們的結構和已知的抗瘧藥不同,為含有過氧基的倍半萜內酯,打破了抗瘧藥基本結構的傳統(tǒng)概念,為抗瘧藥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青蒿素對惡性瘧,尤對氯喹耐藥的腦型瘧有較好的療效,這是天然有效成分通過結構改造尋找新藥最成功的事例。此外還研制成功新的抗瘧藥——苯芴醇和磷酸萘酚喹,使我國抗瘧藥的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辜纳x藥:呋喃丙胺、鶴草酚和咪唑酸酯。計劃生育藥:結晶天花粉蛋白用于引產,棉酚是我國首先發(fā)現的男性抗生育藥,因易引起低血鉀癥而未在臨床正式應用,我國對其化學,作用機理和毒理等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合成的五味子丙素中間體——聯苯雙酯能降低SGPT,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從唐古特山莨菪分離出兩個新生物堿——山莨菪堿和樟柳堿,前者用于中毒性休克和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后者為膽堿能神經阻滯藥。鎮(zhèn)痛藥:延胡索乙素和二氫埃托啡。利福定是半合成抗結核的新抗生素。二巰基丁二酸鈉是我國第一個進入國際市場的廣譜金屬解毒劑?;A研究方面,如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天花粉蛋白的化學——一級結構、二級結構、空間結構的研究,羥甲芬太尼——新的μ阿片受體激動劑,新的鉀通道阻滯劑——氯化芐基四氫巴馬汀等。藥物設計是藥物研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藥物化學的重要發(fā)展趨勢。70年代以后,我國開始這一領域的研究,從Hansch方法發(fā)展到以藥物和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為基礎的3D-QSAR,有力地促進了新藥研究水平的提高。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后,藥物化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隨著醫(yī)藥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長遠規(guī)劃的制定,“科教興藥”戰(zhàn)略的實施,藥物化學必將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制出更好的新藥,為保障人民健康、促進醫(yī)藥工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服務。四、藥物的研究和開發(fā)(DrugResearchandDevelopment)國際上現有化學原料藥為3500~4000種。其中合成藥約50%,動植物有效成分約占30%,生化或微生物藥物約占12%,無機藥物約占8%。一般認為目前大多數疾病,沒有得到較滿意的藥物治療。一些常見或危害較大的疾病,如腫瘤、心(腦)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病毒和嚴重感染、艾滋病、老年疾病和計劃生育藥物等,還需要研制高效、低毒、質優(yōu)的新藥。藥物研究是一項綜合性的探索工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必須多學科相互配合。除藥學外,還需要生物學科、化學學科和臨床醫(yī)學等協(xié)作。藥物研究階段,各學科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關系可用示意圖表示(圖1-1)。發(fā)現有效化合物是研究的基礎,如前述可來自多方面,須先確定其性質和結構,通過生物系統(tǒng)的各項試驗,了解化合物的藥效、毒理、代謝以及與機體的相互作用,然后進行構效關系的研究。上述信息反饋既可對新化合物的設計提供參考,又可進一步了解作用機制,為設計生物系統(tǒng)試驗指出方向。概括地說,研究工作是藥物設計、生物系統(tǒng)試驗和構效關系三者的循環(huán)過程,它包括了有關學科的相互配合。藥物開發(fā)是在實驗室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生產準備的各項研究。如生產工藝、中試放大、“三廢”處理、技術經濟指標、市場信息等,使研究成果盡快地轉化為產品。所以藥物開發(fā)是將藥物有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成果進行產業(yè)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藥物的研究和開發(fā)包括著兩個階段,雖然在技術研究方面兩個過程有很多重疊。但仍各有側重,研究階段強調學術和技術意義,開發(fā)階段則較強調市場價值和經濟意義。綜上所述,開發(fā)是藥物研究與生產之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科學的開發(fā)過程除技術問題外,還涉及經濟學、商品學、統(tǒng)計學和市場分析等一系列社會學科。一個新藥的研究和開發(fā)投資較大,周期也較長,一般可分為下述四個階段。(1)制訂研究計劃和制備化合物根據社會需要和科學發(fā)展水平,在了解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制定嚴密的新藥研究計劃和實驗設計。然后進行化學合成或天然產物提取,所得化合物,確定其結構和有關性質。所以,這一階段是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文獻、制定計劃、進行實驗,制備化合物,為下階段提供研究的物質基礎。(2)篩選和臨床前研究首先用實驗動物進行篩選。在眾多合成或提取的化合物中,可能只有幾個化合物具有所期望的活性。根據當前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多項藥理指標的篩選仍很必要,有些藥物是從隨機篩選中發(fā)現的。篩選時盡可能模擬病理和治療過程來選擇實驗動物模型,盡量縮短動物和臨床間的差距。目前我們的篩選方法、動物種屬、質量和動物飼養(yǎng)條件,與國外比較還有距離,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正在積極籌建國家篩選中心。經過篩選出的有效的化合物要進行臨床前的系統(tǒng)藥理、藥代動力學、生化和毒理的全面研究。這是關系藥物能否過渡到臨床,保證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階段。藥效學實驗要保證藥品的效用確切。對新藥安全性評價的毒理學研究要很重視,須進行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畸、致突變、致癌等“三致”試驗。然后進行體內生化代謝和藥代動力學的研究,設計合適的劑型,制訂質量標準。由于實驗動物和人有差距,進入臨床試驗前,首先要在少數健康人(志愿者)身上以小劑量觀察耐受性,如沒有出現不應有的副作用,逐漸增加劑量到預期的治療范圍。同時,進一步完善質量標準和劑型研究,經新藥審評委員會審核,衛(wèi)生部門批準后,才能進入臨床試驗。本書前言前言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學科的相互滲透,促進了藥物化學的迅速發(fā)展,藥物化學內容日益車富。這次修訂的原則是,作為藥物化學專業(yè)的教材,內容應緊密結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要求,同時也兼顧藥學類專業(yè)的選用。除保持第二版(彭司勛主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8)的基本結構、體例外,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并參考了國外新近出版的藥物化學教材和參考書(W.O.Foyeetal.ThePrinciplesofMedicinalChemistry,4thEd,1995;C.R.Ganellinetal.MedicinalChemistry2ndEd.1993;K.LarsenP.etal.ATextbookofDrugDesignandDevelopment,2nd.Ed.1996;M.E.Wolf.Burger'sMedicinalChemistryandDrugDiscoveryVol.1PrinciplesandPractice,5thEd,1995),對內容作了較大的調整,充實了新的知識,淘汰了舊的部分。例如增加了“藥物代謝”和“藥物生物技術”兩章,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考慮已有療效好的新抗菌藥問世,將第二版中磺胺藥物與抗病原性微生物藥兩章合并為“抗菌藥和抗病毒藥”一章;有些章節(jié)的內容已重新改寫,力求更符合教材要求,全書共計十八章。參加這次修訂的有華西醫(yī)科大學藥學院、上海醫(yī)科大學藥學院、沈陽藥科大學、北京醫(yī)科大學藥學院、第二軍醫(yī)大學藥學院和中國藥科大學等院校。修訂過程中編者均兢兢業(yè)業(yè),認真編寫,但限于業(yè)務水平和教學經驗,可能仍有疏漏之處,請讀者和各院校使用中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次修訂和充實。這次修訂得到上述各院校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彭司勛1997年8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