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燏黃,字午喬,號藥農,又名一黃。1883年2月27日出生于江蘇省武進縣一個商人家庭。1887—1889年在私塾學習,工詩文,善書法,喜吟詠。1900—1904年在常州延陵書院院長劉申孫家任教師,并得劉氏之傳學,為日后整理本草奠定堅實的基礎。光緒戊戌變法失敗,趙燏黃接受新思潮,在家鄉(xiāng)結社,講求實用科學。后聞鐘觀光先生在上海實學通藝館附設的理化傳習所教授物理學、化學,即赴滬求學,當時除學習江南制造局譯的化學、物理教材外,還參考日本下山順一郎等著的《無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因知化學與藥學之密切關系,便有志于藥學。1905年春,應金天翮之聘,到蘇州同里學校任物理學、化學教員。該校英才畢集,柳亞子曾是他教過的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1905年秋,他自費赴日本留學,先在東京大成中學校肄業(yè),后入正則英語學校及預備學校學習。1907年,入東京藥學專門學校學習,1909年畢業(yè),補江寧公費生,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藥學科選科深造,先在生藥學教室下山順一郎博士指導下學習生藥學,后又在藥物化學教室長井長義博士指導下專研生藥化學。1907年,他與王煥文、曾貞、伍晟、蔡鍾杰等在東京發(fā)起留日藥學生組織中華藥學會,1908年秋,舉行成立大會,選舉王煥文為會長,伍晟為總干事,趙燏黃為書記(秘書)。他積極參加學術活動,曾以研究之所得,在學會組織的學術報告會上宣讀《川厚樸揮發(fā)油結晶成分之研究》和《胡麻油之分析化學》2篇論文。1910年,趙燏黃加入同盟會。1911年10月,武昌起義,他參加了留日醫(yī)藥學生組織紅十字會,歸國支援民軍,參加辛亥革命,先后在浙軍都督府、滬軍都督府作醫(yī)藥救護工作。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內務部衛(wèi)生局科長,政府遷北京后,任內務部衛(wèi)生司科長、代理司長。1912年,曾再度赴日,到帝國大學辦理畢業(yè)手續(xù),獲藥學學士學位。不久,政府改組,卸任出京,賦閑居滬。1915年春,應同學金體選之邀,在漢口歆生藥房任藥師,負責制劑技術。這年8月,他進入教育學術界,應浙江省立醫(yī)學專門學校校長韓士澒之聘,任該校藥用植物學、生藥學、衛(wèi)生化學教授,教學之余,從事中藥和衛(wèi)生化學的研究。1928年,趙燏黃受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總干事楊杏佛之托,草擬了《國立中央研究院擬設中藥研究所計劃書》。1929年,受蔡元培之聘,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國藥研究室研究員,專門進行本草學和生藥學的研究。1934年9月,楊杏佛遇刺后,趙燏黃應浙江省立醫(yī)藥??茖W校藥科主任黃鳴龍聘返該校教授生藥學。1934年,黃鳴龍赴德國深造,趙燏黃又應北平研究院院長李石曾之聘,任生理學研究所研究員,繼續(xù)整理本草,研究國藥?!捌咂摺笔伦兒螅w燏黃在北平賦閑。1938年,回家省母,旋遭母喪,遂逗留上海,在上海新亞制藥廠先后任技師、顧問,指導制藥。1940年,任北平新亞藥廠華北分廠廠長,專門從事利用華北及蒙疆產麻黃草提取麻黃素的研究。這時期在北京大學醫(yī)學院設立了中藥研究所,趙燏黃受醫(yī)學院院長兼所長鮑鑒清之聘,任醫(yī)學院額外教授兼中藥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與米景森、關克儉、張友棪、馬世華等一道工作。1943年秋,醫(yī)學院成立藥學系,他兼任生藥學教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趙燏黃一度擔任藥學系主任,1946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北京大學,醫(yī)學院改稱北平臨時大學第六分班。由于院內英美派排擠德日派,他被迫離開藥學系。雖然他不甘心放棄心愛的中藥研究工作,但是為了生計,趙燏黃出任北平陸軍醫(yī)院藥局主任,并在東皇城根甲21號公館,掛著“趙氏生藥學化學研究所”的牌子,從事業(yè)余研究。1948年,他曾以“趙氏生藥學化學研究所”名義送交平津區(qū)十二科學團體北平藥學會論文摘要。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華北人民政府衛(wèi)生部接收陸軍醫(yī)院,殷希彭部長了解趙燏黃曾發(fā)表過《祁州藥志》等專著,贊賞他的研究中藥以代替西藥進口的主張,但當時尚無此機構,新建則人力物力均有困難。同年6月9日,趙燏黃寫了《研究中藥之經歷及今后繼續(xù)研究未竟工作之愿望》的報告。8月,他獲準回北京大學醫(yī)學院藥學系教授生藥學。1951年,中央衛(wèi)生研究院成立中醫(yī)研究所,他被聘為顧問,指導籌建中藥研究室。1953年,他專為藥學系新設置的生藥學專業(yè)開設本草學課程。1955年,成立中醫(yī)研究院,他不但指導中藥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員進行中藥的本草學和生藥學研究,還舉辦講座,系統(tǒng)介紹歷代本草。晚年他埋頭著述,在《國藥與本草之檢討》的基礎上,撰寫《本草新詮》,未及完稿,1960年,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