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交通運輸公路運輸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抗震設計

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抗震設計

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抗震設計

定 價:¥44.00

作 者: 謝旭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橋梁建設

ISBN: 9787114058073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30 字數:  

內容簡介

  前 言 作者在日本工作期間參與了一些橋梁抗震設計和科研工作,在這期間日本剛經歷過阪神大地震,抗震安全成為橋梁設計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和減隔震設計在整個工作中占相當大的比例。2002年到浙江大學工作后,希望能把過去工作中獲得的設計經驗用理論的形式作一總結,編寫出一本關于橋梁地震響應分析和抗震設計的參考書。 橋梁抗震設計所涉及到的基本內容十分廣泛,本書根據編寫目的選擇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彈塑性地震響應計算方法作為主要內容,對橋梁結構的抗震設計基本原理、線彈性地震響應以及彈塑性地震響應計算方法、場地運動和土與結構相互作用、減隔震設計原理等進行了討論。為更進一步的應用,對常見連續(xù)梁橋、剛構橋、拱橋、斜拉橋和懸索橋的彈塑性地震響應計算原理和設計方法,今后擬通過計算實例進行詳細介紹。 本書中各章節(jié)的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在介紹鋼筋混凝土橋墩破壞形式的基第二章對地震機理、地震波的傳播理論以及場地地震響應計算理論作了基礎性的介紹。 第三章介紹橋梁結構的線彈性地震響應分析方法,闡述單自由度結構和多自由度體系線性振動分析的基本理論,對抗震設計中經常遇到的反應譜理論、振型分解法等進行了論述,特別是對阻尼計算實用方法的基本原理作了詳細的分析。 第四章以NewmarkB法、WilsonO法為主,介紹了地震響應的直接積分法。 第五章中討論了頻域內振動響應的數據處理方法,對傅立葉變換的基本原理、快速傅立葉變換以及應用進行了介紹。 第六章以斜拉橋為例,介紹了復雜結構的彈性地震響應計算方法,并討論了不同阻尼理論對結構地震響應計算結果的影響。 第七章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介紹了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的履歷模型以及計算方法,討論了鋼筋混凝土結構非線性分析基本原理以及滯回曲線計算模型。 第八章介紹了常用的彈塑性地震響應近似算法。 第九章研究了纖維模型計算理論,提出適用性廣的橋梁結構空間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方法。 第十章作為橋梁結構按延性設計的基本過程,介紹了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的計算模型建立方法、計算過程以及安全性評價方法;并通過實例加以說明。 第十一章以土與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計算原理為主,對彈性地基上的剛性基礎振動、相互作用計算方法和土動力學特性等作了基礎性介紹。 第十二章介紹了減隔震設計原理,并通過實例說明減隔震設計方法。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寧波大學黃劍源教授的鼓勵和支持。多年來,黃劍源教授無論在專業(yè)知識還是工作、生活方面,都給予了很多指導和幫助,在本書出版之前閱讀了原稿,糾正了不少錯誤,借此機會謹向黃劍源教授深表衷心感謝。另外,感謝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陳衡治和布占宇同學在本書編寫中所給予的幫助。 在編寫過程中作者曾有意識地想把國內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進去,由于受到工作經歷的影響,對國內的研究現狀缺乏了解,在參考文獻中沒有體現出這一初衷。在書稿交付之前,收到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唐光武研究員寄來的《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后,對書稿的內容作了一些補充,介紹了國內橋梁抗震設計方法的一些研究成就,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感謝人民交通出版社沈鴻雁同志在出版過程中提供了許多便利和幫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少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作者謝旭 浙江大學建工學院 (兼)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2005年10月

作者簡介

暫缺《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抗震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l章 橋梁結構地震破壞形式和抗震設計法的變化
1.1 概述
1.2 地震對橋梁結構的影響
1.3 橋梁結構的地震破壞形式
1.4 最近主要地震中橋梁破壞的經驗教訓
1.5 橋梁抗震設計方法的變化
1.6 結構地震響應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地震現象以及地震波在層狀場地中的傳播特性
2.1 概述
2.2 地震發(fā)生機理及地震活動區(qū)
2.3 地震強度和地震烈度
2.4 地震波的基本特性和波的種類
2.5 地震波積分計算
2.6 彈性波的傳播和場地運動
2.7 層狀場地的增幅特性
參考文獻
第3章 橋梁結構的線性地震響應分析
3.1 概要
3.2 單自由度體系的運動方程和線性振動響應
3.3 地震反應譜
3.4 振動能量轉換關系
3.5 多自由度結構的振動方程
3.6 桿系結構的單元剛度矩陣和質量矩陣
3.7 多自由度體系的地震運動方程
3.8 多自由度體系的結構動力特性計算
3.9 多自由度結構的線性地震響應計算方法
3.10 非比例阻尼結構的振動分析
3.11 振型阻尼的實用計算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橋梁結構線性振動響應分析的直接積分法
4.1 概述
4.2 newmark β法
4.3 wilson θ法
4.4 nigam-jennings法
4.5 直接積分法的補充說明
參考文獻
第5章 傅立葉分析及其在結構地震響應分析中的應用
5.1 概要
5.2 傅立葉級數和傅立葉變換
5.3 傅立葉變換
5.4 離散點的傅立葉變換
5.5 快速傅立葉變換
5.6 頻率響應分析
5.7 地震波擬合
5.8 成層場地的卓越周期實測和地震響應分析
參考文獻
第6章 橋梁結構線彈性地震響應分析實例
6.1 概要
6.2 結構計算條件以及計算模型
6.3 結構的振動特性
6.4 結構的振型阻尼
6.5 結構地震響應分析
參考文獻
第7章 橋梁結構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
7.1 概述
7.2 鋼筋混凝土柱在反復荷載下的變形特性
7.3 單調荷載作用下的鋼筋混凝土柱彎曲變形
7.4 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滯回曲線計算模型
7.5 彈塑性梁單元的剛度方程
7.6 彈塑性地震響應計算
參考文獻
第8章 橋梁結構彈塑性地震響應的近似算法
8.1 概要
8.2 等效線性化計算方法
8.3 能量一定和位移一定原則
8.4 彈塑性反應譜法
8.5 能量平衡算法
參考文獻
第9章 基于纖維模型的橋梁結構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
9.1 概要
9.2 基于纖維模型的空間梁單元剛度方程
9.3 單元運動方程
9.4 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材料應力、應變關系
9.5 纖維模型的彈塑性地震響應計算
參考文獻
第10章 高架橋非線性地震響應分析以及抗震性能評價
10.1 概要
10.2 結構計算模型
10.3 用能量一定或位移一定原則推算結構的最大地震響應
10.4 pushover法
10.5 結構抗震安全性判斷
10.6 橋梁性能設計概念
10.7 高架橋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算例
參考文獻
第11章 土與結構相互作用分析基礎
11.1 概要
11.2 彈性地基上剛性基礎的振動
11.3 地基動力剛性的實用計算方法
11.4 土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對結構地震響應的影響及其計算方法
11.5 地震波輸入和邊界處理方法
11.6 土的非線性動力計算模型
11.7 等效線性化方法計算場地的地震運動
參考文獻
第12章 減隔震橋梁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1 概要
12.2 減隔震設計的基本原理
12.3 減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學特性
12.4 疊層橡膠支座的力學計算模型
12.5 疊層橡膠支座的安全驗算
12.6 疊層橡膠支座的設計框圖
12.7 其它形式的減隔震支座
12.8 算例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