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基于MULTISIM2001的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設計與分析

基于MULTISIM2001的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設計與分析

基于MULTISIM2001的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設計與分析

定 價:¥23.50

作 者: 黃智偉編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新編電氣與電子信息類本科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電子與通信 計算機專業(yè) 大學 教材教輔與參考書

ISBN: 9787121000447 出版時間: 2004-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270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Multisim2001仿真軟件,根據模擬、數字、高頻和電力電子電路的不同特點及工作原理,著重介紹了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設計的基本方法。全書共分12章,內容包括:Multisim2001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晶體管放大器電路設計,集成運算放大器應用電路設計,波形發(fā)生器電路設計,波形變換電路設計,模擬乘法器應用電路設計,集成定時器應用電路設計,門電路應用設計,時序邏輯應用電路設計,A/D與D/A轉換器電路設計,電源電路設計,各種綜合應用電路設計與計算機仿真設計方法。每章都附有思考題與習題。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敘述詳盡清晰,便于自學,工程性強,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動化、電氣控制類專業(yè)課教材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培訓教材,也可以作為工程技術人員進行電子電路設計的參考書。前言本書是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動化、電氣控制類專業(yè)編寫的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設計教材,是一本系統介紹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子電路、高頻電子電路和電力電子電路結構原理和計算機仿真設計方法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本書的特點是以Multisim2001仿真軟件為基礎,突出具體的電路結構和計算機仿真設計方法,內容豐富實用,敘述詳盡清晰,便于自學,工程性強,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開發(fā)創(chuàng)新和工程設計的能力。全書共分12章,第1章介紹了Multisim2001系統的基本功能與使用方法。第2~12章介紹了模擬、數字、高頻和電力電子電路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與計算機仿真設計方法。其中,第2章介紹了各種晶體管放大器電路;第3章介紹了集成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各種運算電路、濾波器電路、比較器、對數和指數電路及音調控制電路;第4章介紹了各種正弦波振蕩器電路,方波、三角波、鋸齒波產生電路;第5章介紹了各種波形變換、電壓/電流變換、電壓/頻率變換、峰值檢出、阻抗變換、模擬電感和電容電路;第6章介紹了模擬乘法器構成的乘法、平方、除法、開平方等運算電路,函數發(fā)生電路,調制電路,混頻器和倍頻器電路,解調器等電路;第7章介紹了555集成定時器電路構成的各種應用電路;第8章介紹了門電路、編碼器、譯碼器、數據選擇器、加法器、數值比較器、ASK調制、FSK調制、PSK調制電路。第9章介紹了各種觸發(fā)器、移位寄存器、計數器、多諧振蕩器電路;第10章介紹了A/D與D/A轉換器電路,以及可編程數控電源、電壓/電流變換、波形發(fā)生器等電路;第11章介紹了各種整流電路、直流降壓/升壓斬波變換電路、全橋和正弦脈寬調制逆變電路;第12章介紹了函數波形發(fā)生器等多個綜合應用電路。所介紹的電路全部都在Multisim2001仿真軟件中通過。本書作為本科生教材,建議總學時數為24~32學時,在計算機房上機完成。如果能夠與實際電路制作結合起來,學習的效果會更好。建議第1章學時數為4學時,第2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3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4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5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6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7章學時數為2學時,第8章學時數為2學時,第9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10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11章學時數為2~3學時,第12章學時數為2學時。由于各章內容都比較豐富,建議在教學時重點講解幾個電路,剩余的電路仿真設計可以作為習題,由學生自己完成。本書是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組織出版的"新編電氣與電子信息類本科規(guī)劃教材"系列之一,由黃智偉擔任主編,擬訂了本書大綱和目錄,編寫了第1章、第5章、第6章、第10章、第11章及第3章、第8章、第12章中部分內容。李傳琦、鄒其洪擔任副主編,李傳琦編寫了第8章、第9章及第10章、第12章中部分內容。鄒其洪編寫了第2章、第3章、第4章、第12章中部分內容。段吉海(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唐東峰(湖南科技大學)等老師也參加了編寫工作。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等教研室的老師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并給予了大力支持,李富英高級工程師對本書進行了審閱,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著作和資料,在此向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我們水平有限,錯誤和不足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黃智偉于南華大學2004.3.20

作者簡介

暫缺《基于MULTISIM2001的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設計與分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Multisim 2001系統
1.1  Multisim 2001系統簡介
1.2  Multisim的基本界面
1.2.1  Multisim的主窗口
1.2.2  Multisim的菜單欄
1.2.3  Multisim的工具欄
1.2.4  Multisim的元器件庫
1.2.5  Multisim的儀器儀表庫
1.3  Multisim的基本操作
1.3.1  文件操作
1.3.2  編輯(Edit)的基本操作
1.3.3  創(chuàng)建子電路(Place→Replace by Subcircuit)
1.3.4  在電路工作區(qū)內輸入文字(Place→Place Text)
1.3.5  輸入文本(Place→Place Text  Description Box)
1.3.6  編輯圖紙標題欄
1.4  Multisim的電路創(chuàng)建的基礎
1.4.1  元器件的操作
1.4.2  電路圖選項的設置
1.4.3  導線的操作
1.4.4  輸入/輸出端點
1.5  Multisim的儀器儀表的使用
1.5.1  儀器儀表的基本操作
1.5.2  數字多用表(Multimeter)
1.5.3  函數信號發(fā)生器(Function Generator)
1.5.4  瓦特表(Wattmeter)
1.5.5  示波器(Oscilloscope)
1.5.6  波特圖儀(Bode Plotter)
1.5.7  字信號發(fā)生器(Word Generator)
1.5.8  邏輯分析儀(Logic Analyzer)
1.5.9  邏輯轉換儀(Logic Converter)
1.5.10  失真分析儀(Distortion Analyzer)
1.5.11  頻譜分析儀(Spectrum Analyzer)
1.5.12  網絡分析儀(Network Analyzer)
1.5.13  電壓表
1.5.14  電流表
1.6  Multisim的電路分析方法
1.6.1  Multisim的分析菜單
1.6.2  直流工作點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1.6.3  交流分析(AC Analysis)
1.6.4  瞬態(tài)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1.6.5  傅里葉分析(Fourier Analysis)
1.6.6  噪聲分析(Noise Analysis)
1.6.7  失真分析(Distortion Analysis)
1.6.8  直流掃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
1.6.9  靈敏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es)
1.6.10  參數掃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
1.6.11  溫度掃描分析(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
1.6.12  零-極點分析(Pole-Zero Analysis)
1.6.13  傳遞函數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1.6.14  最壞情況分析(Worst Case Analysis)
1.6.15  蒙特卡羅分析(Monte Carlo Analysis)
1.6.16  批處理分析(Batched Analyses)
1.6.17  用戶自定義分析(User Defined Analyses)
1.6.18  噪聲系數分析(Noise Figure Analysis)
1.6.19  射頻分析(RF Analysis)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晶體管放大器電路
2.1  單管放大器
2.1.1  單管放大器電路的基本原理
2.1.2  單管放大器靜態(tài)工作點的分析
2.1.3  單管放大器的動態(tài)分析
2.2  多級放大器電路
2.2.1  多級放大器電路的頻率響應
2.2.2  多級放大器電路的頻率響應仿真分析
2.2.3  極點-零點分析
2.2.4  電路傳遞函數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2.3  負反饋放大器電路
2.3.1  負反饋放大器電路的工作原理
2.3.2  負反饋對失真的改善作用
2.3.3  負反饋對頻帶的展寬
2.4  射極跟隨器
2.4.1  射極跟隨器的工作原理
2.4.2  射極跟隨器的瞬態(tài)特性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2.4.3  電路靈敏度的分析(Sensitivity Analyses)
2.4.4  電路參數掃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
2.5  差動放大器
2.5.1  差動放大器的電路結構
2.5.2  差動放大器的靜態(tài)工作點分析
2.5.3  差模電壓放大倍數和共模電壓放大倍數
2.5.4  共模抑制比CMRR
2.6  低頻功率放大器
2.6.1  低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6.2  OTL電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2.7  單調諧放大器
2.7.1  并聯諧振回路的特性
2.7.2  單調諧放大器電路
2.7.3  單調諧放大器的RF特性分析
2.8  雙調諧回路諧振放大器
2.8.1  雙調諧回路諧振放大器電路
2.8.2  雙調諧回路諧振放大器的特性分析
2.9  0°~360°移相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
3.1  比例求和運算電路
3.1.1  理想運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
3.1.2  反相比例運算電路
3.1.3  反相加法運算電路
3.1.4  同相比例運算電路
3.1.5  減法運算電路
3.2  積分與微分運算電路
3.2.1  積分運算電路
3.2.2  微分運算電路
3.3  一階有源低通濾波器
3.3.1  一階有源低通濾波器的工作原理
3.3.2  一階有源低通濾波器的交流分析(AC Analysis)
3.4  二階有源低通濾波器
3.4.1  二階有源低通濾波器的典型結構
3.4.2  二階有源低通濾波器仿真分析
3.5  二階有源高通濾波器
3.5.1  二階有源高通濾波器的特性
3.5.2  二階有源高通濾波器的特性分析
3.6  二階有源帶通濾波器
3.6.1  二階有源帶通濾波器的特性
3.6.2  二階有源帶通濾波器的特性分析
3.7  雙T帶阻濾波器電路
3.7.1  雙T帶阻濾波器電路的特性
3.7.2  雙T帶阻濾波器電路的特性分析
3.8  電壓比較器
3.8.1  電壓比較器的工作原理
3.8.2  過零比較器
3.8.3  滯回比較器
3.9  對數器
3.9.1  PN結的伏安特性
3.9.2  二極管對數放大器
3.9.3  三極管對數放大器
3.10  指數器
3.11  音調控制電路的設計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波形發(fā)生器電路
4.1  RC正弦波振蕩器
4.1.1  RC正弦波振蕩器的工作原理
4.1.2  雙T選頻網絡正弦波振蕩器
4.2  運算放大器組成的RC正弦波振蕩器
4.2.1  RC串/并聯網絡(文氏橋)振蕩器原理
4.2.2  運算放大器組成的RC橋式正弦波振蕩器
4.3  LC振蕩電路
4.3.1  LC振蕩電路的原理
4.3.2  電容反饋三點式振蕩器
4.3.3  電感反饋三點式振蕩器
4.3.4  克拉波振蕩電路
4.3.5  西勒振蕩電路
4.4  方波和三角波發(fā)生電路
4.5  鋸齒波產生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變換電路
5.1  檢波電路
5.2  絕對值電路
5.3  限幅電路
5.3.1  串聯限幅電路
5.3.2  穩(wěn)壓管雙向限幅電路
5.4  死區(qū)電路
5.4.1  二極管死區(qū)電路
5.4.2  精密死區(qū)電路
5.5  電壓/電流(U/I)變換電路
5.5.1  負載不接地U/I變換電路
5.5.2  負載接地的U/I變換電路
5.6  電流/電壓轉換電路
5.7  峰值檢出電路
5.8  電壓/頻率變換(VFC)電路
5.9  負阻抗變換器
5.10  阻抗模擬變換器
5.10.1  阻抗模擬變換器的電路結構與原理
5.10.2  模擬對地電感電路
5.10.3  模擬對地電容電路
5.10.4  模擬對地負阻抗電路
5.11  模擬電感器
5.12  電容倍增器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模擬乘法器電路
6.1  模擬乘法器的基本概念與特性
6.1.1  通用模擬乘法器
6.1.2  Multisim 2001模擬乘法器
6.2  乘法與平方運算電路
6.3  除法與開平方運算電路
6.3.1  反相輸入除法運算電路
6.3.2  同相輸入除法運算電路
6.3.3  開平方運算電路
6.4  函數發(fā)生電路
6.5  調幅電路
6.5.1  普通調幅(AM)電路
6.5.2  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幅(DSB/SC AM)調制電路
6.6  振幅鍵控(ASK)調制電路
6.7  混頻器電路
6.7.1  混頻器的特性與仿真
6.7.2  混頻器的頻譜分析
6.8  倍頻器電路
6.8.1  倍頻器的特性與仿真
6.8.2  用乘法器組成的二倍頻器電路的頻譜分析
6.9  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幅(DSB/SC AM)解調電路
6.10  功率測量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集成定時電路
7.1  555定時電路
7.1.1  555定時電路的原理
7.1.2  由555定時電路構成的多諧振蕩器
7.2  模擬聲響發(fā)生器電路
7.3  大范圍可變占空比方波發(fā)生器電路
7.4  數字邏輯筆測試電路
7.5  接近開關電路
7.6  簡單的汽車防盜報警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門電路
8.1  門電路的應用
8.1.1  門電路的性質
8.1.2  故障報警器
8.2  編碼器電路
8.3  譯碼器電路
8.3.1  變量譯碼器
8.3.2  譯碼器驅動指示燈電路
8.4  數據選擇器及其應用
8.4.1  用數據選擇器74LS153D實現的全加器電路
8.4.2  通道順序選擇電路
8.5  加法器
8.5.1  半加器
8.5.2  全加器
8.6  數值比較器
8.6.1  1位數值比較器
8.6.2  多位數值比較器
8.7  用門電路實現的ASK鍵控調制電路
8.8  FSK頻率鍵控調制電路
8.8.1  FSK信號的產生
8.8.2  用門電路實現的FSK頻率鍵控調制電路
8.9  用門電路實現的PSK相位選擇法調制電路
8.10  競爭冒險現象的分析與消除
8.10.1  競爭冒險現象
8.10.2  競爭冒險現象的仿真
8.10.3  競爭冒險現象的消除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時序邏輯電路
9.1  觸發(fā)器及其應用
9.1.1  雙J-K觸發(fā)器組成的時鐘變換電路
9.1.2  四鎖存D型觸發(fā)器組成的智力競賽搶答器
9.2  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電路
9.3  計數器及其應用
9.3.1  用復位法獲得任意進制計數器
9.3.2  數字鐘晶振時基電路
9.4  多諧振蕩器
9.4.1  非對稱型多諧振蕩器
9.4.2  對稱型多諧振蕩器
9.4.3  帶RC電路的環(huán)形振蕩器
9.4.4  石英晶體穩(wěn)頻的多諧振蕩器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A/D與D/A轉換電路
10.1  Multisim 2001中的A/D轉換電路
10.2  Multisim 2001中的D/A轉換電路
10.3  數控放大器
10.4  可編程任意波形發(fā)生器
10.5  數控電壓源
10.6  數控電壓/電流變換器
10.7  數控恒流源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  電源電路
11.1  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
11.2  單相半控橋整流電路
11.3  三相橋式整流電路
11.3.1  三相橋式整流電路的工作原理
11.3.2  三相橋式整流電路的仿真輸出
11.4  直流降壓斬波變換電路
11.4.1  直流降壓斬波變換電路的工作原理
11.4.2  直流降壓斬波變換電路
11.5  直流升壓斬波變換電路
11.5.1  直流升壓斬波變換電路的工作原理
11.5.2  直流升壓斬波變換電路
11.6  直流降壓-升壓斬波變換電路
11.6.1  直流降壓-升壓斬波變換電路的工作原理
11.6.2  直流降壓-升壓斬波變換電路
11.7  DC-AC全橋逆變電路
11.7.1  DC-AC全橋逆變電路的工作原理
11.7.2  MOSFET DC-AC全橋逆變電路
11.8  正弦脈寬調制(SPWM)逆變電路
11.8.1  正弦脈寬調制(SPWM)逆變電路的工作原理
11.8.2  SPWM產生電路
11.8.3  SPWM逆變電路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綜合應用電路
12.1  函數波形發(fā)生器電路
12.2  階梯波發(fā)生器電路
12.3  交叉路口交通控制器的設計
12.3.1  交通控制器的設計原則
12.3.2  交通控制器電路
12.4  病房呼叫系統的設計
12.5  8路數顯報警器
12.6  汽車尾燈控制電路
12.7  計數器、譯碼器、數碼管驅動顯示電路
12.8  程控電壓衰減器
12.9  數字時鐘的設計
12.9.1  數字時鐘的電路結構
12.9.2  計數器電路的設計
12.9.3  顯示器
12.9.4  數字鐘系統的組成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