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機械合金化技術的發(fā)展概況
參考文獻
第2章 機械合金化球磨裝置和工作原理
2.1 機械合金化的球磨裝置
2.1.1 滾動球磨機
2.1.2 振動球磨機
2.1.3 行星球磨機
2.1.4 攪拌球磨機
2.2 機械合金化工藝參數(shù)的選擇
2.2.1 球磨機轉速和球磨時間
2.2.2 球磨介質
2.2.3 球料比和填充系數(shù)
2.2.4 球磨氣氛
2.2.5 工藝控制劑
2.2.6 球磨溫度
參考文獻
第3章 機械合金化的球磨機理和理論模型
3.1 金屬粉末的球磨過程
3.2 機械合金化的球磨機理
3.2.1 延性/延性粉末球磨體系
3.2.2 延性/脆性粉末球磨體系
3.2.3 脆性/脆性粉末球磨體系
3.3 機械合金化過程的理論模型
3.3.1 benjamin模型
3.3.2 maurice-一corntney模型
3.3.3 brun模型
3.3.4 abdellaoui模型
3.3.5 magini—iasonna模型
3.3.6 機械合金化過程的運動學及能量傳輸模型
3.3.7 機械合金化溫升模型
參考文獻
第4章 機械合金化技-術制備彌散強化合金
4.1 彌散強化概論
4.1.1 彌散強化材料發(fā)展歷史-
4.1.2 彌散強化合金的典型制備工藝
4.1.3 彌散強化材料的理論基礎
4.1.4 影響彌散強化材料強度的因素
4.1.5 彌散強化材料的性能
4.2 機械合金化技術制備彌散強化合金
4.2.1 鎳基ods超合金
4.2.2 鐵基0ds合金
4.2.3 彌散強化鋁合金
4.2.4 彌散強化銅合金
4.2.5 其他彌散強化合金
4.3 彌散強化合金的應用
4.3.1 彌散強化高溫合金的應用
4.3.2 彌散強化鋁基材料的應用
4.3.3 彌散強化銅基材料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5章 機械合金化制備平衡相材料
5.1 機械合金化的揉搓效果
5.1.1 機械合金化的揉搓效果的實現(xiàn)條件
5.1.2 低溫固態(tài)擴散反應
5.1.3 新生的活性表面
5.2 機械合金化過程的自蔓延高溫合成
5.2.1 自蔓延高溫合成技術
5.2.2 機械合金化過程中的自蔓延高溫合成分析
5.2.3 無明顯放熱反應的機械合金化
5.3 機械合金化制備固溶體
5.4 機械合金化制備金屬間化合物
5.5 機械合金化制備非互溶合金
參考文獻
第6章 機械合金化制備非平衡相材料
6.1 機械合金化引起的固溶度擴展
6.1.1 固溶度的確定
6.1.2 平衡固溶度擴展
6.1.3 固溶度擴展機制
6.1.4 形成固溶體的經驗規(guī)律
6.1.5 機械合金化與快速凝固合金的固溶度擴展比較
6.2 機械合金化引起的無序化
6.2.1 有序固溶體和有序固溶體的無序化
6.2.2 b2化合物的逆位無序
6.2.3 a15化合物的逆位無序
6.2.4 b2結構Ⅷ一Ⅲa組化合物的三重缺陷無序
6.2.5 b8化合物中原子無序
6.2.6球磨引起的相轉變
6.2.7總結
6.3 機械合金化制備非晶和準晶合金
6.3.1 機械合金化制備非晶合金
6.3.2 機械合金化形成非晶相的熱力學和動力學
6.3.3 機械合金化形成非晶的機制
6.3.4 非晶相形成范圍的理論判斷
6.3.5 機械合金化工藝對非晶化的影響
6.3.6 機械合金化非晶與快速凝固非晶的比較
6.3.7 機械合金化制備準晶合金
6.4 機械合金化合成亞穩(wěn)相和高壓相
6.4.1 機械合金化合成亞穩(wěn)相
6.4.2 機械合金化合成高壓相
6.5 機械合金化制備納米晶材料
6.5.1 機械合金化納米晶形成機制
6.5.2 機械合金化制備納米晶材料
6.5.3 高能球磨獲得納米晶的結構特征
參考文獻
第7章 機械合金化制備功能材料
7.1 機械合金化制備磁性材料
7.1.1 非晶軟磁合金
7.1.2 稀土永磁材料
7.2 機械合金化制備超導合金
7.3 機械合金化制備儲氫材料
7.3.1 mg2ni系
7.3.2 fe—ti系
7.3.3 lani5系
7.3.4 timn2-ni系
7.4 機械合金化制備熱電材料
7.5 機械合金化制備mosi2
7.6 機械合金化制備難熔化合物
7.6.1 機械合金化制備碳化物
7.6.2 機械合金化制備氮化物
7.6.3 機械合金化制備硼化物
7.7 機械合金化制備電工合金
7.7.1 機械合金化制備ag基電觸頭材料
7.7.2 機械合金化制備cu基電觸頭材料
7.8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8章 機械力化學原理及其應用
8.1 機械力化學原理
8.1.1 機械力化學的起源
8.1.2 機械力化學的特點
8.1.3 機械力化學效應
8.2 機械力化學作用過程及其機理
8.2.1 機械力化學作用過程
8.2.2 機械力化學作用機理
8.3 機械力誘發(fā)的化學反應
8.3.1 機械力誘發(fā)的化學反應類型
8.3.2 相間機械力化學反應
8.3.3 機械力誘發(fā)的化學反應機制
8.3.4 影響機械力誘發(fā)化學反應的因素
8.4 機械力化學的應用
8.4.1 納米晶材料的制備
8.4.2 金屬納米粒子的合成
8.4.3 礦物和廢物處理
8.4.4 金屬精煉
8.4.5 彌散強化材料的制備
8.4.6 無機材料的合成
8.4.7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8.4.8 其他方面進展
8.5 機械力化學與機械合金化的主要區(qū)別
參考文獻
第9章 固液反應球磨技術及其應用
9.1 引言
9.2 固液反應球磨技術的特點及機理
9.2.1 固液反應球磨技術的特點
9.2.2 固液反應球磨技術的機理
9.3 固液反應模型
9.3.1 固液反應的一般過程
9.3.2 固一液相反應分類
9.3.3 常見的固液反應模型
9.4 固液反應球磨過程中的打擊一剝落模型
9.4.1 總體反應過程模型
9.4.2 固液反應球磨中的固液反應模型
9.5 固液反應球磨制備二元金屬間化合物
9.5.1 實驗裝置及其原理
9.5.2 fe系二元金屬間化合物
9.5.3 a1系二元金屬間化合物
9.5.4 ni系二元金屬間化合物
9.6 固液反應球磨制備三元金屬間化合物
9.6.1 固液反應球磨制備三元金屬間化合物的實驗結果
9.6.2 固液反應球磨制備三元金屬間化合物實驗結果的討論
9.7 固液反應球磨與機械合金化的比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