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其他相關軟件Pro\DETAIL Wildfire2.0工程圖設計

Pro\DETAIL Wildfire2.0工程圖設計

Pro\DETAIL Wildfire2.0工程圖設計

定 價:¥55.00

作 者: 二代龍震工作室編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Pro\E Wildfire工業(yè)設計院
標 簽: Pro/E

ISBN: 9787121003707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541 字數: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兼顧理論與實務,且內容完整的 Pro/E專業(yè)權威圖書,隨書附贈光盤的內容為本書所有范例的源文件,使用它可以方便讀者的學習與工作。本書介紹的內容是在人們使用Pro/E畫好3D造型后,繪制施工圖面用的。書中深入詳盡地說明各類工程圖面的創(chuàng)建和修改方式。本書不但闡述和演示了Pro/E工程圖和Pro/DETAIL中的重點功能,而且配合功能的描述,詳細介紹諸如公差、表面粗糙度符號與焊接符號等常見于施工圖面的制圖標準規(guī)定和制圖慣例。讓讀者不要成為一個僅會操作,毫無思考的“畫圖機器”,而成為既懂得專業(yè)知識,又畫得出符合專業(yè)要求圖面的好設計師或制圖員。本書適合機械等相關行業(yè)的所有設計和制圖人員,同時也是機械本科或相關專業(yè)學生的理想教材。

作者簡介

暫缺《Pro\DETAIL Wildfire2.0工程圖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Pro/E工程圖概論
  1.1  2D工程圖概論
  1.2  為什么要重視2D工程圖
  1.3  Pro/E工程圖功能的結構
  1.4  Pro/E工程圖的優(yōu)缺點
  1.5  為什么要學Pro/E工程圖
  1.6  工程圖的簡單定義
   習題
第2章  工程圖的繪圖環(huán)境和常識
  2.1  初次轉換
  2.2  Pro/E工程圖的主操作窗口
  2.2.1  下拉式菜單
  2.2.2  工具欄
  2.2.3  信息提示區(qū)
  2.2.4  模型樹區(qū)和繪圖區(qū)
  2.3  遵循國家制圖標準的觀念
  2.3.1  單位的設置
  2.3.2  圖框模板的使用(GB/T 14689—1993)
  2.3.3  比例的設置和修改(GB/T 14690—1993)
  2.3.4  圖線格式標準(GB/T 4457.4—1984、GB/T 17450—1998、GB/T 14665—1998)
  2.3.5  字體格式標準(GB/T 14691—1993)
  2.4  工程視圖的類型
  2.4.1  分類之一:按視圖生成的方法
  2.4.2  分類之二:按視圖中顯示模型的多少
  2.4.3  分類之三:按剖面(截面)
  2.4.4  分類之四:按比例
  2.5  工程圖的繪圖環(huán)境設置
  2.5.1  第一角和第三角的問題
  2.5.2  和Pro/E工程圖功能相關的配置文件
  2.5.3  創(chuàng)建自己的配置文件
  2.5.4  保存配置文件
  2.5.5  配置文件的打開
  2.5.6  指定配置文件
  2.5.7  指定配置文件目錄
   習題
第3章  工程圖繪圖初步
  3.1  “繪圖視圖”對話框
  3.1.1  視圖類型
  3.1.2  可見區(qū)域
  3.1.3  比例
  3.1.4  剖面
  3.1.5  視圖狀態(tài)
  3.1.6  視圖顯示
  3.1.7  原點
  3.1.8  對齊
  3.2  一般視圖(General View)的創(chuàng)建
  3.3  創(chuàng)建投影視圖
  3.4  創(chuàng)建輔助視圖
  3.5  創(chuàng)建詳圖視圖
  3.6  創(chuàng)建旋轉視圖
  3.7  對齊視圖
  3.8  創(chuàng)建全視圖
  3.9  創(chuàng)建半視圖
  3.10  創(chuàng)建破斷視圖
  3.11  創(chuàng)建局部視圖
  3.12  創(chuàng)建橫截面視圖
  3.12.1  創(chuàng)建2D截面視圖
  3.12.2  創(chuàng)建3D截面視圖
  3.12.3  創(chuàng)建單個零件曲面截面視圖
  3.13  特殊視圖
  3.13.1  復制并對齊(Copy & Align View)視圖
  3.14  組件視圖和多模型視圖
  3.14.1  組件視圖
  3.14.2  多模型視圖
  3.15  本章問題集
   習題
第4章  變更視圖
  4.1  移動視圖
  4.2  拭除、恢復和刪除視圖
  4.2.1  拭除視圖
  4.2.2  恢復視圖
  4.2.3  刪除視圖
  4.3  修改視圖
  4.3.1  視圖名及視圖類型的修改
  4.3.2  重新定向
  4.3.3  比例的修改
  4.3.4  剖面線的修改
  4.4  轉換為繪制(草繪)圖元
  4.4.1  視圖顯示(View Disp)
  4.4.2  邊顯示(Edge Disp)
  4.5  相關視圖(Relative View)
  4.6  簡化表示(Represent)
  4.7  組件下的一些修改
  4.7.1  視圖狀態(tài)
  4.7.2  偏移線
   習題
第5章  工程圖中的草繪
  5.1  草繪環(huán)境與操作
  5.1.1  定制網格
  5.1.2  草繪器優(yōu)先選項
  5.1.3  草繪模式下鼠標的操作
  5.1.4  繪制比例的控制
  5.2  草繪工具
  5.2.1  選擇項目
  5.2.2  直線類
  5.2.3  圓類
  5.2.4  弧類
  5.2.5  倒圓角
  5.2.6  樣條曲線
  5.2.7  點
  5.2.8  倒角
  5.2.9  偏移類
  5.2.10  鏡像
  5.3  圖元的編輯和修改
  5.3.1  圓的直徑
  5.3.2  弧的直徑
  5.3.3  修改樣條曲線
  5.3.4  修剪
  5.3.5  變換
  5.4  圖元的線型及樣式
  5.5  圖元組
  5.6  剖面線
   習題
第6章  工程圖中的尺寸標注
  6.1  字體的設置
  6.2  尺寸標示的定義
  6.3  驅動尺寸的顯示和拭除
  6.3.1  驅動尺寸的顯示
  6.3.2  驅動尺寸的拭除
  6.4  從動尺寸的創(chuàng)建和刪除
  6.4.1  創(chuàng)建從動尺寸
  6.4.2  刪除從動尺寸
  6.5  整理尺寸
  6.6  修改繪圖尺寸標注
  6.7  綜合范例
  6.7.1  范例一
  6.7.2  范例二
  6.8  機械尺寸標注法
  6.8.1  長度標注
  6.8.2  角度標注
  6.8.3  半徑和直徑標注
  6.8.4  球面
  6.8.5  弧長
  6.8.6  曲線
  6.8.7  方形
  6.8.8  倒角
  6.8.9  錐度
  6.8.10  斜度
  6.8.11  板厚
  6.8.12  坑座
  6.8.13  其他標注
  6.9  尺寸放置原則
  6.9.1  尺寸排列的標注原則
  6.9.2  尺寸基準的標注原則
  6.9.3  相同形態(tài)的標注原則
  6.9.4  對稱形態(tài)的標注原則
  6.9.5  尺寸重復的標注原則
  6.9.6  尺寸多余的標注原則
  6.10  尺寸標注時的注意事項
   習題
第7章  工程圖中的注釋和球標標注
  7.1  創(chuàng)建注釋
  7.2  特殊的注釋文本輸入法
  7.3  顯示、拭除和刪除注釋
  7.4  編輯注釋
  7.4.1  移動注釋
  7.4.2  修改注釋文本內容
  7.4.3  將注釋導引連接至指定的文本行
  7.4.4  修改注釋文本格式
  7.5  保存注釋
  7.6  綜合范例
  7.7  球標的標注
   習題
第8章  工程圖中的公差標注
  8.1  公差概論
  8.2  尺寸(線性)公差概論
  8.2.1  線性公差和配合的定義
  8.2.2  線性公差的用途
  8.2.3  線性公差和配合的名詞術語
  8.2.4  公差的內涵
  8.2.5  配合制度
  8.2.6  極限與配合的標注和查表
  8.3  尺寸(線性)公差的操作
  8.3.1  顯示尺寸(線性)公差
  8.3.2  設置尺寸(線性)公差格式
  8.3.3  修改尺寸(線性)公差
  8.4  幾何(形位)公差概論
  8.4.1  形狀公差
  8.4.2  方向公差
  8.4.3  位置公差
  8.4.4  跳動公差
  8.4.5  注意事項
  8.5  形位(幾何)公差的操作
  8.5.1  形位(幾何)的框格
  8.5.2  形位(幾何)公差的選項說明
  8.5.3  形位(幾何)公差的創(chuàng)建
  8.5.4  形位(幾何)的引線
  8.5.5  形位(幾何)的基準線或基準面
  8.5.6  指定范圍內的公差
  8.5.7  最大實體狀態(tài)
  8.5.8  理論上的正確尺寸
  8.5.9  投影區(qū)的公差(突出公差帶)
  8.5.10  公差列表標注
  8.6  綜合范例
  8.6.1  范例一(零件模式的公差)
  8.6.2  范例二(工程圖模式的公差)
   習題
第9章  表面粗糙度符號的標注
  9.1  表面粗糙度符號的定義
  9.1.1  表面粗糙度
  9.1.2  粗糙度值
  9.1.3  取樣長度
  9.1.4  加工紋理方向符號
  9.2  表面粗糙度符號的標示規(guī)定
  9.3  在圖面上標注表面粗糙度
  9.3.1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位置
  9.3.2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方向
  9.3.3  表面粗糙度標注的省略
  9.3.4  分段不同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標注
  9.3.5  表面處理表面粗糙度的標注
  9.3.6  使用代表字的表面粗糙度標注
  9.3.7  表面粗糙度標注時應該避免的情況
  9.3.8  常用機件的表面粗糙度標注
  9.4  Pro/DETAIL的表面粗糙度符號標注
  9.4.1  在模型中插入表面粗糙度符號
  9.4.2  在工程圖模式下插入表面粗糙度符號
  9.4.3  表面粗糙度符號的修改
   習題
第10章  焊接符號的標注
  10.1  焊接的意義
  10.2  焊接的方法和種類
  10.3  焊接的形式
  10.4  焊接和焊接的基本符號
  10.5  焊接輔助符號
  10.6  焊接符號和標注方法
  10.6.1  標示線的畫法
  10.6.2  基本符號的標注位置
  10.6.3  輔助符號的標注位置
  10.6.4  焊縫的尺寸符號及其標注位置
  10.7  Pro/DETAIL的焊接符號標注
  10.7.1  在模型中插入焊接符號
  10.7.2  在工程圖中插入焊接符號
   習題
第11章  工程圖中的表格
  11.1  創(chuàng)建表格
  11.1.1  創(chuàng)建表格的菜單
  11.1.2  輸入文本
  11.2  編輯表格
  11.2.1  選中表格
  11.2.2  修改表格
  11.2.3  編輯行/列
  11.2.4  移動表格
  11.2.5  復制表格和表格的內容
  11.2.6  表格的保存和讀取
  11.2.7  表格的插入和導入
  11.3  標題欄表格制作實例
  11.4  表格的廣義應用
   習題
第12章  樣式與符號庫的自定義
  12.1  文本樣式
  12.2  自定義線體
  12.3  自定義符號庫
  12.3.1  簡易型的自定義符號
  12.3.2  復雜的自定義符號
  12.3.3  使用自定義符號
  12.3.4  從調色板插入符號
   習題
第13章  層的應用
  13.1  層概論
  13.2  定義默認層
  13.3  將圖元放置到層上
  13.4  使用層來控制個別視圖顯示
  13.5  管理名稱相同的層
  13.6  合并工程圖
  13.6.1  合并工程圖的規(guī)則
  13.6.2  合并工程圖的操作
   習題
第14章  工程圖高級應用
  14.1  表的高級應用
  14.1.1  孔洞表格
  14.1.2  零件族表
  14.1.3  材料清單(BOM表)
  14.2  修飾螺紋
  14.3  打印出圖
  14.3.1  “目的”框中的選項
  14.3.2  “打印機配置”的說明
  14.3.3  打印注意事項
  14.3.4  快速打開文件以出圖
  14.4  OLE對象
  14.4.1  插入OLE對象
  14.4.2  從外部文件創(chuàng)建嵌入對象
  14.4.3  關于OLE對象的出圖
  14.5  從紐約看兩岸
  14.5.1  楔子
  14.5.2  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國人的工程畫圖
  14.5.3  兩岸人才問答錄
  14.5.4  兩岸人才的關系
   習題
  附錄A  圖框格式文件的制作
  A.1  格式文件(圖框樣板文件)概論
  A.2  文件編名的方法
  A.3  創(chuàng)建格式
  A.4  格式中的圖框和表
  A.5  配置文件選項(變量)的設置
  A.6  出圖時的頁面輪廓
  A.7  在格式中使用參數化注釋
  A.8  格式文件的更換
   習題
  附錄B  Pro/DETAIL的設置文件選項和組態(tài)設置選項
  B.1  工程圖設置文件選項
  B.2  工程圖組態(tài)設置選項
  附錄C  如何使用本書范例光盤和服務
  C.1  本書范例光盤的使用方式
  C.2  本書習題解答的下載方式說明
  C.3  本書技術咨詢的操作方式說明
  附錄D  龍震老師對讀者的回應
  D.1  我們的出版動機和目的
  D.2  我們在出版上的時間困難
  D.3  如何學習這套書
  D.4  中國大陸讀者的問題
  D.5  中國臺灣讀者的問題
  D.6  如何在求職時面對選才者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