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內科學代謝綜合征病因探索與臨床實踐

代謝綜合征病因探索與臨床實踐

代謝綜合征病因探索與臨床實踐

定 價:¥86.00

作 者: 祝之明
出版社: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叢編項: 病因探索與臨床實踐
標 簽: 臨床醫(yī)學

ISBN: 9787801947048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9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薈萃了最新研究成果,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代謝綜合征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學特征、相關危險因素、臨床評估及危險性預測、當前研究趨勢、病因及病理生理機制、胰島素抵抗的特點;代謝綜合征的中樞調節(jié)、神經(jīng)體液因素、相關基因及細胞信號轉導、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實驗動物模型;代謝綜合征所致的心肌肥厚、內皮功能紊亂、血管中膜和外膜病變、腎臟早期損害、血栓前狀態(tài)等靶器官損害特點;代謝綜合征導致的高血壓、脂質紊亂、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腎病、腦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等臨床并發(fā)癥;兒童及青少年疾病、婦科疾病、肝病相關的代謝綜合征的特點及其性別差異;代謝綜合征多重危險因素干預、適量運動、飲食控制、健康教育、藥物、手術及介入治療等防治措施及效果評價。內容新穎實用,適合從事心血管、內分泌代謝病及相關??频呐R床醫(yī)師、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等閱讀參考。本書前言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血脂紊亂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這些慢性病相互影響,并常在同一個體聚集存在,這一臨床現(xiàn)象稱之為代謝綜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近年來MS的發(fā)病率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在歐美國家已達20%~25%,中國為15%。MS發(fā)病涉及脂肪細胞病理改變、血脂紊亂和胰島素抵抗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后果為心血管損害,尤其冠狀動脈和外周動脈粥樣硬化。MS已成為一個新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并引起醫(yī)學界的廣泛重視。國內外學術界目前對MS的概念、診斷標準、病理生理基礎、臨床預后以及防治策略在認識上尚不完全一致,廣大民眾對MS更缺乏基本的了解,這給理論和實踐均帶來一些困惑。MS作為一個客觀存在的臨床現(xiàn)象,只有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才可能更好地認識,并予以防治。目前,詳盡介紹MS的專著不多,結合自己工作經(jīng)驗闡述MS的更少。為此,編著者參考了近年國內外大量的MS相關文獻,并結合我們近幾年在MS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和實踐體會編著了本書。希望本書能達到以下幾個目的:①加深對MS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的理解和認識;②明確MS的臨床診斷、評估和干預策略;③增進學科交流;④促進MS的研究和防治。為此,在編寫本書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充分體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1學術性因MS是一個新的問題,對它的認識還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中,為了客觀和準確地反映MS的研究現(xiàn)狀,編著者在MS發(fā)病機制的相關章節(jié)中,盡量列出了不同專家學者的觀點和假說,只有通過不斷的爭論和實踐,才能最終揭示MS的本質。2新穎性MS的研究目前多見于文獻報道和各專業(yè)學術會議資料,可資參考的專著不多。因此,本書收集了近幾年的主要相關文獻,在引用新觀點的同時,也適當闡述原有的認識,以便讀者對比。3實用性MS本身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問題,它不僅與診斷有關,還涉及多重危險因素控制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等綜合干預。因此,在診斷和治療章節(jié)中綜合了最新的與MS診斷和防治相關的指南或建議,以供實踐中參考。4交叉性MS不僅涉及心血管和代謝內分泌,也與腎臟、消化、神經(jīng)和婦兒等相關學科關系密切,為體現(xiàn)多學科特點,除心血管和代謝內分泌醫(yī)師參與外,還邀請了神經(jīng)科、腎臟科、小兒科的同仁共同參與編寫,闡述了相關學科的MS,希望能促進學科間的交流。5探索性MS仍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入的臨床課題,許多問題尚不清楚。因此,除了介紹國內外已有的成果外,在部分章節(jié)中也融入了編著者近年在MS研究方面的一些初步工作,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本書的編著者中,有知名的老專家,但絕大多數(shù)為青年學者和臨床醫(yī)師。限于編著者之間的知識、經(jīng)驗和學科背景的差異,可能造成各章的寫作水平參差不齊。另外,由于MS屬多學科問題,我們的學識水平也難以闡明這一復雜的臨床綜合征。書中的某些觀點主要來自我們自己的一些初步經(jīng)驗體會,可能還不成熟,我們真誠希望廣大專家學者及同仁批評指正。本人主要從事高血壓研究,深刻體會到心血管和代謝內分泌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根據(jù)MS的特點及國外的學科發(fā)展模式,我于1997年提出成立高血壓內分泌科和高血壓代謝病中心的建議,并于2000年在第三軍醫(yī)大學王謙校長等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成立了這個新學科,使我們真正地達到了心血管與代謝內分泌專業(yè)之間的交叉融合,互相促進,推動MS診治和研究,也為編寫本書奠定了基礎,在此表示真誠的感謝。最后,特別要衷心感謝中國工程院王正國院士,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增強了我編寫這本專著的信心。另外,北京大學徐成斌教授、唐朝樞教授和中國醫(yī)學科學院余國膺教授也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給予了許多指教。近年來,國內外代謝內分泌和心血管病專家在MS及其相關疾病研究的許多重要工作,也為本書提供了許多寶貴資料。國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學部的研究基金支持,也是我們得以完成本書的重要保證。最后,要感謝家人和各位親朋好友的關心和支持。本書編寫中參閱并引用了國內外大量文獻,限于篇幅,未能逐一列出作者姓名和出處,僅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在此向所有原著作者表示歉意和感謝。祝之明2005年1月2日

作者簡介

  祝之明,醫(y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1985年畢業(yè)于第三軍醫(yī)大學,1988年獲第三軍醫(yī)大學心血管專業(yè)碩士學位并留校工作。1993年獲德國Muenster大學博士學位,1997年在美國北卡大學(UNC-ChapelHill)完成博士后研究。現(xiàn)為第三軍醫(yī)大學高血壓代謝病中心、大平醫(yī)院高血壓分泌科主任,重慶市高血壓研究所所長和重慶市高血壓研究室主任。1999年獲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獲中國科協(xié)求是杰出青年實用工程獎,2003年獲中國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秀獎,2004年被選為首批新世紀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榮獲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1章 代謝綜合征的概念及診斷標準
  第一節(jié) 概念
  第二節(jié) 診斷標準
 第2章 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
  第一節(jié) 世界范圍流行概況
  第二節(jié) 中國流行概況
  第三節(jié) 流行特點
 第3章 代謝綜合征的危險因素
  第一節(jié) 基本危險因素
  第二節(jié) 生活方式相關的危險因素
  第三節(jié) 遺傳因素
  第四節(jié) 疾病因素
  第五節(jié) 危險標志物
  第六節(jié) 危險因素的組合形式
  第七節(jié) 危險因素聚類分析
 第4章 代謝綜合征的臨床評估及危險性預測
  第一節(jié) 臨床評估
  第二節(jié) 危險性預測
  第三節(jié) 臨床評估實例分析
 第5章 代謝綜合征的研究趨勢
第二篇 代謝綜合征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機制
 第6章 脂質損傷學說與代謝綜合征
  第一節(jié) 脂質損傷假說與代謝綜合征
  第二節(jié) 胰島素敏感組織脂代謝及其調節(jié)
  第三節(jié) 胰島素非敏感組織的脂代謝調節(jié)和炎癥反應
  第四節(jié) PPARs異常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
 第7章 胰島素抵抗在代謝綜合征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節(jié) 病因學
  第二節(jié) 胰島素抵抗的機制
  第三節(jié) 胰島素抵抗的評價方法
  第四節(jié) 胰島素抵抗的地位
  第五節(jié) 胰島素抵抗綜合征與代謝綜合征的區(qū)別
 第8章 代謝綜合征的中樞調節(jié)
  第一節(jié)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調節(jié)
  第二節(jié) 中樞胰島素與代謝綜合征
 第9章 代謝綜合征的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第一節(jié) 瘦素
  第二節(jié) 脂聯(lián)素
  第三節(jié) 抵抗素
  第四節(jié) 腫瘤壞死因子α
   附 白介素-6
  第五節(jié)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
  第六節(jié)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第七節(jié) 糖皮質激素
  第八節(jié) 兒茶酚胺
  第九節(jié) 增食因子
  第十節(jié) 生長激素促分泌素
 第10章 代謝綜合征的相關基因
 第11章 代謝綜合征相關的代謝通路與細胞信號轉導
  第一節(jié) 葡萄糖與脂酸代謝通路
  第二節(jié) 胰島素信號通路
  第三節(jié) 瘦素信號通路
  第四節(jié)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信號通路
  第五節(jié) 絲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
……
第三篇 代謝綜合征的靶器官損害
第四篇 代謝綜合征的臨床并發(fā)病
第五篇 相關學科的代謝綜合征
第六篇 代謝綜合征的多因素干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