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現(xiàn)代中藥學

現(xiàn)代中藥學

現(xiàn)代中藥學

定 價:¥139.00

作 者: 王忠壯、胡晉紅
出版社: 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醫(yī)學

ISBN: 9787810605274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9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收載292味常用中藥。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命名、分類、藥性、配伍、貯藏、藥材采收、產地加工、炮制、鑒定技術及中藥的臨床應用。對行業(yè)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提出獨特見解,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中藥中的應用、中藥毒性與不良反應等重要問題也展開了討論。全書內容豐富、全面??晒┲嗅t(yī)藥院校師生,中藥種值(養(yǎng)殖)、采收、加工、收購、鑒定、炮制、質檢、倉貯、配方、科研、開發(fā)、銷售、成藥生產等領域從業(yè)人員,醫(yī)護人員及社會大眾等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現(xiàn)代中藥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序一
序二
編寫說明
總論
第一章 中藥相關概念和學科
第一節(jié) 中藥及相關概念的辨名釋義
第二節(jié) 中藥學相關學科
第三節(jié) 中醫(yī)學基礎知識
一、中醫(yī)臨床用藥
二、陰陽五行
三、臟腑
四、氣、血、津液
五、經絡
六、病因辨證
七、四診
八、八綱辨證
九、臟腑辨證
十、六經辨證
十一、衛(wèi)氣營血辨證
十二、八法運用
第二章 中藥發(fā)展簡史
第一節(jié) 1949年前本草及中藥發(fā)展
一、本草簡史
二、中藥的開發(fā)及應用
三、中藥經營
四、古代國外藥物學的發(fā)展及其與中國的交流
第二節(jié) 1949年迄今中藥的發(fā)展
一、中藥的政策導向及管理體制建設
二、中藥的資源普查
三、中藥的法律、法規(guī)及標準的制訂和實施
四、中藥的教育及學術
五、中醫(yī)醫(yī)療與中藥銷售
六、中藥生產
七、中藥經營
八、國內重要的中藥藥材市場
附:現(xiàn)代中藥標準簡介
第三章 中藥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藥材及飲片的命名
一、命名的意義
二、命名方法
第二節(jié) 藥材及飲片分類方法
一、按照中文筆劃分類
二、按藥物功效分類
三、按照藥理活性分類
四、按藥用部位分類
五、按有效成分分類
六、按自然屬性和親緣關系分類
第三節(jié) 中藥藥性
一、四氣五味
二、升降浮沉
三、補瀉
四、歸經
第四節(jié) 中藥配伍及方劑
一、配伍
二、配伍禁忌
三、中藥處方腳注
四、方劑
五、用量折算
第五節(jié) 中藥貯藏
一、貯藏中的主要問題
二、防治措施
三、具體方法
第六節(jié) 正確煎煮和服用中藥湯劑
一、正確煎煮中藥
二、正確服用湯藥
三、關于“中藥湯液不能過夜”
第四章 中國的天然藥物資源及其綜合開發(fā)
第一節(jié) 中國地理概況及生物多樣性
一、地理環(huán)境及氣候概況
二、生物多樣性
三、中藥地理分布特點
第二節(jié) 中藥資源及其調查方法
一、中藥資源
二、資源調查
第三節(jié) 中藥資源保護
一、中藥資源保護的對象和種類
二、政策立法
三、中藥資源的保護方法
四、還應加強的工作
五、中藥資源保護實例
第四節(jié) 中藥資源現(xiàn)狀
一、資源種類
二、藥材種類及資源蘊藏量
三、常用藥材的產區(qū)分析
第五節(jié) 中藥資源分布的大區(qū)地域性
一、各行政大區(qū)的藥材資源分布
二、中藥區(qū)劃
第六節(jié) 省級地理環(huán)境和主要藥材品種
第七節(jié) 中藥資源的綜合開發(fā)
一、中藥資源的藥物開發(fā)
二、中藥資源的其他開發(fā)
第八節(jié) 草藥開發(fā)
一、開發(fā)新藥
二、發(fā)展為中藥
第九節(jié) 民族藥開發(fā)
一、民族藥文獻發(fā)掘和整理
二、民族藥資源調查
三、從民族藥中開發(fā)新藥
四、主要民族藥
第五章 藥材采收及產地加工
第一節(jié) 藥材采收
一、合理選擇藥材采收時機
二、藥材采收指導原則
三、采收注意事項
第二節(jié) 產地加工
一、挑揀、洗刷
二、趁鮮切片、塊
三、干燥
四、去皮、殼一
五、去毛
六、蒸、煮或燙
七、煙熏
八、發(fā)汗
九、硫黃熏蒸
十、蒸餾
十一、發(fā)酵、腐爛
十二、揉搓
十三、扎把
十四、拋光
十五、拌石灰
十六、動物類藥材
第六章 中藥炮制
第一節(jié) 炮制的意義
一、降低或去除藥材毒性等偏性
二、增強療效
三、改變或緩和藥性
四、改變作用部位和引藥歸經
五、矯味或矯嗅
六、保存活性成分
七、潔凈藥材,利于貯存
八、便于調劑和生產成藥
第二節(jié) 炮制依據
第三節(jié) 炮制方法及基本要求
一、修制
二、切制
三、炮炙
第四節(jié) 飲片干燥
一、干燥目的
二、干燥方法選擇
三、干燥溫度選擇
第五節(jié) 炮制機理研究
一、修制部分
二、切片規(guī)格
三、炮制工藝及機理
第七章 藥材及飲片的鑒定
第一節(jié) 鑒定的意義
一、中藥鑒定的意義
二、中藥鑒定的范疇
第二節(jié) 中藥鑒定的標準
一、中國藥典
二、部頒標準
三、地方標準
第三節(jié) 鑒定方法
一、基原鑒定
二、性狀鑒定
三、顯微鑒定
四、理化鑒定
五、生物鑒定
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附錄Ⅱa藥材取樣法
附錄Ⅱb藥材檢定通則
第八章 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問題
第一節(jié) 雜質
一、雜質類型
二、剔除雜質的要求及意義
三、一些法定標準
第二節(jié) 質量影響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人為因素
三、解決辦法
附:常見中藥藥材和飲片造假手段
附錄2004年第四季度國家藥品質量公告
第九章 中國地道藥材
第一節(jié) 地道藥材簡介
一、地道藥材
二、地道產地
三、地道藥材簡史
四、地道藥材的內涵
第二節(jié) 地道藥材的成因
一、人文作用
二、遺傳變異
三、環(huán)境飾變
第三節(jié) 地道藥材的相對性
一、質量的相對性
二、產地的相對性
三、產量的相對性
第四節(jié) 中國地道藥材分布
第五節(jié) 研究、保護和合理開發(fā)地道藥材
一、開展地道藥材的基礎研究
二、促進地道藥材的生產
三、突出地道藥材的商業(yè)信譽
第十章 中藥配方及飲片、湯劑改革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飲片及其在現(xiàn)代配方業(yè)務中的尷尬
一、飲片的誕生與沿革
二、傳統(tǒng)飲片的缺陷及其在配方業(yè)務中的尷尬
第二節(jié) 飲片和湯劑改革
一、顆粒飲片
二、飲片類似物和湯劑改革
三、對飲片及湯劑改革的評價與展望
四、改革建議
第三節(jié) 中藥配方的工作改革
第十一章 中藥毒性及中毒救治
第一節(jié) 中藥中毒及其原因
一、中藥毒性及中藥中毒
二、中藥獲得渠道
三、中醫(yī)藥學對中藥毒性的認識
四、中藥毒性反應的表現(xiàn)
五、導致中藥毒性發(fā)作的原因
六、防止中毒的對策
第二節(jié) 中藥中毒診斷
一、四診
二、實驗室檢查
第三節(jié) 中藥中毒機制及救治
一、含強心苷類中藥中毒
二、含生物堿類中藥中毒
三、含氰苷類中藥中毒
四、含嗎啡、可待因類成分中藥中毒
五、含毒蛋白類中藥中毒
六、礦物類中藥中毒
七、含其他成分的中藥中毒
第四節(jié) 毒性中藥品種
一、毒性中藥品種
二、毒性中藥品種的確定
第十二章 中藥不良反應
第一節(jié) 中藥不良反應
一、定義
二、非中藥不良反應的認定
三、如何對待中藥不良反應
第二節(jié) 產生中藥不良反應的因素
一、藥物因素
二、醫(yī)師因素
三、藥師因素
四、護士職責
五、病人因素
六、企業(yè)方面
七、中藥不良反應的監(jiān)管方面
八、其他社會因素
九、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jié) 具體中藥不良反應
一、作用于消化系統(tǒng)
二、作用于泌尿系統(tǒng)
三、作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
四、作用于神經系統(tǒng)
五、作用于呼吸系統(tǒng)
六、作用于生殖系統(tǒng)
七、作用于內分泌系統(tǒng)
八、作用于運動系統(tǒng)
九、過敏
十、致突變、致畸、致癌
十一、其他
第十三章 植物生物工程技術在中藥資源開發(fā)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植物生物工程技術的發(fā)展及意義
第二節(jié) 組織培養(yǎng)技術在藥用植物中的應用
一、藥用植物種苗的快速繁殖
二、高產優(yōu)質藥用植物新品系的培育
三、藥用植物離體種質保存
第三節(jié) 植物細胞培養(yǎng)法生產藥用成分
一、植物細胞培養(yǎng)法生產藥用成分
二、基因工程
三、生物轉化
四、兩相培養(yǎng)、吸附培養(yǎng)和器官培養(yǎng)
五、誘導培養(yǎng)
六、固定化
七、生物反應器和大規(guī)模細胞培養(yǎng)
八、討論
第四節(jié) 藥用植物轉基因器官生產天然活性化合物
一、藥用植物轉基因器官培養(yǎng)研究的意義
二、藥用植物轉基因器官培養(yǎng)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藥用植物轉基因器官培養(yǎng)研究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展望
第五節(jié) 藥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調控研究
一、藥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調控的研究意義
二、藥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調控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三、存在問題及今后的展望
第十四章 中藥行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
第一節(jié) 中藥行業(yè)現(xiàn)狀
一、中醫(yī)藥大國
二、中醫(yī)藥國際化
第二節(jié) 努力方向
一、教育改革
二、基礎研究
三、質量控制
四、中藥成藥生產
五、行業(yè)管理
六、倉儲養(yǎng)護及包裝現(xiàn)代化
七、銷售
八、呼吁
各論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