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

定 價:¥30.00

作 者: (英)亞當·斯密編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
標 簽: 理論

ISBN: 9787100028264 出版時間: 2006-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道德情操論》中,斯密談到本性貪婪和自私的地主的行為動機時說:“富人只是從這大量的產(chǎn)品中選用了最貴重和最中意的東西。他們的消費量比窮人少;盡管他們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貪婪的,雖然他們只圖自己方便,雖然他們雇用千百人來為自己勞動的唯一目的是滿足自己無聊而又貪得無厭的欲望……”。在《國富論》中,斯密又談到唯利是圖的資本家的行為動機。他說:“把資本用來支持產(chǎn)業(yè)的人,既以牟取利潤為唯一目的,他自然總會努力使他用其資本所支持的產(chǎn)業(yè)的生產(chǎn)物能具有最大價值,換言之,能交換最大數(shù)量的貨幣或其它貨物。”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Adam Smith),經(jīng)濟學鼻祖,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蘇蘇格蘭伐夫郡可可卡地。學派/流派:古典經(jīng)濟學。主要領(lǐng)域:政治哲學、倫理學、經(jīng)濟學。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家鄉(xiāng)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時期亞當·斯密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shù)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40-1746年間,赴牛津大學(Colleges at Oxford)求學,但在牛津并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獲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1750年后,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不僅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一直到1764年離開為止;這時期中,亞當·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shù)界極高評價。而后于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家康富的性質(zhì)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1773年時《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飾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后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yè)的守護神”。

圖書目錄

告讀者
  第一卷 論行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論合宜感
  第一章 論同情
  第二章 論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 論通過別人的感情同我們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來判斷它們是否合宜的方式
  第四章 續(xù)前章
  第五章 論和藹可親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 論各種不同的適宜的激情程度
  第一章 論從肉體產(chǎn)生的各種激情
  第二章 論由于想象的某種特殊傾向或習慣而產(chǎn)生的那些激情
  第三章 論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論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論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論幸運和不幸對人們判斷行為合宜性所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為什么在一種情況下比在另一種情況下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贊同
  第一章 雖然我們對悲傷的同情一般是一種比我們對快樂的同情更為強烈的感情,但是它通常遠遠不如當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強烈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源,兼論社會階層的區(qū)別
  第三章 論由欽佩富人和大人物,輕視或怠慢窮人和小人物的這種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操的敗壞
  
  第二卷 論優(yōu)點和缺點;或,報答和懲罰的對象
  第一篇 論對優(yōu)點和缺點的感覺
  引言
  第一章 任何表現(xiàn)為合宜的感激對象的行為,顯然應該得到報答;同樣,任何表現(xiàn)為合宜的憤恨對象的行為,顯然應該受到懲罰
  第二章 論合宜的感激對象和合宜的憤恨對象
  第三章 不贊同施恩者的行為,就幾乎不會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對損人者的動機表示贊同,對受難者的憤恨就不會有一點同情
  第四章 對前面幾章 的扼要重述
  第五章 對優(yōu)點和缺點感覺的分析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第一章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章 論對正義、悔恨的感覺,兼論對優(yōu)點的意識
  第三章 論這種天性構(gòu)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為的優(yōu)點或缺點,論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chǎn)生的影響
  引言
  第一章 論這種命運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 論這種命運產(chǎn)生影響的程度
  第三章 論這種情感變化無常的最終原因
  
  第三卷 論我們評判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基礎(chǔ),兼論責任感
  第一章 論自我贊同和不贊同的原則
  第二章 論對贊揚和值得贊揚的喜愛;兼論對責備和該受責備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和權(quán)威
  第四章 論自我欺騙的天性,兼論一般準則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論道德的一般準則的影響和權(quán)威,以及它們被公正地看作造物主的法則
  第六章 在什么情況下,責任感應該成為我們行為的唯一原則;而且在什么情況下,它應該同其它動機一起發(fā)生作用
  
  第四卷 論效用對贊同情感的作用
  第一章 論效用的表現(xiàn)賦予一切藝術(shù)品的美,兼論這種美所具有的廣泛影響
  第二章 論效用的表現(xiàn)賦予人的品質(zhì)和行為的美,以及關(guān)于這種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種程度上被看成一種原始的贊同原則
  
  第五卷 習慣和風氣對有關(guān)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
  第一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我們有關(guān)美和丑的看法的影響
  第二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六卷 論有關(guān)美德的品質(zhì)
  引言
  第一篇 論個人的品質(zhì),就它對自己幸福的影響而言;或論謹慎
  第二篇 論個人的品質(zhì),就它可能對別人的幸福發(fā)生影響而言
  引言
  第一章 論天性致使個人成為我們關(guān)心和注意的對象所依據(jù)的次序
  第二章 論天性致使社會團體成為我們慈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章 論普施萬物的善行
  
  第三篇 論自我控制
  第六卷結(jié)論
  
  第七卷 論道德哲學的體系
  第一篇 論應當在道德情感理論中加以考察的問題
  第二篇 論已對美德本質(zhì)作出的各種說明
  引言
  第一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二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謹慎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三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四章 論放蕩不羈的體系
  
  第三篇 論已經(jīng)形成的有關(guān)贊同本能的各種體系
  引言
  第一章 論從自愛推斷出贊同本能的那些體系
  第二章 論把理性視為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三章 論把情感視為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四篇 論不同的作者據(jù)以論述道德實踐準則的方式
  譯后記
  人名譯名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