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是第一部也是最優(yōu)秀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它比《封神演義》更合符歷史事實,比《東周列國志》更顯得靈動、感人。它以歷史名著《三國志》為藍本,用七實三虛的總體寫作手法再現了歷史的真實。也就是說,盡管其中有某些情節(jié)與歷史事實有出入,但是它給予人們的印象是真實的,在人們的想像中是真實的。已故語言學家林漢達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 現在如果有人畫一幅關公的像,畫面上關羽坐在靠椅上,在燭光下,在讀線裝書《春秋左傳》,一般讀者就會感到很親切,很真實,是那么一回事兒。實際上這幅畫是不真實的。因為在關羽那個時代,還沒有線裝書,也不坐椅子,但在讀者的心目中,依然是真實的。如果你把它畫成關公坐在沙發(fā)上,日光燈下,拿著洋裝書《春秋左傳》在讀,那么讀者一眼就知道這是不真實的。人們頭腦中的歷史真實與事實上的真實,就是那么不同。但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恰當地把握住了人們意念中的歷史真實與歷史事實之間既相區(qū)別又緊密聯(lián)系的分寸,將生動、有趣、情節(jié)曲折的歷史生活凸現在讀者面前,成為一部雅俗共賞的歷史小說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