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通信綜合通信光纜與電纜工程

通信光纜與電纜工程

通信光纜與電纜工程

定 價:¥25.00

作 者: 胡慶,張德民,劉世春 等編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信息與通信技術教程
標 簽: 電信設備

ISBN: 9787115129642 出版時間: 2005-02-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23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了現(xiàn)代通信光纜與電纜工程的基礎與實踐操作規(guī)程。本書從光纜和電纜的基本原理與結構講起,詳細介紹了光纜和電纜構成的異同,各自的傳輸原理和傳輸方式,以及工程實踐中鋪設線纜的選擇,施工過程的步驟與注意事項。 本書既注重理論知識也強調工程實踐,可用作相關院校通信專業(yè)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日常工作參考之用。

作者簡介

暫缺《通信光纜與電纜工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現(xiàn)代通信發(fā)展狀況1
1.1.1 通信系統(tǒng)概念1
1.1.2 通信網(wǎng)概念3
1.2 光纜通信發(fā)展狀況4
1.2.1 光纖通信發(fā)展4
1.2.2 光纖通信的特點6
1.2.3 光纜傳輸系統(tǒng)構成及應用7
1.3 通信電纜的狀況9
1.3.1 通信電纜的發(fā)展 9
1.3.2 通信電纜線路的傳輸方式11
1.3.3 通信電纜的用途12
復習題14
第2章 光纖15
2.1 光纖的結構、材料及制備方法15
2.1.1 光纖結構15
2.1.2 光纖的原材料選擇15
2.1.3 光纖制備方法17
2.2 光纖結構參數(shù)20
2.2.1 幾何參數(shù)20
2.2.2 折射率分布21
2.2.3 數(shù)值孔徑(NA)21
2.2.4 模場直徑21
2.2.5 截止波長22
2.3 光纖主要特性23
2.3.1 損耗23
2.3.2 色散26
2.3.3 光纖非線性效應28
2.3.4 光纖的機械特性29
2.3.5 光纖的溫度特性30
2.4 光纖類型及應用30
2.4.1 單模光纖的種類31
2.4.2 G.651多模光纖 35
2.5 光纖的選用原則和推薦方案36
2.5.1 選用原則36
2.5.2 推薦方案37
復習題37
第3章 光纜39
3.1 光纜的結構、材料與光纜的制備方法39
3.1.1 光纜結構 39
3.1.2 光纜材料41
3.1.3 光纜制備方法42
3.2 光纜的主要特性45
3.2.1 傳輸特性45
3.2.2 機械特性46
3.2.3 環(huán)境性能46
3.3 光纜分類46
3.3.1 按光纜纜芯的結構劃分47
3.3.2 按光纜的敷設方式劃分48
3.3.3 按光纜特殊使用環(huán)境劃分49
3.4 光纜型號與規(guī)格51
3.4.1 光纜的型號代碼構成51
3.4.2 光纜規(guī)格的代碼構成52
復習題54
第4章 光纜線路工程設計55
4.1 光纜線路工程設計程序55
4.1.1 規(guī)劃階段55
4.1.2 設計階段57
4.1.3 準備階段58
4.1.4 施工階段58
4.1.5 竣工投產階段59
4.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設計要點59
4.2.1 系統(tǒng)設計原則59
4.2.2 系統(tǒng)設計的基本參數(shù)60
4.2.3 傳輸中繼距離設計64
4.3 光纜線路工程設計66
4.3.1 光纜線路路由的選擇66
4.3.2 中繼站站址的選擇66
4.3.3 敷設方式的確定67
4.3.4 光纜接續(xù)與光纜余長的預留67
4.3.5 光纜線路的保護68
4.4 光纜工程概、預算的編制 69
4.4.1 設計文件的編制69
4.4.2 概、預算的編制原則、作用及依據(jù)70
4.4.3 概、預算工程項目總費用的組成70
4.4.4 概、預算文件的組成70
4.4.5 ××局市話光纜線路工程預算編制舉例72
復習題82

第5章 光纜線路施工的準備階段83
5.1 光纜工程施工流程83
5.1.1 光纜線路施工特點83
5.1.2 光纜線路施工工序流程83
5.2 光纜線路路由復測 84
5.2.1 路由復測的任務84
5.2.2 路由復測方法86
5.3 光纜單盤檢測87
5.3.1 單盤檢測內容87
5.3.2 光纜單盤檢測方法87
5.4 光纜線路的中繼光纜配盤89
5.4.1 光纜配盤的要求89
5.4.2 光纜端別配置要求89
5.4.3 光纜配盤方法89
5.4.4 路由準備91
復習題91
第6章 光纜敷設92
6.1 光纜敷設的一般規(guī)定92
6.1.1 按中繼段光纜配盤圖進行敷設92
6.1.2 光纜的彎曲半徑和牽引張力92
6.1.3 光纜布放的牽引速度與方式92
6.1.4 光纜布放的質量要求93
6.2 管道光纜的敷設 93
6.2.1 管道的結構93
6.2.2 管道光纜敷設前的準備94
6.2.3 管道光纜的敷設方法96
6.2.4 塑料硅芯管管道光纜的敷設方法99
6.3 直埋光纜的敷設101
6.3.1 光纜溝的開挖及要求101
6.3.2 直埋光纜的敷設方法105
6.3.3 直埋光纜的機械保護107
6.3.4 直埋光纜防雷設施的安裝108
6.3.5 光纜路由標石的設置109
6.4 架空光纜的敷設 110
6.4.1 架空光纜線路的一般要求111
6.4.2 架空光纜的敷設113
6.5 水底光纜敷設115
6.5.1 水底光纜線路的一般要求115
6.5.2 水底光纜敷設方法115
6.6 進局光纜的敷設116
6.6.1 進局光纜線路的一般要求116
6.6.2 進局光纜的敷設117
復習題119
第7章 光纜接續(xù)121
7.1 光纖接續(xù)121
7.1.1 光纖接續(xù)的方式及要求121
7.1.2 影響光纖接續(xù)損耗的主要因素122
7.2 光纖熔接法124
7.2.1 光纖熔接裝置124
7.2.2 光纖熔接方法125
7.2.3 多芯匯總熔接法130
7.3 光纜的接續(xù)131
7.3.1 光纜接續(xù)基本要求131
7.3.2 光纜接續(xù)方法與步驟132
7.4 光纜成端136
7.4.1 中繼站或終端局內光纜的成端136
7.4.2 局內光纜的成端136
復習題137
第8章 光纜工程竣工測試138
8.1 竣工測試的內容138
8.1.1 光纖特性測量要求138
8.1.2 電性能測試要求139
8.2 光纜的光特性測量140
8.2.1 中繼段光纜損耗測量 140
8.2.2 中繼段光纜后向散射曲線測試 141
8.2.3 中繼段光纜長度測量143
8.3 光纜電性能測試143
8.3.1 銅導線直流電阻測量143
8.3.2 銅導線絕緣電阻測量144
8.3.3 銅導線絕緣強度測量144
8.3.4 光纜護層的絕緣測試145
8.3.5 中繼站接地線電阻的測試145
復習題146
第9章 光纜工程竣工技術文件編制及工程驗收148
9.1 竣工文件編制要求和內容148
9.1.1 編制要求148
9.1.2 竣工技術文件編制內容和裝訂格式148
9.2 竣工技術文件編制方法要點150
9.2.1 總冊部分的編制內容150
9.2.2 竣工測試記錄部分的編制內容150
9.2.3 竣工路由圖紙部分的編制內容151
9.3 工程驗收152
9.3.1 工程驗收的依據(jù)153
9.3.2 工程驗收的辦法、內容及步驟153
復習題157
第10章 通信電纜158
10.1 通信電纜的結構158
10.1.1 市話全塑對稱電纜的結構158
10.1.2 同軸電纜的結構161
10.2 通信電纜的電氣特性參數(shù)162
10.2.1 對稱電纜的電氣參數(shù)162
10.2.2 市話對稱電纜的幾項電氣參數(shù)165
10.2.3 同軸電纜的電氣參數(shù) 167
10.3 通信電纜分類168
10.4 通信電纜的型號及表示方法170
10.4.1 電纜型號及表示方法170
10.4.2 芯線色譜、扎帶色譜173
10.4.3 基本單位和超單位色譜175
10.4.4 市話全塑電纜的端別176
復習題177
第11章 對稱電纜回路間的串音和防串音措施178
11.1 串音的物理過程和干擾參數(shù)178
11.1.1 串音的物理過程178
11.1.2 近端和遠端電磁耦合系數(shù)181
11.1.3 電容耦合和電容不平衡182
11.2 串音衰減和串音防衛(wèi)度183
11.2.1 近端串音衰減(A0)183
11.2.2 遠端串音衰減(AL)和遠端串音防衛(wèi)度(AF)183
11.3 近端和遠端串音特性分析--耦合矢量和曲線184
11.3.1 近端串音特性 184
11.3.2 遠端串音特性 185
11.4 減少串音的措施187
11.4.1 對稱電纜回路扭絞187
11.4.2 集總平衡和其他措施189
復習題193
第12章 同軸電纜回路間的串音和防串音措施194
12.1 同軸回路間產生串音的物理過程194
12.1.1 同軸回路間串音的物理過程194
12.1.2 同軸回路間的耦合參數(shù)195
12.2 同軸回路間的串音衰減和串音防衛(wèi)度196
12.2.1 兩個同軸對之間的串音計算196
12.2.2 同一外護套內多管同軸對間的串音計算198
12.2.3 串音衰減與頻率、線路長度的關系199
12.3 同軸電纜線路的防串音措施200
12.3.1 增加外導體的厚度200
12.3.2 外導體接地法201
復習題202
第13章 本地電話網(wǎng)及電纜配線203
13.1 本地電話網(wǎng)的基本概念203
13.1.1 本地電話網(wǎng)203
13.1.2 本地網(wǎng)的網(wǎng)絡結構203
13.1.3 市話線路各段落的名稱204
13.2 電話網(wǎng)的傳輸標準205
13.2.1 話音回路的容許衰減值205
13.2.2 話音的傳輸質量評價尺度205
13.2.3 全程通話連接傳輸衰減分配207
13.2.4 信號傳輸要求208
13.2.5 根據(jù)衰減限制設計線路的實例209
13.3 主干電纜配線 209
13.3.1 電纜配線的基本知識209
13.3.2 主干電纜配線211
13.4 配線電纜配線217
復習題222
第14章 電纜分線設備及交接箱的安裝224
14.1 分線設備的安裝224
14.1.1 分線設備的分類、結構224
14.1.2 分線設備的技術要求225
14.1.3 室外分線設備的安裝225
14.1.4 室內分線設備的安裝226
14.2 交接箱的安裝226
14.2.1 交接箱種類226
14.2.2 交接箱的結構與規(guī)格227
14.2.3 交接箱的技術要求228
14.2.4 交接箱的安裝228
14.2.5 交接設備成端及把線安裝229
第15章 電纜測試233
15.1 直流電阻測試233
15.1.1 環(huán)路電阻測試233
15.1.2 不平衡電阻測試234
15.1.3 電纜屏蔽層連通電阻測試234
15.2 絕緣電阻測量235
15.2.1 芯線間絕緣電阻測試方法235
15.2.2 芯線對地(電纜屏蔽層)之間的絕緣電阻測試236
15.3 接地電阻測量23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