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書法入門》一書,如果從開始醞釀、寫作到今天出版,算來整整有20個春秋了。還是在1984年的時候,北京日報社的記者李培禹同志找到了我,說河北省有一張《初中生周報》,想找位書法家開辟一個專欄,叫“與中學生談書法”?!拔母铩鼻?,一些學校都設有書法課,“文革”以后,大多數學校都取消了書法課,現在人們想學,又苦于沒人教,希望給中學生們寫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易于掌握,又啟發(fā)興趣的小文章,連續(xù)寫下去。每篇文字在600字左右。因為當時報紙工作忙,接不接?考慮再三,我還是把這活接了下來。我把自己小時候學書法的體會,又了解了一些中學生、家長對學書法的渴望,同時查閱了一些古今學習書法和書法知識等資料,開始拉提綱,一篇一篇地寫下去,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將近兩年。據當時《初中生周報》的領導講,他們開辟的這個專欄很受中學生與家長們的歡迎,報紙的發(fā)行量也因此上升不少。由此,我還被《初中生周報》聘為顧問,排列在“啟功、管樺”等名家之后,每期出版時,這些名字都印在報紙一版的下邊。當時,不少人給我寫信、提建議,希望把在這個專欄寫的東西整理成一本書發(fā)行,肯定暢銷。但由于工作忙亂,我總想有時間的時候好好斟酌斟酌再出版。前年“非典”期間有些時間,我著手對這本書的整理與寫作。為了使中小學生對書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字的起源、六書、鋼筆書法與美術字、真、行、草、隸、篆、篆刻等項內容,力求短小精悍,資料準確。有時為了弄清一個問題,往往要查閱很多版本的很多資料。對我來說,寫這本書真比出一本文學創(chuàng)作的書還費時。比如書中談到的“宋體字”,我記得曾看到一個資料,那橫中的落筆處的一點并不是我們的“國產貨”,而是一位愛爾蘭人為了美化漢字進行的創(chuàng)造。不能光憑記憶,后來我費了好大勁才找到了這個資料,引用時心里才踏實。因為,我面對的是中小學生?。∧呐聲械囊粋€范體字都盡量從歷代書法名家的代表作中去挑選。談到《中小學生書法入門》,我不能不提及1983年北京日報搞的一次“振興中華”書法比賽的大型社會活動。那次活動參加比賽的人數之多,宣傳之廣泛,展覽之盛況,可以說,為“書法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在北京這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次活動的影響力很快擴展開來。在“振興中華”書法比賽活動中,當時,作為記者,報社派我作全面采訪報道,消息,通訊,攝影,攪和在一起忙得不亦樂乎。一時間,學書法,出版有關書法的書籍也熱了起來。直至現在,全國那么多出版社,不管什么名稱,有幾個沒出過有關書法書籍的?書店里,有關書法的書籍擺占了多少書架?出版別的書常常賠錢,唯獨書法書籍盈利卻不鮮見。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于書法藝術的喜愛。這里還要提及的是20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以后,熱衷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執(zhí)著于中國書法藝術的書法家們覺得“有家可歸”了,于是弘揚書法藝術的熱潮逐漸掀起來。不僅有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舉辦的全國性書法展覽,遇到國家重要活動和春節(jié)、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及采風等,都要舉辦書法展覽等活動,使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fā)了青春。在當今世界上,漢語是世界上活著的最古老的語言,而用文字形成書法藝術的又只有漢字。這是我們應該引以驕傲和自豪的事。書法藝術是中國的國粹。我們應該了解它、認識它、學習它、掌握它、運用它、弘揚它——這是我們的責任。從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以后,二十多年過去了,書法藝術的發(fā)展舉世矚目,但書法還未納入中小學學生學習書法的日程,更談不上掌握學習書法的要領和方法了。雖然現在電腦得到廣泛應用,但學好漢字,寫好漢字仍然是我們中小學生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