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濟南的老街為題材寫隨筆,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如果只選一條或幾條自己特別“有感覺”的老街來寫,那不但感覺不到困難,反而還可能是一種享受??墒?,把幾十條老街集中到一起來寫,又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那就有一定的難度了;如果是查查資料,把每條老街的“典故”復述一遍,對我們來說也很簡單。可是,若不滿足于此,想通過寫老街來表達作者獨特的人生體驗和人文思考,想把“自己的東西”跟老街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就不太容易,一句話,不論寫什么樣的文章,“寫”本身并不難,但要想“寫好”就很難。濟南的老街老巷有500多條,它們是老濟南的脈絡,是老濟南的觸角。在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發(fā)展的過程中,老街老巷沐浴時代風雨,承載人間悲歡,感受歲月滄桑。這個城市的許多歷史故事其實就是在一條條的老街上發(fā)生的;老街,記錄著這座城市的驕傲與遺憾,也珍藏著人們的回憶與夢想。如果把濟南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么,老街老巷就是這個人的神經。鑒于此,我們決定以老街老巷為切入點,寫有關濟南文化的散文隨筆。最初,我們打算選取有代表性的老街50條,有條老街寫一篇文化隨筆。后來發(fā)現,“50條”這個指標定得有點高,實際上做不到——寫作之前,我們總感覺要表達的東西很多,等寫作時才有“書到用時方很少”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