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地理世界地理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修訂版)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修訂版)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修訂版)

定 價:¥35.00

作 者: 鄒逸麟編著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地理

ISBN: 9787532097210 出版時間: 2005-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8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于1993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重印一次,重印時對內容并未作任何修改,只是改正了一些錯字。自初版問世以來的十年里,本書不僅是不少高?!爸袊鴼v史地理概論”課程的基本教材,還成了報考歷史地理專業(yè)研究生的主要參考書,所以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但是我總覺得作為中國歷史地理一門概論性質的課程,本教材還存在許多缺陷與不足。所以當我在每次課程結束時,總要求同學對本教材提出意見,希望有機會能作些修訂工作。多年來同學們的意見歸納起來大致是兩個方面:一是歷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內容太少,而這正是同學們比較感興趣的部分;二是所附地圖太少,特別是自然和疆域部分,沒有地圖光看文字,弄不明白,而同學們又沒有條件去查閱許多地圖。這些意見我總是銘記在心,希望有機會修訂的話,一定盡量設法改進。這次修訂大體上作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盡可能吸收這十年里歷史地理學界同行的研究成果,使教材的內容不至于太陳舊;二是對歷史人文地理部分作了較大的補充,特別是社會經(jīng)濟、文化方面,增加了不少內容;三是增補了二十多幅地圖。

作者簡介

  鄒逸麟,1935年8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寧波。1956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歷史系。同年秋分配至中國科學歷史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1957年初,隨譚其驤教授來上海參加《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纂工作。1962年轉入復旦大學歷史系任助教,1978任講師。1980年晉升為副教授。1982年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1984年國家教委特批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1988年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1992、1997年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為第三、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993、1998年被選為第八、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1994年被聘為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成員。1996年辭去研究所所長職務,同年被復旦大學聘為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站長,首席教授。1998年繼聘為首席教授。現(xiàn)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歷史地理》主編、上海社聯(lián)委員、上海史志學會會長、上海地名學會副會長、上海中山學社副社長。民盟中央委員、上海市副主委、復旦大學主委。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地圖集》八冊(譚其驤主編主要編審人員之一)、《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主要撰稿人之一)、《千古黃河》、《中國歷史地理》、《從青龍鎮(zhèn)到外高橋》、《中國歷史地理概述》、《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分典》(第一副主編)、《禹貢錐指》(點校)等。發(fā)表論文近100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學科性質和學科發(fā)展簡史
   第一節(jié) 當代歷史地理學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
   第二節(jié) 歷史地理學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
   第三節(jié) 歷史地理學的學術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第二章 歷史時期氣候的變遷
   第一節(jié) 三四千年前的溫暖濕潤氣候
   第二節(jié) 三四千年來氣候的變遷
   
   第三章 歷史時期植被的變遷
   第一節(jié) 主要森林地帶的原始植被狀況
   第二節(jié) 草原和荒漠地帶的原始植被狀況
   第三節(jié) 歷史時期植被的變遷
   
   第四章 歷史時期水系的變遷
   第一節(jié) 黃河下游河道的變遷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長江中下游水系的變遷
   第三節(jié) 海河水系的歷史變遷
   第四節(jié) 黃淮海平原湖沼的歷史變遷
   
   第五章 海岸線的變遷
   第一節(jié) 遼東灣海岸
   第二節(jié) 渤海灣海岸
   第三節(jié) 蘇北海岸
   第四節(jié) 長江口海岸
   第五節(jié) 杭州灣海岸
   
   第六章 沙漠的變遷
   第一節(jié) 我國東部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帶沙漠的形成和變遷
   第二節(jié) 第四紀以來形成的沙漠地區(qū)的變遷
   
   第七章 歷史時期疆域的變遷
   第一節(jié) 夏商周時期中原王朝的勢力范圍及其周邊民族
   第二節(jié) 先秦時期華夏諸國的疆域
   第三節(jié) 秦漢統(tǒng)一王朝疆域的形成和變遷
   第四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疆界的變遷
   第五節(jié) 隋唐統(tǒng)一帝國疆域的形成
   第六節(jié) 宋遼金時期各分裂政權的疆域
   第七節(jié) 元代的疆域
   第八節(jié) 明時期中國疆域
   第九節(jié) 清帝國疆域的形成--中華帝國最終疆域的形成
   第十節(jié) 近代帝國主義侵華和中國國土的淪喪
   
   第八章 歷代行政區(qū)劃的變遷
   第一節(jié) 秦統(tǒng)一前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出現(xiàn)
   第二節(jié) 郡縣制的確立
   第三節(jié) 州郡縣三級制的確立與解體
   第四節(jié) 道路制度的出現(xiàn)與演變
   第五節(jié) 行省時代與中央集權的加強
   
   第九章 人口的增長、分布和遷移
   第一節(jié) 戰(zhàn)國至兩漢時期
   第二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三節(jié) 隋唐五代時期
   第四節(jié) 宋遼金元時期
   第五節(jié) 明清民國時期
   
   第十章 中國古代農業(yè)的地區(qū)開發(fā)與地域差異
   第一節(jié) 我國北部農牧界線的歷史變遷
   第二節(jié) 我國古代主要農業(yè)區(qū)的歷史變遷
   第三節(jié) 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及其變遷
   
   第十一章 歷代工礦業(yè)的分布和興衰變遷
   第一節(jié) 絲棉織業(yè)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二節(jié) 雕版印刷業(yè)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三節(jié) 造紙業(yè)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四節(jié) 陶瓷業(yè)的地理分布及共變遷
   第五節(jié) 歷代五金生產(chǎn)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十二章 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線的歷史變遷
   第一節(jié) 先秦時期的城市和交通
   第二節(jié) 秦漢時期全國交通--城市體系的形成
   第三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城市交通路線格局的變化
   第四節(jié) 隋唐五代時期全國城市體系的重建與發(fā)展
   第五節(jié) 宋遼金時期城市重心的南移與商業(yè)市鎮(zhèn)的出現(xiàn)
   第六節(jié) 域外交通的歷史發(fā)展
   
   第十三章 歷史文化景觀的地域差異及其變遷
   第一節(jié) 文化重心區(qū)的分布、轉移與政治、經(jīng)濟關系
   第二節(jié) 方言的地域差異及其變遷的地理背景
   第三節(jié) 社會人群的地域差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