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精密水準測量的理論和實踐

精密水準測量的理論和實踐

精密水準測量的理論和實踐

定 價:¥50.00

作 者: 梁振英等著
出版社: 測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自然科學 地球科學 測繪學

ISBN: 9787503012280 出版時間: 2004-12-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30cm 頁數(shù): 29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于精密水準測量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專著,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近50年來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科研和生產(chǎn)實踐,其中包括作者的科研成果。主要內容除包括精密水準測量的一般問題,如國家高程網(wǎng)的布測、高程基準和高程系統(tǒng)、儀器和作業(yè)方法、跨河水準和標石穩(wěn)定性以及誤差分析和精度評定等問題外,還重點討論了各種系統(tǒng)性誤差來源,如尺樁和腳架的垂直位移、標尺誤差、折光差、熱力作用、磁致誤差和潮汐影響等。此外還論述了包括特高精度的精密水準測量、現(xiàn)代空間技術下的精密水準測量以及全球統(tǒng)一高程基準和全球統(tǒng)一高程/深度基準的構思模式等較為新鮮的命題。本書內容兼顧國內外,重點在國內;理論與實踐并重,以實踐為主。因此,本書是我國近50年來在精密水準這一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總結,可供從事大地測量,特別是從事精密水準測量的生產(chǎn)、教學和科研的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精密水準測量的理論和實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國家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測
2-1 國家高程控制網(wǎng)布測的基本原則
2-2 國家水準網(wǎng)路線的設計
2-3 水準測量標石類型與選埋
2-4 國家第一期(1951-1969年)一、二等水準網(wǎng)布測
2-5 國家第二期(1976-1990年)一、二等水準網(wǎng)布測
2-6 國家第二期(1991-1997年)一等水準網(wǎng)復測
第三章 水準測量的儀器、觀測方法和外業(yè)成果的整理
3-1 水準測量的儀器
3-2 水準儀和水準標尺可能產(chǎn)生的誤差
3-3 水準儀和水準標尺的室內檢定方法
3-4 水準儀和水準標尺在使用過程中的檢核
3-5 精密水準測量的實施
3-6 觀測組各崗位的職責和相互配合
3-7 野外操作方法
3-8 選擇適宜的觀測條件
3-9 水準測量的記錄、計算和成果的整理
第四章 高程基準和高程系統(tǒng)
4-1 高程基準和高程系統(tǒng)
4-2 由不同高程基準推算的高程系統(tǒng)
4-3 對水準測量數(shù)據(jù)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所產(chǎn)生的高程表示法
第五章 尺樁、尺臺和腳架的垂直位移及其對精密水準測量成果的影響
5-1 尺樁、尺臺和腳架的垂直位移對精密水準測量成果的影響
5-2 恩津關于尺樁、尺臺垂直位移的研究和主要結論
5-3 恩津關于腳架垂直位移的研究和主要結論
5-4 我國進行的尺樁、尺臺和腳架垂直位移的試驗研究
5-5 我國關于尺樁、尺臺和腳架垂直位移試驗研究的主要結論
第六章 應用因瓦水準標尺帶來的誤差
6-1 因瓦水準標尺的結構和誤差分類
6-2 標尺自身的誤差
6-3 尺長測定誤差
6-4 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兩種狀態(tài)下的標尺長度差
6-5 由外界環(huán)境引起的誤差
6-6 水準標尺雙頻激光干涉檢定系統(tǒng)
6-7 水準標尺光電自動瞄準檢測裝置
6-8 雙頻激光干涉水準標尺檢測系統(tǒng)的綜合精度
6-9 水準標尺因瓦帶分劃線質量的評定
6-10 關于因瓦水準標尺的溫度改正
6-11 因瓦水準標尺膨脹系數(shù)的測定
6-12 尺長和溫度系數(shù)測定中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6-13 尺長和溫度系數(shù)測定的可靠性檢驗
第七章 關于水準折光
7-1 水準折光的一般理論
7-2 幾種折光改正公式
7-3 前蘇聯(lián)中央測繪科學研究院的研究結果
7-4 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研究結果
7-5 我國對水準折光問題的研究
7-6 國家測繪局組織實施的試驗研究結論
7-7 我國精密水準測量中為克服折光差所采取的措施和收益
第八章 磁致誤差、熱力作用和潮汐影響
8-1 磁致誤差
8-2 熱力作用
8-3 潮汐影響
第九章 我國水準標石穩(wěn)定性研究
9-1 重要意義
9-2 對水準標石穩(wěn)定性的定性分析
9-3 復測水準在地面沉降和地殼垂直運動研究上的應用
9-4 地面升降和地殼垂直運動的分離
9-5 我國復測水準網(wǎng)水準標石不穩(wěn)定性分析
第十章 跨越障礙物的精密水準測量
10-1 跨越方法的選擇
10-2 跨越障礙物測量的場地選擇與測前準備
10-3 跨河水準觀測和記錄
10-4 跨 河水準測量的高差計算和檢驗
第十一章 特高精度的水準測量方法
11-1 特高精度的幾何水準測量方法
11-2 流體靜力水準測量
11-3 測微水準
第十二章 現(xiàn)代空間技術下的精密水準測量
12-1 概論
12-2 GPS/水準
12-3 GPS技術用于精密沉降監(jiān)測和高程傳遞
第十三章 精密水準測量的誤差分析和精度評定
13-1 精密水準測量的誤差來源及其對水準測量成果的影響
13-2 精密水準測量的精度評定公式
13-3 關于拉列曼公式的討論和新的精度評定方法
13-4 關于精密水準測量的誤差傳播、精度估計和質量控制
第十四章 水準網(wǎng)的靜態(tài)平差與動態(tài)平差
14-1 數(shù)據(jù)的整理與歸算
14-2 水準網(wǎng)靜態(tài)平差的一般方法
14-3 水準路線權的確定
14-4 水準網(wǎng)動態(tài)平差的基本概念
14-5 K準網(wǎng)動態(tài)平差的數(shù)學模型
第十五章 精密水準測量在我國現(xiàn)今地殼垂直運動研究中的應用
15-1 概述
15-2 見測數(shù)據(jù)的凈化及其使用
15-3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15-4 單點動態(tài)垂直基準
15-5 速率面擬合方法
15-6 我國大陸現(xiàn)今地殼垂直運動趨勢
第十六章 全球統(tǒng)一高程基準的建立和全球陸海統(tǒng)一高程/深度基準的構思模式
16-1 概述
16-2 高程基準面和深度基準面
16-3 海面地形和海面動力地形
16-4 大地水準面
16-5 高程基準面、深度基準面和其他幾種海上參考面之間的關系
16-6 全球統(tǒng)一高程基準的建立
16-7 陸海統(tǒng)一高程/深度基準的構思模式
16-8 深度基準的轉換關系
附錄 有關水準儀和水準測量的術語釋義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