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外語其他語種漢語水語關系論:水語里漢語借詞及同源詞分層研究

漢語水語關系論:水語里漢語借詞及同源詞分層研究

漢語水語關系論:水語里漢語借詞及同源詞分層研究

定 價:¥17.00

作 者: 曾曉渝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漢語理論與方法論

ISBN: 9787100042024 出版時間: 2004-12-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0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十年前,在?魘π瞎迪壬鬧傅枷攏彝瓿閃瞬┦墾宦畚摹逗河鎪錒叵蕩恃芯俊貳4宋淖魑ㄖ靄婧螅湓倩癖本┐笱趿τ镅匝Ы?、四川省掌r緇崢蒲в判慍曬冉?,但鸭汃地讲,其中的蠕^悴簧伲繞涫鞘櫓脅壞貌換乇芰斯叵蕩手型創(chuàng)視牒河錮轄璐是值募治侍?。震}賈杖夢也荒蓯突場蛭飧瞿煙獠喚餼觶河鎘胨錟酥劣諍河鎘攵碧ㄓ锏墓叵稻臀薹ㄕ嬲饈頹宄?。繛榱私忾_心中的這個“扣兒”,這些年來,自己不敢懈怠:先后四次赴貴州、廣西深入調(diào)查水語、壯語以及當?shù)氐臐h語平話、西南官話等;始終關注、汲取國內(nèi)外關于語言接觸、歷史比較、漢語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應邀出國訪學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機會,著重與一些西方學者探討相關的理論問題;平素教學科研工作中,注重圍繞“語言關系”問題進行思考探求。這樣,一步一步地逐漸站得高些,眼界寬了,疑惑少了,于是集結成這部書的收獲。漢語與侗臺語的關系,這是國內(nèi)外漢藏語研究領域從20世紀40年代起一直爭論至今的重大學術問題。總結以往的研究,我們認為,爭論不休的“癥結”主要緣于傳統(tǒng)慣性思維的束縛:即漢語和侗臺語之間不是同源關系就是接觸關系,同源與接觸相對立,二者必居其一。近年來,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有邢公畹先生的“語義學比較法(深層對應)”(1993,1999)——證明“同源”,陳保亞先生的“關系詞階理論”(1996,2000)——證明“接觸”。然而,語言間的關系并非只限于純粹的同源分化或接觸融合,尤其在漢藏語言區(qū)域,親屬語言之間的關系模式實際上不僅僅是“樹”形,其中還交織著“網(wǎng)”狀,漢語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之間往往既有同源關系,也有自上古以來的接觸交融關系,這是由中國特有的社會歷史和地理位置所決定的?;谶@種認識,本書運用“關系詞分層法”,對侗臺語族中古老的水語進行典型性研究。此法從水語里的漢語借詞入手,通過深入研究水族史、水語史,以及水族聚居區(qū)域的漢語平話史、西南官話史,分析出水語里漢語借詞的上古、中古、近代、現(xiàn)代四個層次,明確各層次借詞與原詞的語音對應規(guī)律,而那些不能納入借詞范圍之內(nèi)(不符合各借詞層次語音對應規(guī)律的),卻又體現(xiàn)著漢語與水語以及侗臺諸語之間古老的音義對應關系的“關系詞”,即為漢語侗臺語同源詞。這樣,將老借詞與同源詞區(qū)分開來,避免只強調(diào)同源詞或借詞的片面性。我們的結論是:漢語與水語乃至于漢語與侗臺語的關系可以解釋為同源—分化—接觸的歷史過程。在本書成稿付印之際,我謹誠摯致謝:——感謝法國國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語言學家沙加爾(LaurentSAGART)博士。筆者2001年應邀在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東亞語言研究所合作交流的三個月里,沙加爾先生以其淵博的學識、睿智的見解,在理論方法上給予我諸多啟迪。同時,感謝法國國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菲爾魯斯(MichelFERLUS)先生、聶蕊(BarbaraNIEDERER)博士、蒲芳莎(FrançoiseBOTTÉRO)博士,在同他們的學術討論中我受益匪淺。感謝法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科技合作處給了我這次合作交流的資助。——感謝1999—2002年四次赴貴州、廣西田野調(diào)查過程中幫助支持我的當?shù)馗髅褡甯刹?、學者和發(fā)音合作者:水族的蒙熙儒、蒙紹秋、蒙宗福、蒙熙林、吳國仁、蒙紹賢、潘朝霖、王品魁、石國義、姚炳烈先生,壯族的張以靈、梁開辰先生,漢族的劉村漢教授、王志剛先生。每當想起他們的熱忱質(zhì)樸,我的研究工作就充滿動力?!兄x南開大學文學院領導和語言學教研室各位先生的理解支持。如果沒有文學院大家庭般融洽寬松、嚴謹務實、齊力向上的學術氛圍,我的研究工作無法順利?瓿傘?——感謝我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們,他們活躍的思維,廣泛的提問,尤其是在與他們共同翻譯探討當今西方關于語言接觸等理論著述的過程中,使我倍感“教學相長”的愉悅。另外,孫易、王宇楓、甘春妍三位同學幫助我把田野調(diào)查的數(shù)千張卡片以及民歌、民間故事的原始記錄資料輸入電腦,字符數(shù)十萬且大多為不便輸入的國際音標,在此對她們所付出的辛勞特表謝意?!兄x商務印書館漢語編輯室周洪波主任、胡中文先生對本書選題的支持幫助,感謝責任編輯金欣欣先生認真細致的編輯審訂。本書力求在理論上、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突破,力求解開漢語侗臺語之間同源詞與借詞糾纏的結,但因自己學力有限,探索研究中的缺點甚至錯誤,懇切期望得到學界師長同仁們的批評指正。曾曉渝2003年8月25日寫于南開大學范孫樓408室

作者簡介

暫缺《漢語水語關系論:水語里漢語借詞及同源詞分層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1 引論
 1.1 由關系詞論漢藏語言關系
1.1.1 關系詞
1.1.2 語言關系的基本模式
1.1.3 關于語言親緣關系的上下位概念
1.1.4 我們對漢藏語言關系的認識
 1.2 漢語與侗臺語關系研究的回顧
1.2.1 各家的不同觀點
1.2.2 “語義學比較法”和“關系詞階理論”
 1.3 關系詞分層法
1.3.1 學者們的相關研究
1.3.2 “關系詞分層法”的理據(jù)和意義
1.3.3 研究視角與基本思路
1.3.4 具體步驟
1.3.5 侗臺語里新老漢語借詞的辨別
1.3.6 借詞層次分析的原則方法
 1.4 論侗臺語里古漢語借詞的調(diào)類對應
1.4.1 侗臺語里漢語新老借詞的調(diào)類差異
1.4.2 對侗臺語里漢語老借詞調(diào)類對應原因的幾種推測
1.4.3 漢語和侗臺語聲調(diào)的歷史研究
1.4.4 漢語侗臺語聲調(diào)的歷史比較
 1.5 對漢語侗臺語“語言聯(lián)盟”說的商討
1.5.1 侗臺語與漢語的接觸是無界而有度的
1.5.2 關系詞階曲線并非證明語源關系的充要條件
1.5.3 “相似性借貸”和兩種不同概念的“對應借貸”
1.5.4 漢語侗臺語未必“異源同構”
§2 水族語言
 2.1 水族及其語言文字使用概況
2.1.1 水族及其歷史簡況
2.1.2 水族的語言使用簡況
2.1.3 水書
2.1.4 水族拼音文字方案
 2.2 現(xiàn)代水語
2.2.1 已有的水語調(diào)查資料
2.2.2 三洞、羊場、基場水語音系
 2.3 早期水語
2.3.1 關于水語的歷史研究
2.3.2 早期水語聲母系統(tǒng)的構擬
2.3.3 水語聲母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
2.3.4 關于早期水語的韻母系統(tǒng)
2.3.5 水語聲調(diào)系統(tǒng)的歷史發(fā)展
§3 水族聚居區(qū)的漢語
 3.1 黔南西南官話
3.1.1 近古、現(xiàn)代水族的主要聚居地
3.1.2 黔南西南官話的主要特點
3.1.3 三都話、荔波話的比較
 3.2 廣西平話
3.2.1 唐宋時期水族的聚居地在廣西
3.2.2 古平話
3.2.3 現(xiàn)代平話
3.2.4 古平話與現(xiàn)代平話的關系
3.2.5 平話的方言地位
 3.3 古漢語通語
3.3.1 秦漢時期水族先民的活動區(qū)域
3.3.2 秦漢時期嶺南的漢語通語
3.3.3 上古漢語通語的音系特點
§4 水語里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
 4.1 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4.1.1 研究意義
4.1.2 研究方法
 4.2 水語里的現(xiàn)代漢語借詞
4.2.1 現(xiàn)代借詞a層
4.2.2 現(xiàn)代借詞b層
 4.3 水語里的近代漢語借詞
4.3.1 黔南桂北地區(qū)的近代漢語方言
4.3.2 近代漢語借詞的層次分析
 4.4 水語里的中古漢語借詞
4.4.1 水語里中古漢語借詞的借源
4.4.2 中古漢語借詞的層次分析
 4.5 水語里的上古漢語借詞
4.5.1 水語里上古漢語借詞的借源
4.5.2 上古漢語借詞分析
4.5.3 存疑“關系詞”
§5 由水語里的漢語借詞論水語、漢語的古代讀音
 5.1 論水語聲母s->h-的歷史音變
5.1.1 水語s-聲母與漢語借詞的對應關系
5.1.2 水語聲母h-和c-的歷史來源
5.1.3 由s->h-引起的水語聲母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
 5.2 漢語見母的上古音
5.2.1 少數(shù)民族語言里漢語借詞見母字的讀音
5.2.2 后漢三國時期梵漢對音材料里的見母字
5.2.3 對見母上古音值的重新認識
5.2.4 從見母看上古漢語三等與非三等的語音差異
§6 漢語水語的同源詞
 6.1 自然和地理類詞
 6.2 身體和人物類詞
 6.3 植物和食物類詞
 6.4 動物類詞
 6.5 動作、器物等類詞
§7 結語
本書參考文獻
水語六個調(diào)查點詞匯表
水語里漢語借詞歷史層次表
附錄:水族古歌二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