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教程

計算機網絡教程

計算機網絡教程

定 價:¥32.00

作 者: 黃叔武,劉建新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系列教材
標 簽: 計算機網絡

ISBN: 9787302094104 出版時間: 2004-11-15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39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較詳細地介紹局域網、廣域網、因特網、ATM技術、計算機網絡安全和網絡規(guī)則等內容;每章后均附有習題;書中以OSI參考模型為基礎,突出TCP/IP協議簇的常用網絡協議,盡量反映計算機網絡的新技術和最新發(fā)展。本書條理清晰、概念準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并茂??勺鳛樾畔⒐芾砗托畔⑾到y(tǒng)專業(yè)以及計算機應用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對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有學習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網絡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計算機網絡概論1
1.1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發(fā)展1
1.1.1計算機與通信的結合1
1.1.2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1
1.2計算機網絡5
1.2.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結構5
1.2.2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8
1.2.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8
1.3信道與數據通信9
1.3.1信道9
1.3.2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12
1.4關于信道共享21
1.4.1共享點到點信道21
1.4.2共享用點到點鏈路構成的網絡26
1.4.3共享廣播信道29
1.5傳輸媒體30
1.5.1雙絞線30
1.5.2同軸電纜31
1.5.3光纜33
1.5.4無線傳輸媒體34
1.6同步光纖網和同步數字系列35
習題36第2章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38
2.1網絡體系結構38
2.1.1體系結構的層次化38
2.1.2開放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39
2.1.3OSI/RM中的基本概念40
2.1.4TCP/IP網絡體系結構簡介44
2.2物理層47
2.2.1物理層的功能47
2.2.2物理層的特性48
2.3數據鏈路層50
2.3.1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50
2.3.2停止等待協議51
2.3.3連續(xù)ARQ和選擇重傳ARQ協議56
2.3.4面向比特的鏈路控制規(guī)程HDLC59
2.3.5數據鏈路服務原語與協議數據單元的關系64
2.3.6因特網的點對點協議PPP65
2.4網絡層68
2.4.1網絡層提供的服務68
2.4.2路由選擇70
2.4.3流量控制74
2.5運輸層77
2.5.1概述77
2.5.2運輸服務與協議79
2.5.3第四類運輸協議的差錯檢測與恢復86
2.6高層協議89
2.6.1會話層89
2.6.2表示層92
2.6.3應用層94
習題98第3章計算機局域網101
3.1局域網概述101
3.1.1局域網及其特點101
3.1.2局域網體系結構102
3.1.3IEEE 802標準103
3.1.4LLC子層與MAC子層104
3.2IEEE 8023局域網107
3.2.1CSMA/CD協議107
3.2.28023局域網的組成109
3.2.3MAC子層112
3.3IEEE 802.5令牌環(huán)網115
3.3.1令牌環(huán)網的組成與工作原理116
3.3.2令牌環(huán)網的MAC子層117
3.4IEEE 802.4令牌總線網119
3.4.1令牌總線網的組成與工作原理119
3.4.2令牌總線網的MAC子層120
3.5交換式以太網121
3.6高速以太網123
3.6.1100BASE\|T以太網124
3.6.2千兆以太網125
3.6.3萬兆以太網126
3.6.4等時以太網和全雙工以太網127
3.7100VG\|Any LAN局域網128
3.8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129
3.8.1FDDI概述129
3.8.2FDDI及其與8025令牌環(huán)網的主要差別130
3.8.3FDDIⅡ133
3.8.4CDDI和FFOL137
3.9分布式隊列雙總線DQDB138
3.9.1DQDB概述138
3.9.2DQDB網絡的組成與總線的接入控制140
3.9.3IEEE 8026標準142
3.10無線局域網144
3.10.1無線局域網的組成144
3.10.280211標準的物理層146
3.10.380211標準的MAC層147
習題152第4章廣域網154
4.1X25分組交換網154
4.1.1X25的分組格式155
4.1.2虛電路的建立和清除156
4.1.3X25的流量控制158
4.1.4差錯恢復160
4.2幀中繼FR161
4.2.1幀中繼概述161
4.2.2幀中繼網和X25分組交換網的比較162
4.2.3幀中繼的體系結構和幀格式164
4.2.4幀中繼的擁塞控制166
4.2.5幀中繼的應用168
習題169第5章網絡互聯170
5.1網絡互聯概述170
5.1.1網絡互聯的基本概念170
5.1.2網絡互聯方案170
5.2網絡互聯設備173
5.2.1網橋173
5.2.2路由器175
5.2.3網關179
5.3局域網互聯179
5.3.1本地局域網互聯方式179
5.3.2遠程局域網互聯方式180
5.4廣域網互聯182
5.4.1無連接的網際互聯方式182
5.4.2面向連接的網際互聯182
5.5因特網的網際協議IP184
5.5.1IP地址185
5.5.2地址解析188
5.5.3IP數據報190
5.6子網的劃分和構造超網196
5.6.1子網的劃分196
5.6.2構造超網199
5.7因特網差錯與控制報文協議201
5.8因特網的路由選擇協議203
5.8.1內部網關協議RIP205
5.8.2內部網關協議OSPF208
5.8.3外部網關協議210
5.9IP多播與因特網組管理協議IGMP212
5.9.1IP多播212
5.9.2因特網組管理協議IGMP215
5.9.3隧道技術216
5.10下一代的網際協議IPv6217
5.10.1IPv6數據報的格式217
5.10.2IPv6的地址空間221
5.10.3從IPv4向IPv6過渡222
5.11虛擬專用網VPN223
習題225第6章因特網的運輸層和應用層228
6.1因特網運輸層協議概述228
6.1.1因特網運輸層的作用228
6.1.2運輸層的兩個協議229
6.1.3端口230
6.1.4客戶服務器方式231
6.2傳輸控制協議232
6.2.1TCP報文段格式232
6.2.2運輸連接的建立與釋放235
6.2.3TCP的數據編號、確認與重傳237
6.2.4TCP的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238
6.3用戶數據報協議UDP240
6.3.1UDP的用途240
6.3.2UDP端口的實現241
6.3.3用戶數據報的格式242
6.4域名系統(tǒng)243
6.4.1DNS的層次型命名結構243
6.4.2DNS的層次型名字管理244
6.4.3域名解析245
6.4.4DNS軟件247
6.5遠程登錄Telnet248
6.6文件傳輸協議FTP249
6.6.1FTP的工作過程249
6.6.2FTP的連接管理250
6.6.3FTP命令和應答251
6.6.4匿名FTP253
6.7電子郵件254
6.7.1郵件系統(tǒng)的組成與郵件收發(fā)過程254
6.7.2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255
6.7.3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255
6.7.4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258
6.7.5通用因特網郵件擴充MIME259
6.8萬維網WWW259
6.8.1概述259
6.8.2統(tǒng)一資源標識符URL261
6.8.3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261
6.8.4HTML語言265
6.8.5萬維網中的鏈接267
6.8.6瀏覽器、服務器和搜索引擎269
6.8.7動態(tài)網頁技術269
6.9網絡管理270
6.9.1網絡管理概述270
6.9.2管理信息庫MIB272
6.9.3管理信息結構SMI274
6.9.4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274
習題277第7章異步傳遞方式ATM技術279
7.1綜合業(yè)務數字網ISDN279
7.1.1N\|ISDN的體系結構279
7.1.2寬帶綜合業(yè)務數字網B\|ISDN282
7.2異步傳遞方式ATM286
7.2.1ATM的基本概念286
7.2.2ATM的信元結構288
7.2.3ATM交換機的基本工作原理289
7.2.4ATM交換機的基本組成291
7.3ATM網與現有網絡的互聯互通291
7.3.1局域網仿真292
7.3.2IPOA294
7.3.3MPOA296
7.3.4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297
習題301第8章計算機網絡的安全303
8.1網絡安全概述303
8.2數據加密技術303
8.2.1常規(guī)密鑰密碼體制304
8.2.2公開密鑰密碼體制310
8.2.3數字簽名311
8.3密鑰分配協議311
8.3.1用一個密鑰來分配其他密鑰311
8.3.2通過KDC來分配密鑰312
8.4鏈路加密與端到端加密314
8.4.1鏈路加密314
8.4.2端到端加密314
8.5報文鑒別315
8.5.1報文鑒別碼315
8.5.2MD5報文摘要算法315
8.6因特網的安全體系結構317
8.6.1安全關聯317
8.6.2鑒別首部協議318
8.6.3封裝安全凈負荷ESP協議319
8.6.4密鑰交換IKE協議321
8.7防火墻技術321
8.7.1防火墻的概念322
8.7.2防火墻的配置325
8.8入侵檢測328
8.8.1入侵檢測的分類328
8.8.2入侵檢測方式329
習題330第9章網絡操作系統(tǒng)332
9.1網絡操作系統(tǒng)概述332
9.2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tǒng)333
9.2.1Windows Server 2003系列產品333
9.2.2Windows Server 2003主要特點334
9.2.3Windows Server 2003的核心服務335
9.3UNIX和Linux操作系統(tǒng)341
9.3.1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342
9.3.2Linux的體系結構343
9.3.3Linux的文件系統(tǒng)344
9.3.4Linux的網絡實現345
9.4Novell NetWare操作系統(tǒng)347
9.4.1Novell NetWare 6.5簡介347
9.4.2NetWare 6.5解決方案348
習題349第10章計算機網絡規(guī)劃設計與實施350
10.1網絡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與實施概述350
10.1.1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建設步驟350
10.1.2需求分析351
10.2網絡規(guī)劃設計原則與方法353
10.2.1網絡規(guī)劃和設計原則353
10.2.2網絡拓撲結構設計353
10.2.3網絡計算模式的選擇354
10.2.4網絡互聯設計356
10.2.5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選擇356
10.2.6網絡設備的選擇359
10.3園區(qū)網的規(guī)劃與設計360
10.3.1園區(qū)網概述360
10.3.2綜合布線系統(tǒng)360
10.3.3網絡技術的選擇363
10.3.4網絡結構設計365
10.3.5虛擬局域網VLAN設計368
10.3.6網絡可靠性設計374
10.3.7IP地址的規(guī)劃和設計380
10.3.8用戶接入認證設計384
10.3.9廣域網連接設計389
10.3.10綜合布線系統(tǒng)案例390
10.3.11園區(qū)網組網案例393
習題396參考文獻39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