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魏晉玄學與六朝文論

魏晉玄學與六朝文論

魏晉玄學與六朝文論

定 價:¥19.50

作 者: 黃應全著
出版社: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玄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0646857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89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魏晉玄學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中介性的,玄言清談是其間的主要中介。玄學對文論的影響從總體上表現(xiàn)為它對當時的文學自覺傾向有一種復雜的作用。六朝文學自覺指文論家們對區(qū)別于文章實用性質(zhì)的審美性質(zhì)和藝術性質(zhì)有了空前的覺悟。玄學可分為儒道調(diào)和派和儒道分離派,儒道分離派即“越名教而任自然”派,又可分為任性情的竹林玄學與任欲望的元康玄學。這三派對文學自覺影響各有不同。任情性派相應于詩歌“吟詠情性”說,促進了文章藝術性質(zhì)的自覺;任欲望派相應于文論中的“形式主義”觀,促進了文章審美性質(zhì)的自覺;調(diào)和派相應于文論中的“文質(zhì)彬彬”論,既保護又阻抑了文學的自覺。分離派玄學的影響在今天最值得注意,調(diào)和派的影響在當時卻是主流。 玄學對具體文論家及其理論的影響典型體現(xiàn)為對劉勰《文心雕龍》的影響。它表現(xiàn)為:《文心》五十篇之為正文四十九篇與《序志》一篇的篇目安排與王弼“大衍義”某方面相合,王弼《易》學“執(zhí)一統(tǒng)眾,舉要治繁”的方法,論成了《文心》的基本結撰方式,《原道》篇的“道”為王弼以《老》解《易》所得的“道”,玄學言不盡意與《隱秀》篇的“隱”有關,《神思》篇的“虛靜”說出自《莊子》中的“心齋”說,《養(yǎng)氣》篇的自然無為養(yǎng)氣法與玄學無為之為說及養(yǎng)生論有關。 玄學也對六朝其他藝術理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論文下篇分別就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和宗炳《畫山水序》、王微《敘畫》,討論了玄學對六朝樂論和畫論的影響。嵇康《聲無哀樂論》由于受《莊子》影響,提出了樂聲不包含哀樂之情的奇怪結構,它在理論上雖然是錯誤的,但在審美本體論和美的分類方面都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宗炳、王微的山水畫論受到玄風的影響,是早已公認的事實,但以徐復現(xiàn)為代表的流行看法對這種影響的理解并不正確,中國古代以文人畫為代表的山水畫觀念,并沒有在玄學的影響下出現(xiàn),六朝山水畫雖然成了宗炳、王微等人用體現(xiàn)玄學情調(diào)的手段,但仍然停留在寫形階段,而未進入寫意階段。

作者簡介

暫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自序
內(nèi)容提要
緒論 玄學影響文論的橋梁——清談
一、 清談與言、筆之分
二、 清談與文學批評
三、 清談與玄學教養(yǎng)
上篇 魏晉玄學與文學的自覺
第一章 儒道調(diào)和派玄學與文學調(diào)和論
一、調(diào)和派玄學的調(diào)和
二、文論中的調(diào)和
三、兩種調(diào)和彼此作用的方式
第二章 儒道分離派玄學(一)與“吟詠情性”文學觀
一、嵇阮派的任性縱情
二、文論“吟詠情性”觀與玄學任情性派
第三章 儒道分離派玄學(二)與“形式主義”文論
中篇 魏晉玄學與《文心雕龍》
第四章 王弼《易》學與《文心雕龍》
一、王弼《易》學的特點及其影響《文心》的事實
二、王弼《易》學與《文心》的結構
三、王弼《易》學與《文心》之“道”
第五章 言不盡意論與《隱秀》之“隱”
一、“隱”的釋義
二、言不盡意論與“隱“
第六章 虛靜無為說與《文心雕龍》
一、虛靜的神思
二、無為與養(yǎng)氣
下篇 魏晉玄學與六朝樂論、畫論
第七章 審美本體論之辯——評嵇康的《聲無哀樂論》
一、玄學化的音樂觀
二、審美本體論之辯
三、形式美與內(nèi)容美之別
第八章 魏晉玄學與六朝山水畫論
一、玄學—隱逸—山水
二、玄學與山水畫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