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軟件工程(第2版)

軟件工程(第2版)

軟件工程(第2版)

定 價:¥36.00

作 者: 楊文龍,古天龍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 計算機專業(yè) 大學 教材教輔與參考書

ISBN: 9787121003127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6cm 頁數(shù): 48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1997年出版的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軟件工程》的修訂版。全書共5篇10章,系統(tǒng)地介紹了軟件、軟件工程與軟件工程模式,軟件開發(fā)方法,質量與質量保證,計劃與管理,工具與環(huán)境等最新內容。各章附有習題。讀者將從本書中縱覽軟件工程發(fā)展的全貌,了解和掌握軟件工程各領域重要的原理、方法、技術、應用和關系,為研究軟件工程的理論和從事軟件工程實踐,以及更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書適合大學計算(機)學科各子學科(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和信息系統(tǒng))研究生、本科生、高職高專學生及在職的技術和管理專業(yè)人員用作教材或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軟件工程(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篇  軟件、軟件工程與軟件工程模式      第1章  軟件和軟件工程      1.1  軟件    1.1.1  軟件的含義    1.1.2  軟件的特點    1.1.3  軟件的種類    1.1.4  軟件危機    1.2  軟件工程    1.2.1  軟件工程的定義    1.2.2  軟件工程的發(fā)展和問題    第2章  軟件工程模式     2.1  瀑布模型    2.2  原型開發(fā)模型    2.3  螺旋模型    2.4  四代技術    2.5  混合模型    2.6  面向對象生存期模型    2.7  統(tǒng)一的軟件開發(fā)過程    2.7.1  用例驅動    2.7.2  以體系結構為中心    2.7.3  迭代和增量開發(fā)    2.8  基于構件的軟件開發(fā)    2.8.1  軟件構件技術    2.8.2  軟件體系結構    2.8.3  領域工程    2.8.4  再生工程    2.8.5  開放系統(tǒng)技術    2.8.6  軟件開發(fā)過程    2.8.7  CASE技術    2.8.8  非技術因素    第2篇  軟件開發(fā)方法    第3章  結構化開發(fā)方法     3.1  需求與需求分析    3.1.1  分析任務和分析員    3.1.2  問題域    3.1.3  溝通技術    3.1.4  分析原理    3.1.5  規(guī)格說明    3.1.6  規(guī)格說明評審    3.2  結構化分析    3.2.1  基本符號及其擴充    3.2.2  結構化分析方法    3.2.3  數(shù)據(jù)字典    3.3  設計原理    3.3.1  軟件設計的重要性    3.3.2  設計過程    3.3.3  設計基本原理    3.3.4  模塊化設計    3.3.5  數(shù)據(jù)設計    3.3.6  體系結構設計    3.3.7  過程設計    3.3.8  設計規(guī)格說明    3.4  面向數(shù)據(jù)流的設計    3.4.1  結構圖    3.4.2  數(shù)據(jù)流的類型    3.4.3  從數(shù)據(jù)流圖到程序結構圖的轉換    3.4.4  設計步驟    3.4.5  設計的后處理    3.5  面向數(shù)據(jù)結構的設計    3.5.1  Jackson 的結構圖解和圖解邏輯    3.5.2  WarnierOrr圖    3.5.3  Jackson 開發(fā)方法    3.5.4  WarnierOrr 開發(fā)方法    3.6  原型開發(fā)    3.6.1  原型的定義    3.6.2  原型開發(fā)的應用    3.6.3  原型開發(fā)的分類    3.6.4  原型開發(fā)的活動    3.6.5  原型開發(fā)的技術    第4章  面向對象開發(fā)方法      4.1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    4.1.1  面向對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1.2  面向對象分析    4.1.3  面向對象設計    4.2  Booch的面向對象方法    4.2.1  方法    4.2.2  步驟    4.3  OMT對象建模技術    4.3.1  OMT方法使用三種模型    4.3.2  設計過程的三個步驟    4.4  統(tǒng)一的建模語言UML    4.4.1  UML的主要特點     4.4.2  UML的結構    4.4.3  UML的模型圖    4.4.4  系統(tǒng)體系結構    4.5  Rational統(tǒng)一過程    4.5.1  動態(tài)結構     4.5.2  靜態(tài)結構     4.5.3  以體系結構為中心的過程     4.5.4  用例驅動的過程    4.5.5  過程工作流    4.6  實例:課程登記系統(tǒng)    4.6.1  問題描述    4.6.2  分析    4.6.3  設計    第5章  形式化開發(fā)方法     5.1  Petri網(wǎng)    5.1.1  Petri網(wǎng)的定義    5.1.2  Petri網(wǎng)的基本原理    5.1.3  建模實例    5.1.4  特性分析    5.1.5  Petri網(wǎng)的特性分析方法    5.1.6  改進Petri網(wǎng)及其應用    5.1.7  時間網(wǎng)和隨機網(wǎng)    5.1.8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    5.1.9  實例:應用Petri網(wǎng)實現(xiàn)資源共享    5.2  時態(tài)邏輯    5.2.1  線性時態(tài)邏輯    5.2.2  計算樹邏輯    5.3  Z方法    5.3.1  模式的基本概念    5.3.2  模式運算    5.3.3  模式復合    5.3.4  操作模式    5.3.5  實例: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管理    第3篇  質量與質量保證    第6章  軟件質量與質量保證    6.1  軟件質量    6.1.1  軟件質量定義    6.1.2  軟件質量因素    6.2  軟件質量保證    6.2.1  質量保證策略    6.2.2  軟件質量保證活動    6.3  技術方法的選用    6.3.1  采用或不采用軟件工程方法    6.3.2  開發(fā)過程的選用    6.3.3  開發(fā)方法、語言和工具的選用    6.4  正式技術評審的實施    6.4.1  軟件缺陷的費用影響    6.4.2  缺陷的擴大和排除    6.4.3  正式技術評審    6.5  標準的執(zhí)行    6.5.1  ISO/IEC的軟件工程標準體系結構框架    6.5.2  ISO/IEC 12207和ISO/IEC TR 15504    6.5.3  ISO 9000—3    6.5.4  CMM    6.6  修改的控制    6.6.1  軟件配置管理    6.6.2  基線    6.6.3  標識    6.6.4  修改控制    6.6.5  配置審計    6.6.6  狀態(tài)報告    6.7  度量    6.7.1  傳統(tǒng)軟件的量度    6.7.2  面向對象軟件的量度    6.8  SQA小組的活動    6.9  實例:重大失控項目的經驗與教訓    6.9.1  可預測的和意外的失控    6.9.2  4個項目失控案例    第7章  軟件測試     7.1  結構化軟件測試    7.1.1  軟件測試的目標    7.1.2  軟件測試的原則    7.1.3  測試用例設計    7.1.4  軟件測試的過程和步驟    7.1.5  糾錯技術    7.2  OO軟件測試    7.2.1  評審(OOA和OOD)     7.2.2  測試    7.2.3  測試用例設計    7.3  實例:微軟測試工作簡介    7.3.1  微軟開發(fā)團隊    7.3.2  對軟件測試的理解    7.3.3  關于Bug    7.3.4  軟件測試方法和輔助工具    7.3.5  相關測試文檔    7.3.6  如何與項目經理和開發(fā)人員溝通    第8章  軟件維護      8.1  軟件維護的分類    8.2  軟件維護的特點    8.2.1  軟件工程與軟件維護的關系    8.2.2  維護費用    8.2.3  維護中的問題    8.3  軟件的可維護性    8.3.1  控制因素    8.3.2  定量度量    8.3.3  評審    8.4  軟件的維護任務    8.4.1  維護機構    8.4.2  編寫報告    8.4.3  維護流程    8.4.4  記錄保存    8.4.5  評價    8.5  軟件維護的副作用    8.5.1  修改代碼的副作用    8.5.2  修改數(shù)據(jù)的副作用    8.5.3  修改文檔的副作用    8.6  維護“奇異碼”    8.7  預防性維護    第4篇  計劃與管理      第9章  軟件開發(fā)計劃與管理      9.1  軟件的目的和工作范圍    9.2  資源    9.2.1  人力資源    9.2.2  可重用軟件資源    9.2.3  環(huán)境資源    9.3  成本估算    9.3.1  成本估算方法    9.3.2  經驗成本估算模型    9.3.3  軟件生產率數(shù)據(jù)    9.3.4  基于代碼行(LOC)的成本估算方法    9.3.5  基于過程的成本估算方法    9.4  風險分析與管理    9.4.1  軟件風險    9.4.2  風險識別    9.4.3  風險設計    9.4.4  風險評價    9.4.5  風險的緩解、監(jiān)控和管理     9.5  進度安排與跟蹤    9.5.1  交付日期的確定    9.5.2  進度安排的基本原則    9.5.3  軟件工作的特殊性    9.5.4  工作量分配    9.5.5  進度安排    9.5.6  時間表和項目表    9.5.7  進度跟蹤    9.6  軟件項目組    9.7  項目計劃    第5篇  工具與環(huán)境      第10章  軟件開發(fā)工具與環(huán)境      10.1  軟件開發(fā)工具    10.2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    10.2.1  按解決的問題分類    10.2.2  按現(xiàn)有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的演化趨向分類    10.2.3  按集成化程度分類    10.3  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    10.3.1  ICASE集成方式    10.3.2  ICASE框架結構    10.3.3  ICASE中心庫    10.4  實例:Ada編程支持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