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可以說是一種從宗教到哲學的過渡體系,后世儒家雖然人文主義色彩很重,但是也沒有完全割斷與天的聯(lián)系。從西周的天命神學延續(xù)下來的天人關系問題始終是各種社會思潮關注的焦點,因此佛道二教盡管各有其獨特的成仙成佛的宗教修行的方法、步驟和途徑等問題,在哲理思辨上卻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強有力的支配。天人之學凝聚著中國人所特有的思維模式,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基本精神。漢晉之際佛教傳人中國后,立即開始比擬黃老,附會玄學,逐漸乖遠了產生在印度土壤上原始佛教的冥想和出世的特點,將溝通天與人,主與客,自然、社會與主體精神作為探討的重點問題之一。對后世影響最大,可稱為純粹的中國佛教的禪宗,提出顯示其理論特色的“平常心是道”、“吾心即佛”等說法,流露出天人之學思辨邏輯的明顯痕跡。所謂佛學的中國化,其實質性的含義就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天人之學對佛學的改造,同時也是佛學對這種天人之學的豐富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