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中國與亞洲:觀察·研究·評論

中國與亞洲:觀察·研究·評論

中國與亞洲:觀察·研究·評論

定 價:¥28.00

作 者: 龐中英著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叢書
標 簽: 外交/國際關系

ISBN: 9787806815205 出版時間: 2004-11-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4cm 頁數(shù): 25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亞洲是一個多樣性突出的地區(qū),許多人們,特別是那些西方中心主義者,向來把亞洲只當作地理概念,或者頂多認為亞洲是“非西方”的。本書試圖從宏觀的國際關系學角度思考亞洲。亞洲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亞洲是大陸(亞歐大陸)的亞洲,亞洲也是海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亞洲。筆者定義和理解的亞洲是一個寬泛的和包容性的概念。亞洲仍然處在現(xiàn)代’民族主義而非“后民族主義”的時代。所以,在觀察、研究和評論亞洲時,國家行為體就是一個最重要的對象。這些年來,一些與亞洲經濟、政治、安全、文化息息相關的主要國家(并不一定按照領土面積和人口多寡來決定其重要性),例如澳大利亞、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甚至歐洲聯(lián)盟等,都進入了我的視線。盡管如此,亞洲是一個不斷變化、變化巨大的地區(qū)。這個地區(qū)是全球化(全球進程)最重要部分。上述國家行為體,也都是全球化最主要的一種行為體。全球化的結構和過程在亞洲表現(xiàn)比較明顯。例如地區(qū)主義或者新地區(qū)主義也在發(fā)展中。觀察、研究和評論亞洲,就必須認識它的結構和過程。今日的亞洲,是由一系列問題組成的,舉凡政治、經濟、安全、外交,各種問題成堆,而且它們中的許多都是牽涉世界趨勢演變的重大問題。觀察、研究和評論亞洲,有必要從問題視角出發(fā),總是具有問題意識。亞洲到底向何處發(fā)展,是許多人十分關心的。這些年來,筆者的一個重點也是亞洲的趨勢,特別是東亞的基本趨勢。中國是亞洲的中國,觀察、研究和評論亞洲,離不開中國。中國的變化影響著亞洲的演變。筆者總的看法是,中國的自身變化正在對亞洲產生著前所未有的影響,而亞洲的變遷則是中國變化的一個因素。在這個情況下,中國需要重建其與亞洲的關系。中國必須在亞洲事務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根據(jù)上述思路,本書的安排主要由五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對一些重要國家的一些觀察,第二部分涉及亞洲的結構和過程,第三部分主要探討亞洲存在的一些問題,第四部分關注主要的亞洲的趨勢,最后則回歸中國關切。本書是觀察性、學術性和評論性三種文體的一個綜合,是這些年來筆者國際問題研究的一個結??。其中诞€嗍諶荻脊⒈砉?,但有些闹R菰蚴塹諞淮斡攵琳嘸?。对亚洲观察咨惽稳~怨飾侍庋芯康牡諞徊劍緩笫巧釗氳淖ㄒ笛芯?。螛I(yè)墓勢纜郟季】贍艿叵M⒃詮鄄旌脫芯康幕∩?。?/div>

作者簡介

  龐中英,1962年12月生,現(xiàn)居北京。1985年本科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經濟系、北京師范大學世界經濟學專業(yè)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國際政治學專業(yè))。曾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經濟系和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長期從事國際問題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工作多年。1999-2001年為中國駐印度尼西亞使館政務外交官。在國外多個機構做過訪問學者,為埃及開羅大學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戰(zhàn)略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英國華威大學全球化與地區(qū)化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還多次學術訪問歐盟,以及美國、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當前的主要研究和興趣領域為地區(qū)體系的演變和比較(亞洲與歐洲)、全球化、地區(qū)合作、外交(歷史、理論和實踐)、國際政治經濟學。

圖書目錄

    自序
   一、亞洲和超越亞洲的國家觀察
    (一)印度
    (二)日本
    (三)韓國
    (四)印度尼西亞
    (五)美國
    (六)澳大利亞
   二、亞洲的結構與過程
    (一)APEC高峰會議:經濟與外交并重
    (二)把上海合作組織建立在新地區(qū)主義的基礎上
    (三)經濟共同體加安全共同體—東盟在“危機
    探索重新定位
    (四)中國、日本和東盟-—新興的“三邊互動”及其
    不為人重視的地區(qū)意義
    (五)六方會談基礎上建立東北亞地區(qū)安全制度?
    (六)東北亞外交動向耐人尋味
    (七)亞洲安全體系的建構與歐洲的作用—對亞
    安全關系的一個評論
   三、亞洲的問題
    (一)朝鮮問題
    (二)亞洲的兩個核問題:相關性和演變趨勢
    (三)危險的南亞“核政治”玩弄
    (四)環(huán)境問題
    (五)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
   四、亞洲的趨勢
    (一)地區(qū)主義、地區(qū)化和國際關系的大轉變
    (二)東亞政治發(fā)展的成就和問題
    (三)東北亞的結構、趨勢和治理
    (四)“未來的震蕩”:展望東亞的趨勢
    (五)危機和轉變-—東亞的新地區(qū)主義
   
   五、中國與亞洲
    (一)亞洲是中國國際戰(zhàn)略的長期重心
    (二)歐亞大陸與中國
    (三)探索中國與亞洲關系的新模式
    (四)中國追求亞洲版“門羅主義”?
    (五)在世界上找市場與找能源
    (六)從馬六甲海峽到臺灣海峽:不僅是傳統(tǒng)的地緣政治
    (七)改革的轉機—從國際政治角度對“非典”的思考
    (八)中國與印度:國家比較和為什么比較
    (九)中日關系:怎么扭轉“經熱政冷”?
    (十)中日關系進人非傳統(tǒng)因素主導的時代
    (十一)建設中國與亞洲、中國與世界的價值關系
    (十二)“新亞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作為
    (十一三)“世界大國”與“正常國家”—論中國的世界
    觀重塑
    (十四)“崛起”與“和平”或者“和平”與“崛起”一一關
    于“和平崛起”的理論化問題
    (十五)五個W和一個H:關于中國“和平崛起”命題
    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
    (十六)中國應汲取歐盟“和平崛起”的經驗
   
   附錄:部分訪談和演講錄
    (一)《再造中國與亞洲的關系》
    (二)《把危機變?yōu)槠鯔C》
    (三)《中國亞洲外交的更新》
    (四)《機制化來之不易,駁斥“六方會談無用論”》
    (五)《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