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產品設計與Pro/ENGINEER解決方案
1. 1 CAD產品設計的一般過程
1. 2 Pro/ENGINEER解決方案
1. 2. 1 Pro/ENGINEER的基本模塊(Foundation)
1. 2. 2 工業(yè)外觀造型強有力的工具(CDRS)
1. 2. 3 復雜零件的曲面設計工具(AdvancedSurfaceExtension)
1. 2. 4 復雜產品的裝配設計工具(AdvancedAssemblyExtension)
1. 2. 5 運動仿真模塊(MotionSimulationOption)
1. 2. 6 結構強度仿真(StructuralSimulationOption)
1. 2. 7 疲勞分析工具(FatigueAdvisor)
1. 2. 8 塑料流動分析工具(PlasticAdvisor)
1. 2. 9 熱分析工具(ThermalSimulationOption)
1. 2. 10 公差分析及優(yōu)化工具(CE/TOLOption)
1. 2. 11 基本數控編程包(ProductionMachiningOption)
1. 2. 12 多軸數控編程包(CompleteMachiningOption)
1. 2. 13 通用數控后處理(Pro/NC-GPOST)
1. 2. 14 數控鈑金加工編程(NCSheetmetalOption)
1. 2. 15 NC仿真及優(yōu)化(VERICUTforPro/ENGINEEROptions)
1. 2. 16 模具設計(ToolDesignOption)
1. 2. 17 二次開發(fā)工具包
1. 3 Pro/ENGINEERWILDFIRE新特性
1. 3. 1 方便易用
1. 3. 2 適應面廣
1. 3. 3 激發(fā)靈感, 創(chuàng)造一流產品
1. 3. 4 完全適合解決目前最棘手的制造問題
1. 3. 5 改善了對CAD環(huán)境的管理
1. 3. 6 提高了創(chuàng)新過程效率
1. 3. 7 完整而全面的數據管理CAD
1. 4 瓶塞開啟機簡介
第2章 參數化的Pro/ENGINEER三維模型概述
2. 1 三維模型
2. 1. 1 基本的三維模型
2. 1. 2 復雜的三維模型
2. 2 基于特征的三維模型
2. 2. 1 關于"特征"
2. 2. 2 用"特征"添加的方法創(chuàng)建三維模型
2. 3 基于特征的全參數化的Pro/E三維模型
2. 3. 1 截面的全參數化
2. 3. 2 零件的全參數化
2. 4 基于特征的全參數化軟件Pro/E的優(yōu)勢
第3章 使用前的準備與配置
3. 1 創(chuàng)建用戶文件目錄
3. 2 啟動并進入Pro/E軟件環(huán)境
3. 3 設置工作目錄
3. 4 Pro/E軟件的配置文件con_fig. pro
3. 4. 1 關于Pro/E的config. pro配置文件
3. 4. 2 創(chuàng)建一個全新的配置文件
3. 4. 3 改變config. pro文件中一個選項的值
3. 4. 4刪除config. pro文件中的選項
3. 5 將Pro/E英文界面轉變成中文界面
3. 6 定制Pro/E用戶界面
3. 6. 1 Pro/E用戶界面簡介
3. 6. 2 用戶界面的定制(用戶自定義)
3. 7 Pro/E軟件的環(huán)境設置
第4章 截面草繪模塊
4. 1 概述
4. 2 理解Pro/E草繪環(huán)境中的關鍵術語
4. 3 進入草圖環(huán)境
4. 4 熟悉Pro/E草繪環(huán)境中的工具欄圖標
4. 5 熟悉Pro/E草繪環(huán)境中幾個常用的下拉菜單
4. 6 草繪前的必要設置和草圖區(qū)的調整
4. 7 使用Pro/E的"目的管理器"
4. 8 截面圖的繪制
4. 8. 1 在草繪環(huán)境(即草繪器)中創(chuàng)建幾何
4. 8. 2 繪制直線
4. 8. 3 繪制相切直線
4. 8. 4 繪制中心線
4. 8. 5 繪制矩形
4. 8. 6 繪制圓
4. 8. 7 繪制橢圓
4. 8. 8 繪制圓錐弧
4. 8. 9 繪制圓弧
4. 8. 10 繪制圓角
4. 8. 11 繪制橢圓形圓角
4. 8. 12 繪制樣條曲線
4. 8. 13 在草繪環(huán)境中創(chuàng)建坐標系
4. 8. 14 創(chuàng)建軸點
4. 8. 15 在草繪環(huán)境中創(chuàng)建文本
4. 8. 16 創(chuàng)建點
4. 8. 17 使用以前保存過的圖形創(chuàng)建當前草圖
4. 9 草圖的編輯
4. 9. 1 刪除圖元(包括文本)
4. 9. 2 直線的操縱
4. 9. 3 圓的操縱
4. 9. 4 圓弧的操縱
4. 9. 5 點. 坐標點和軸點的操縱
4. 9. 6 圓角的操縱
4. 9. 7 樣條曲線的操縱與高級編輯
4. 9. 8 比例縮放和旋轉圖元(包括文本)
4. 9. 9 復制圖元(包括文本)
4. 9. 10 鏡像圖元(包括文本)
4. 9. 11 相互裁剪圖元
4. 9. 12 創(chuàng)建構造圖元
4. 10 草圖的標注
4. 10. 1 概述
4. 10. 2 標注線段長度尺寸
4. 10. 3 標注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
4. 10. 4 標注一點和一條直線之間的距離
4. 10. 5 標注兩點間的距離
4. 10. 6 標注直徑
4. 10. 7 標注對稱尺寸
4. 10. 8 標注半徑
4. 10. 9 標注兩條直線間的角度
4. 10. 10 標注圓弧角度
4. 10. 11 標注橢圓或橢圓圓角
4. 10. 12 創(chuàng)建周長尺寸
4. 10. 13 創(chuàng)建參照尺寸
4. 10. 14 創(chuàng)建坐標尺寸
4. 10. 15 標注樣條曲線
4. 11 修改標注
4. 11. 1 移動尺寸
4. 11. 2 將弱尺寸變成強尺寸
4. 11. 3 控制尺寸的顯示
4. 11. 4 修改尺寸值
4. 11. 5 替換尺寸
4. 11. 6 輸入負尺寸
4. 11. 7 修改尺寸中的小數位數
4. 12 草圖中的幾何約束
4. 12. 1 約束的顯示
4. 12. 2 約束的禁用. 鎖定
4. 12. 3 Pro/E軟件所支持約束種類
4. 12. 4 創(chuàng)建約束
4. 12. 5 刪除約束
4. 12. 6 將弱約束轉化為強約束
4. 12. 7 使用系統(tǒng)提示創(chuàng)建約束
4. 12. 8 操作技巧:使用約束, 讓Pro/E捕捉設計意圖
4. 12. 9 解決約束沖突
4. 13 修改整個截面
4. 13. 1 縮放和旋轉一個截面
4. 13. 2 鎖定或解鎖截面尺寸
第5章 零件模塊
5. 1 創(chuàng)建零件三維模型概述
5. 2 創(chuàng)建零件模型的一般過程及拉伸特征
5. 2. 1 命名一個新的零件三維模型
5. 2. 2 創(chuàng)建零件的基礎特征
5. 2. 3 添加零件的其他特征
5. 2. 4 保存零件三維模型
5. 2. 5 刪除舊文件版本
5. 3 模型樹
5. 3. 1 模型樹概述
5. 3. 2 模型樹界面簡介
5. 3. 3 模型樹的作用與操作
5. 3. 4 模型搜索
5. 4 Pro/E軟件中的層(Layer)
5. 4. 1 層的基礎知識與操作
5. 4. 2 靈活運用默認層
5. 4. 3 層的嵌套
5. 5 設置零件模型的屬性
5. 5. 1 概述
5. 5. 2 零件模型材料的設置
5. 5. 3 零件模型單位設置
5. 5. 4 設置用戶參數
5. 6 特征的修改. 重定義及其他
5. 6. 1 修改特征
5. 6. 2 查看模型信息及特征父子關系
5. 6. 3 刪除特征
5. 6. 4 特征的隱含(Suppress)與隱藏(Hide)
5. 6. 5 特征的重定義
5. 7 零件模型創(chuàng)建與拉伸特征的練習
5. 7. 1 練習1
5. 7. 2 練習2
5. 7. 3 練習3
5. 7. 4 練習4
5. 7. 5 練習5
5. 7. 6 練習6
5. 7. 7 練習7
5. 7. 8 練習8
5. 7. 9 練習9
5. 8 旋轉(Revolve)特征
5. 8. 1 旋轉(Revolve)特征簡述
5. 8. 2 旋轉(Revolve)特征創(chuàng)建的一般過程
5. 8. 3 練習1
5. 8. 4 練習2
5. 8. 5 練習3
5. 8. 6 練習4
5. 9 構建特征--孔(Hole)特征
5. 9. 1 孔(Hole)特征簡述
5. 9. 2 孔(Hole)特征(直孔)創(chuàng)建的一般過程
5. 9. 3 草繪孔創(chuàng)建過程介紹
5. 9. 4 創(chuàng)建螺孔(標準孔)
5. 9. 5 練習1:螺孔練習
5. 9. 6 練習2:添加直孔
5. 10 構建特征--倒角(Chamfer)特征
5. 10. 1 倒角(Chamfer)特征簡述
5. 10. 2 簡單倒角(Chamfer)特征創(chuàng)建的一般過程
5. 10. 3 練習1
5. 10. 4 練習2
5. 10. 5 練習3
5. 10. 6 高級倒角特征創(chuàng)建的一般過程
5. 11 修飾(Cosmetic)特征
5. 11. 1 螺紋修飾(Thread)特征
5. 11. 2 草繪修飾(Sketch)特征
5. 11. 3 凹槽修飾(Groove)特征
5. 12 構建特征--圓角(Round)特征
5. 12. 1 圓角特征簡述
5. 12. 2 創(chuàng)建一般簡單圓角
5. 12. 3 創(chuàng)建完全圓角
5. 12. 4 創(chuàng)建可變圓角
5. 12. 5 簡單圓角練習
5. 12. 6 創(chuàng)建高級圓角
5. 13 構建特征--抽殼(Shell)特征
5. 13. 1 抽殼(Shell)特征創(chuàng)建的一般過程
5. 13. 2 不同壁厚的抽殼
5. 13. 3 練習
5. 14 特征的重新排序(Reorder)及插入操作
5. 14. 1 概述
5. 14. 2 重新排序(Reorder)的操作方法
5. 14. 3 特征的插入操作
5. 15 調整特征的父子關系
5. 15. 1 改變標注的參照基準
5. 15. 2 特征的重定次序(Reroute)
5. 16 特征生成失敗及其解決方法
5. 16. 1 特征生成失敗的出現
5. 16. 2 特征生成失敗的解決方法
5. 17 特征的操作工具
5. 17. 1 特征的復制(Copy)
5. 17. 2 特征的陣列(Pattern)
5. 17. 3 特征的成組(Group)
5. 17. 4 練習
5. 18 筋(Rib)特征
5. 19 拔模(Draft)特征
5. 19. 1 拔模(Draft)特征簡述
5. 19. 2 創(chuàng)建一個樞軸平面. 不分離拔模的特征
5. 19. 3 創(chuàng)建一個樞軸平面. 分離拔模的特征
5. 19. 4 創(chuàng)建草繪分割的拔模特征
5. 19. 5 創(chuàng)建一個樞軸曲線拔模的特征
5. 19. 6 創(chuàng)建相交. 延伸的拔模特征
5. 20 掃描(Sweep)特征
5. 20. 1 掃描(Sweep)特征簡述
5. 20. 2 掃描(Sweep)特征創(chuàng)建的一般過程
5. 20. 3 練習
5. 21 混合(Blend)特征
5. 21. 1 混合(Blend)特征簡述
5. 21. 2 創(chuàng)建平行混合(Blend)特征
5. 22 可變截面掃描(VarSecSweep)特征
5. 22. 1 可變截面掃描(VarSecSweep)特征簡述
5. 22. 2 創(chuàng)建一個可變截面掃描(VarSecSweep)特征
5. 23 掃描混合(SweptBlend)特征
5. 23. 1 掃描混合(SweptBlend)特征簡述
5. 23. 2 創(chuàng)建一個掃描混合(SweptBlend)特征
5. 24 螺旋掃描(HelicalSweep)特征
5. 24. 1 螺旋掃描(HelicalSweep)特征簡述
5. 24. 2 創(chuàng)建一個螺旋掃描特征
5. 24. 3 練習1
5. 24. 4 練習2
5. 25 基準特征
5. 25. 1 基準面
5. 25. 2 基準軸
5. 25. 3 基準點
5. 25. 4 坐標系
5. 25. 5 圖形特征
5. 25. 6 計算特征
5. 25. 7 參照特征
5. 25. 8 基準曲線
5. 26 創(chuàng)建剖截面
5. 26. 1 剖截面概述
5. 26. 2 創(chuàng)建一個"平面"剖截面
5. 26. 3 創(chuàng)建一個"偏距"剖截面
5. 26. 4 剖截面的練習
第6章 零件設計范例
6. 1 范例1
6. 2 范例2
6. 3 范例3
6. 4 范例4
6. 5 范例5
6. 6 范例6
6. 7 范例7
6. 8 范例8
6. 9 范例9
6. 10 范例10
6. 11 范例11
第7章 裝配模塊
7. 1 概述
7. 2 裝配約束
7. 2. 1 匹配(Mate)
7. 2. 2 對齊(Align)
7. 2. 3 插入(Insert)
7. 2. 4 相切(Tangent)
7. 2. 5 坐標系(CoordSys)
7. 2. 6 線上點(PmOnLine)
7. 2. 7 曲面上的點(PmOnSrf)
7. 2. 8 曲面上的邊(EdgeOn Srf)
7. 2. 9 默認
7. 2. 10 固定
7. 3 創(chuàng)建新的裝配體模型的一般過程
7. 3. 1 命名一個新的裝配體的三維模型
7. 3. 2 裝配第1個零件
7. 3. 3 裝配第2個零件
7. 4 元件的封裝
7. 4. 1 用單擊菜單的方式創(chuàng)建元件的封裝
7. 4. 2 完成包裝元件
7. 4. 3 有關元件的包裝. 移動的配置文件選項
7. 5 允許假定和強制對齊
7. 5. 1 允許假定
7. 5. 2 強制對齊(ForcedAlign)
7. 6 元件的復制
7. 7 元件的陣列(Pattern)
7. 7. 1 創(chuàng)建元件的"參考陣列"
7. 7. 2 創(chuàng)建元件的"尺寸陣列"
7. 8 裝配練習
7. 8. 1 練習1
7. 8. 2 練習2
7. 8. 3 練習3
7. 8. 4 練習4
7. 9 裝配體中元件的打開. 刪除. 修改等操作
7. 9. 1 概述
7. 9. 2 修改裝配體中零件的尺寸
7. 10 裝配體中的"層"的操作
7. 11 視圖的管理
7. 11. 1 概述
7. 11. 2 簡化表示(SimplfiedRep)
7. 11. 3 裝配體的分解狀態(tài)
7. 11. 4 樣式視圖
7. 11. 5 定向視圖
7. 11. 6 組合視圖
7. 12 在裝配體中創(chuàng)建零件
7. 13 裝配體干涉檢查
7. 14 元件的替換
7. 14. 1 元件替換的一般操作過程
7. 14. 2 替換失敗的處理
7. 15 骨架零件模型簡介
7. 15. 1 概述
7. 15. 2 骨架零件模型的創(chuàng)建和使用
第8章 工程圖模塊
8. 1 Pro/E軟件的工程圖模塊概述
8. 2 開始一張新的工程圖, 進入工程圖環(huán)境
8. 3 工程圖基礎
8. 3. 1 工程圖的設置文件pro. dtl
8. 3. 2 工程圖的格式
8. 3. 3 關于工程圖中的比例
8. 3. 4 多頁面工程圖
8. 3. 5 關于工程圖模塊中的再生命令(Regenerate)
8. 3. 6 關于工程圖的保存(Save)
8. 4 工程圖視圖
8. 4. 1 創(chuàng)建視圖(基礎)
8. 4. 2 移動視圖與鎖定視圖移動
8. 4. 3 刪除視圖
8. 4. 4 視圖的顯示模式
8. 4. 5 創(chuàng)建視圖(高級)
8. 4. 6 修改視圖
8. 4. 7 相關視圖
8. 4. 8 多模型工程圖
8. 5 工程圖中的二維草繪圖(Draft)
8. 5. 1 單個圖元的繪制與捕捉參照對話框
8. 5. 2 連續(xù)圖元的繪制與鏈
8. 5. 3 參數化關聯
8. 5. 4 使用模型的邊線創(chuàng)建草繪圖元
8. 5. 5 草繪圖的編輯
8. 5. 6 將視圖設置為當前"繪制視圖"
8. 5. 7 相關對象
8. 5. 8 草繪圖的填充(草繪圖的剖面線)
8. 6 尺寸標注
8. 6. 1 概述
8. 6. 2 創(chuàng)建被驅動尺寸
8. 6. 3 創(chuàng)建草繪尺寸
8. 6. 4 尺寸操作
8. 6. 5 尺寸公差
8. 7 創(chuàng)建注釋文本
8. 7. 1 注釋菜單簡介
8. 7. 2 創(chuàng)建無方向(無箭頭)導引注釋
8. 7. 3 創(chuàng)建有方向(有箭頭)指引注釋
8. 7. 4 注釋的編輯
8. 8 基準
8. 8. 1 創(chuàng)建基準
8. 8. 2 拭除與刪除基準
8. 9 幾何公差
8. 9. 1 創(chuàng)建幾何公差
8. 9. 2 幾何公差拭除. 刪除與清除
8. 10 表面光潔度(粗糙度)
8. 11 創(chuàng)建產品的BOM(材料明細表)
8. 12 定制工程圖模板
8. 12. 1 工程圖模板概述
8. 12. 2 創(chuàng)建工程圖模板的步驟
第9章 高效使用Pro/ENGINEER軟件
9. 1 模型屬性關系
9. 1. 1 "關系"基礎
9. 1. 2 創(chuàng)建關系
9. 2 自定義特征(UDF)
9. 2. 1 概述
9. 2. 2 創(chuàng)建UDF
9. 2. 3 放置UDF
9. 3 Pro/E軟件中的族表
9. 3. 1 族表基礎
9. 3. 2 創(chuàng)建零件族表
9. 3. 3 創(chuàng)建裝配族表
9. 4 創(chuàng)建快捷鍵(MapKey)
第10章 定制Pro/ENGINEER應用環(huán)境
10. 1 作環(huán)境設置
10. 2 創(chuàng)建實體零件模型的模板
10. 2. 1 概述
10. 2. 2 創(chuàng)建實體零件模板的詳細操作步驟
10. 3 創(chuàng)建裝配體模板
10. 3. 1 概述
10. 3. 2 創(chuàng)建裝配體模板的詳細操作步驟
10. 4 創(chuàng)建工程圖圖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