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散文隨筆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

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

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

定 價:¥7.40

作 者: 錢理群著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叢書
標 簽: 文學史

ISBN: 9787538706307 出版時間: 199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3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通過描述“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兩個文學幽靈從西方到東方的故事,反映了17世紀至20世紀人類精神的發(fā)展,世界知識分子心靈歷程的某一個側(cè)面。

作者簡介

  錢理群浙江杭州人,生于1939年3月,1960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8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現(xiàn)代文學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F(xiàn)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漢學研究所兼職導師。主要著作有:《心靈的探尋》、《周作人傳》、《周作人論》、《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與他人合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與他人合作)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上 篇
   (英國、西班牙——德國——俄國)(十七世紀——十九世
   紀)
   第一章 十七世紀初,一個英國人和一個西班牙人怎樣創(chuàng)造了
    兩個自已民族的和時代的文學典型。塞萬提斯預(yù)言,他的堂吉
    訶德將受到中國皇帝的歡迎
   第二章 堂吉訶德首先來到英國。十七世紀英國人把丹麥王子
    視為“瘋狂的復仇的英雄”。堂吉訶德卻被英國人和他的同胞當
    作“可笑的瘋子”。塞萬提斯當年即巳預(yù)感到他的騎士將成為大
    眾“戲子”,既憤怒,又悲哀
   第三章 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初,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在英國
    和法國怎樣走出了最初的簡單模式。兩個相反的接受趨向:哈
    姆雷特的非英雄化與堂吉訶德由反英雄向英雄的逆轉(zhuǎn)。堂吉訶
    德在英國文學里:菲爾丁、狄更斯、薩克雷的創(chuàng)造對哈姆雷特
    知識分子氣質(zhì)的發(fā)現(xiàn)與關(guān)注,共同人性的提出。最后怎樣歸結(jié)
    為一個時代的哲學命題:行動是存在的主要目的
   第四章 從萊辛、赫爾德、席勒、歌德到史雷格爾兄弟、蒂克、
    黑格爾:從對兩個文學典型的接受中,“可以探索出一世代德國
    人的精神生活的大部分歷史”。德國怎樣成為堂吉訶德與哈姆雷
    特東移中的中介
   第五章 海涅決定性地出現(xiàn):他的《論浪漫派》(1833年)第一
    次將堂吉河德與哈姆雷特聯(lián)在一起。海涅所提出的“堂吉訶德
    式的憂慮”的命題以及他對“精神與物質(zhì)”、“思想與行動及其
    后果”關(guān)系的思考。海涅式的兩難選擇:知識分子與共產(chǎn)主義
    運動關(guān)系問題的第一次提出
   第六章 十九世紀的俄國怎樣成為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東移中
    的第二個中介:從普希金、別林斯基、赫爾岑到車爾尼雪夫斯
    基、杜勃羅留波夫
   第七章1860年屠格涅夫的著名演講怎樣展開了堂吉訶德與
    哈姆雷特內(nèi)在精神聯(lián)系的主題。從《羅亭》到《處女地》:屠格
    涅夫發(fā)現(xiàn)俄國貴族知識分子與平民知識分子“新人”都是丹麥
    王子和西班牙騎士的精神兄弟。屠格涅夫還發(fā)現(xiàn)了女性堂吉訶
    德,人們由此而聯(lián)想到包法利夫人和她的“主義”。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白癡》又將堂吉訶德升華到了一個宗教的高度
    下 篇
    (中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
   第八章 經(jīng)過三個世紀的長途跋涉,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怎樣
    來到了神秘的東方古國。1922年:兩部世界文學經(jīng)典與屠格涅
    夫的闡釋同時介紹到中國。歷史的回顧:新文學運動與五四浪
    漫主義,中國現(xiàn)代堂吉訶德的烏托邦試驗。周作人的“歸來”:
    “還思想于思想者”對堂吉訶德、哈姆雷特命題的根本消解
   第九章 魯迅的思路:否定“黃金世界”,粉碎一切泯滅彼岸理
    想與此岸現(xiàn)實世界界限的迷夢,對行動(實踐)的呼喚?!栋
    正傳》:中國農(nóng)民的“精神勝利法”與西班牙沒落貴族的堂吉訶
    德精神?!兑安荨罚禾眉X德與哈姆雷特命題的現(xiàn)代展開。魯迅
    式的選擇:反抗絕望
   第十章 瞿秋白:從“多余的人”到“多余的話’。歷史怎樣創(chuàng)
    造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哈姆雷特:他的真實矛盾、痛苦和
    他的選擇
   第十一章 “誰是‘堂吉訶德’?”魯迅與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的論
    戰(zhàn),中國的“父與子”沖突。“蘇俄堂吉河德”的命運在中國引
    起了什么反應(yīng):魯迅論葉賽寧的死,他怎樣對海涅發(fā)生“誤
    會”,又怎樣評論盧那察爾斯基的《解放了的堂吉訶德》,朱自
    清、曹禺的憂慮。巴金小說里的兩極:走向革命的堂吉訶德與
    成為無用的廢物的哈姆雷特。魯迅和瞿秋白敲起警鐘:謹防
    “做戲的堂吉訶德”
   第十二章 抗戰(zhàn)初期堂吉訶德的“全民化”,老舍與焦菊隱怎樣
    發(fā)現(xiàn)了哈姆雷特的不合時宜。戰(zhàn)爭相持時期中國堂吉訶德的精
    神危機及其出路:何其芳找到“歸宿”以后,張?zhí)煲砗魡竟?br />     雷特。自由主義教授們的選擇:“殉道”的騎士與“我們不是堂
    吉訶德”。廢名和他的莫須有先生:又一個堂吉訶德的“歸來”。
    殊途同歸:哈姆雷特、羅亭“改造”主題的強調(diào)與堂吉河德拜
    桑丘為師。七月派詩人與穆旦和他的朋友:“舊中國”最后一代
    堂吉訶德和哈姆雷特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