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國家、文明與世界宗教研究…
02《申報》中的道教(全2冊…
03原始之美:薩滿教與西方人…
04元代佛教史論
05龍欽教史
06靜思語(第四集)
07桑耶寺志
08禪學思想史:印度卷
0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20…
10英吉利教會史(120年珍藏…
楊曾文、黃夏年|校注
《馬祖語錄》為“中國禪宗典籍叢刊”的其中一冊,收錄了馬祖語錄?!恶R祖語錄…
可購
(宋)宗杲
《大慧普覺禪師書》(簡稱《大慧書》)是大慧宗果指導(dǎo)士大夫弟子學佛參禪的書…
鄧啟銅 注釋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讀本”口袋本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誦讀本”的基礎(chǔ)上修訂…
老子
暫缺簡介...
王德才 編著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傳與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
牟鐘鑒 主編
道教是根植于中國古代文化的民族性宗教,它源遠流長,已有一千八百年以上的歷…
夢雨 著
當金碼頭那個年齡最小的男孩也開始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靈,也開始因為憂患因為報…
楊海鷹
本書是一部從實踐的角度探討佛法修證的研究論著。全書共分五個部分,第一篇介…
塞妮亞 音響合成
《塔木德》全套共20卷,總計12000頁,250萬字,內(nèi)容龐雜,卷帙浩繁,頭緒紛紜…
(英國)約瑟夫·巴特勒 著;聞駿 譯
《自然宗教與啟示宗教之類比》是約瑟夫·巴特勒(Joseph Butler,1692-1…
金晟煥
本書從對兩漢道家史上的幾個問題的反思出發(fā),論證自西漢末至東漢末二百余年的…
徐達斯,徐慧慧 著
《處處是禪機》用禪者的法眼,在平常語言中,生活日用中,大自然中,歷史中,…
羅惠翾
《伊斯蘭教社會功能研究:以幾個穆斯林社區(qū)的對比調(diào)查為例》中所使用的材料,…
戴立勇
《現(xiàn)代性與中國宗教》在以下四個方面有新的發(fā)現(xiàn):第一,提出了一個生存論邏輯…
黃懺華
1923年爆發(fā)的那場“科玄論戰(zhàn)”,丁文江所代表的“科學派”勝出.張君勱所代表…
陳建明、劉家峰
《中國基督教區(qū)域史研究》精選文章21篇,這些論文分別就基督教區(qū)域發(fā)展、地方…
卓新平
基督教研究在當代中國的發(fā)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已成為中國宗教學術(shù)研究的重要…
金宜久
《伊斯蘭教卷》是《當代中國宗教研究精選叢書》系列之一的《伊斯蘭教卷》分冊…
蔡少恒
古人有詩言:“片石孤峰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禪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人生…
穆子青
我們在生活中其實是需要一點“禪味”的。我們雖然不能大徹大悟,但我們可以而…
傅勤家
1934年中國有兩本道教史出版,一本是許地山之《道教史》,另一本是傅勤家之《…
夏廣興
《密教傳持與唐代社會》為“人文社科新論叢書”之一?!睹芙虃鞒峙c唐代社會》…
龔斌
《廬山文化研究叢書》以開放的研究平臺和精誠合作的研究機制,吸納國內(nèi)外精英…
(美國)(William、James)威廉·詹姆…
翻譯西方學界詮釋西學經(jīng)典的論著,充分利用西方學界整理舊故的穩(wěn)妥成就,於庚…
(瑞士)海勒 著;趙能、廖旸 譯
《西藏佛教藝術(shù)》以不同歷史階段的代表人物、變化的佛教美學與藝術(shù)的觀念為西…
程曦 譯
《近代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安慶的寺廟及其崇拜》的英文原名叫《The Temples o…
問道,李偉楠 編著
生活的道理與禪意一脈相承,禪的淡泊.禪的寧靜,啟發(fā)我們對人生進行最深入、…
段琦 編
《圣經(jīng)》是世界上流傳范圍最廣、對人類影響最大、在全球發(fā)行量最多的一部書,…
鄭同
《古今圖書集成術(shù)數(shù)叢刊》是以《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藝術(shù)典…
佛光星云
佛教具有平等性、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特質(zhì),而佛陀所說的宇宙真理更能讓…
佛教是入世的、積極的,所展現(xiàn)的是饒益有情、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薩精神。本書秉…
佛教源于印度古國,流傳至全球,成為世界宗教,其中以中國受其影響最為深遠?!?/p>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的信仰中心,從教主佛陀、教理經(jīng)典、教團僧伽三方面了解…
佛教在中國廣泛地傳播和發(fā)展,有賴于其獨樹一幟的思想、制度、禮儀、習俗、組…
南北
在禪者眼中,時時看到的更多是無常,是世間萬物無時不在的變化。禪者也會時時…
(美)牟敦 著;鄭至麗、方光洛 譯
1948年的美國,一位隱修士對年輕時的自我做了最深沉的反省,寫成了《七重山》…
洪丕謨
《洪丕謨精品集》首先推出的6本著作,雖說不能涵蓋丕謨涉及的所有領(lǐng)域,卻也…
可讀可購
奉化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
奉化是彌勒化身布袋和尚的成長、出家、圓寂、埋骨之地。自宋以來,布袋和尚代…
夢入神機
勾陳上帝周青獲邀前赴如來法華大會.法華大會上卻掀起紛爭,是乃無論佛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