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邊疆省,共有二十四種少數民族,占全省總人口三分之一,分布地區(qū)占全省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自古以來,云南各族人民開拓著祖國西南邊陲,創(chuàng)造了悠久的民族歷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少數民族古籍,包括歷史、語言、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天文、歷算、地理、醫(yī)藥、美術、生產技術等,范圍很廣,種類很多。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特殊的地理條件,各少數民族不僅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上不平衡,呈現歷史發(fā)展階段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而且在繼承和保存民族古籍的方法上亦有顯著的不同。有的民族創(chuàng)造了文字,譜寫丁本民族光輝的歷史;有的民族雖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但他們用口碑方法,世代言傳口授,從而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遺產,這些都是研究歷史、民族學等不可多得的寶貴材料。鑒于歷史的原因,各民族的古代文化,往往有精華與糟粕并存的現象,但為了有助于研究工作在翻譯整理過程中,我們保持了各少數民族古籍的原貌,希望讀者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科學的分析。根據中央關于整理我國古籍以及搶救、整理少數民族古籍的指示精神,在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直接領導下,我們在搶救、整理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陸續(xù)出版一些少數民族古籍,供各族人民、科學工作者閱讀、研究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