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知識整體性:人文學科與大學教育的綜合邏輯
一、中世紀大學的“七藝”與經院哲學
二、文藝復興時期大學中的人文學科
三、控歐洲的知識氛圍與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
四、小結:對西方大學傳統(tǒng)人文學科的一種歷史詮釋
第二章 沖突與裂變:知識對立的格局與大學教育
一、整體性的坍塌與知識格局的重建
二、整體性的缺失與大學所面對的困惑
第三章 分化與整合: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與大學教育
一、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
二、技術社會中大學教育的責任內涵
第四章 全球化與本土化:一個綜合分析框架
一、全球化與本土化內涵
二、全球化語境中的大學與大學的本土關懷
第五章 中心與邊緣:全球化時代大學本土化的學術實踐
一、話語霸權、強勢語言與大學的國際化
二、個案分析:清華大學國學院的歷史意義及其當代價值
第六章 理想與現實:人的發(fā)展與大學教育理念
一、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與大學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
二、理念人、專業(yè)人和職業(yè)人:現代大學教育的內在張力
四、“現代人”的培養(yǎng)與普通教育的困惑
第七章 資源的重組:大學的學科制度變革
一、關于學科與學科制度
二、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不科培養(yǎng)體制與學科建制
三、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大學本科教育培養(yǎng)制度變革
四、人文社會科學資源的重新配置
第八章 中外部分大學本科教育課程設計
一、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模式與核心課程計劃
二、耶魯大學的自由教育培養(yǎng)模式與分修制
三、MIT的本科生教育與課程結構
四、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教育與課程結構
五、斯坦福大學的本科生教育與課程結構
六、英國“牛橋”的本科生教育模式
七、歐洲大陸國家部分大學本科生教育模式
八、我國部分著名大學的本科教育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