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 1 移動通信的演進以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1. 1. 1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
1. 1. 2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
1. 1. 3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
1. 1. 4 移動通信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1. 2 多址技術的分類與比較
1. 2. 1 頻分多址 FDMA
1. 2. 2 時分多址 TDMA
1. 2. 3 碼分多址 CDMA
1. 2. 4 無線通信的工作方式
1. 3 本書的結構介紹和內容安排
思考題
第2章 無線通信基礎理論
2. 1 蜂窩通信基礎理論
2. 1. 1 蜂窩通信的由來
2. 1. 2 蜂窩的基本概念
2. 1. 3 蜂窩小區(qū)的頻率復用
2. 1. 4 蜂窩小區(qū)的干擾分析
2. 1. 5 頻譜利用率
2. 1. 6 提高容量的方式--扇區(qū)化和小區(qū)分裂
2. 2 無線傳播環(huán)境和無線信道
2. 2. 1 無線傳播環(huán)境
2. 2. 2 無線信道的特點
思考題
第3章 CDMA技術基礎
3. 1 擴頻通信原理
3. 1. 1 擴頻通信的基本概念
3. 1. 2 擴頻通信系統(tǒng)的分類
3. 1. 3 擴頻通信的重要參數
3. 1. 4 擴頻通信的主要特點
3. 2 碼序列
3. 2. 1 碼序列基本知識
3. 2. 2 m序列
3. 2. 3 Gold序列
3. 2. 4 Walsh碼序列
3. 3 調制技術
3. 3. 1 振幅鍵控
3. 3. 2 移頻鍵控
3. 3. 3 移相鍵控
3. 4 卷積碼
3. 5 交織技術
3. 5. 1 交織的基本概念
3. 5. 2 IS-95前向鏈路同步信道的交織器
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IS-95技術基石出
4. 1 IS-95概述
4. 1. 1 IS-95標準簡介
4. 1. 2 幾個基本概念
4. 1. 3 碼分多址系統(tǒng)的特點
4. 2 IS-95前向鏈路信道
4. 2. 1 前向導頻信道
4. 2. 2 前向同步信道
4. 2. 3 前向尋呼信道
4. 2. 4 前向業(yè)務信道
4. 2. 5 前向鏈路信道結構總結
4. 3 IS-95反向鏈路信道
4. 3. 1 反向接人信道
4. 3. 2 反向業(yè)務信道
4. 3. 3 反向鏈路信道結構總結
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CDMA系統(tǒng)的物理層技術
5. 1 cdma2000的物理層技術
5. 1. 1 cdma2000物理層概述
5. 1. 2 cdma2000系統(tǒng)擴頻調制的基本概念
5. 1. 3 cdma2000系統(tǒng)物理信道的結構
5. 1. 4 cdma2000物理層小結
5. 2 WCDMA的物理層技術
5. 2. 1 WCDMA物理層概述
5. 2. 2 WCDMA信道編碼與復用
5. 2. 3 WCDMA系統(tǒng)擴頻與調制
5. 2. 4 WCDMA系統(tǒng)物理層小結
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cdma2000系統(tǒng)的網絡技術
6. 1 cdma2000系統(tǒng)的網絡參考模型
6. 1. 1 cdma2000網絡參考模型概述
6. 1. 2 無線接入網
6. 1. 3 交換子系統(tǒng)
6. 1. 4 核心網電路域
6. 1. 5 核心網分組域
6. 2 cdma2000的分組域網絡技術
6. 2. 1 移動IP概述
6. 2. 2 cdma2000分組域網絡概述
6. 2. 3 簡單IP技術
6. 2. 4 移動IP技術
6. 2. 5 移動IP和簡單IP的比較
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cdma20001xEV-DV技術
7. 1 cdma20001xEV-DV技術簡介
7. 1. 1 cdma2000 1xEV-DV發(fā)展背景
7. 1. 2 cdma2000 1xEV-DV基本要求
7. 2 cdma2000lxEV-DV物理信道的結構
7. 2. 1 1xEV-DV前向鏈路物理信道
7. 2. 2 1xEV-DV反向鏈路物理信道
7. 3 cdma2000 1xEV-DV的主要技術特點
7. 3. 1 準正交互補Turbo碼 OCTC
7. 3. 2 異步自適應遞增冗余技術 A2IR
7. 3. 3 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相結合
7. 3. 4 靈活的調度算法
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功率控制和軟切換技術
8. 1 功率控制技術
8. 1. 1 功率控制技術概述
8. 1. 2 功率控制方法及模型
8. 1. 3 CDMA系統(tǒng)中的功率控制
8. 2 軟切換技術
8. 2. 1 切換技術概述
8. 2. 2 CDMA系統(tǒng)中的軟切換技術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多用戶檢測技術
9. 1 多用戶檢測技術概述
9. 1. 1 傳統(tǒng)單用戶檢測技術分析
9. 1. 2 多用戶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
9. 2 線性多用戶檢測器
9. 2. 1 最佳多用戶檢測器 OMUD
9. 2. 2 解相關多用戶檢測器 DEC-MUD
9. 2. 3 最小均方誤差多用戶檢測器 MMSE-MUD
9. 3 非線性多用戶檢測器
9. 3. 1 串行干擾消除多用戶檢測器 SIC-MUD
9. 3. 2 并行干擾消除多用戶檢測器 PIC-MUD
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 Turbo碼技術
10. 1 Turbo碼技術概述
10. 1. 1 信道編碼的基本原理
10. 1. 2 Turbo碼簡介
10. 2 Turbo碼編碼結構
10. 2. 1 分量編碼器 RSC
10. 2. 2 交織器
10. 2. 3 刪除器
10. 3 Turbo碼譯碼結構
10. 3. 1 基于MAP算法的Turbo碼迭代譯碼
10. 3. 2 基于SOVA算法的Turbo碼迭代譯碼
10. 3. 3 Turbo碼譯碼小結
10. 4 Turbo碼的應用
10. 4. 1 Turbo碼在WCDMA系統(tǒng)中的應用
10. 4. 2 Turbo碼在cdma2000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小結
思考題
第11章 后3G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
11. 1 MIMO技術
11. 1. 1 分集技術回顧及MIMO技術的概念
11. 1. 2 MIMO信道模型和容量
11. 1. 3 分層空時結構 BLAST
11. 1. 4 空時編碼
11. 2 智能天線技術
11. 2. 1 智能天線技術簡介
11. 2. 2 智能天線在通信領域中的應用
11. 3 軟件無線電技術
11. 4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
小結,
思考題
縮略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