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的百年進程
中國語文通向世界的一座現(xiàn)代化橋梁——創(chuàng)制《漢語拼音方案》的歷史回顧,兼評臺灣的“通用拼音方案
試析中古漢語三等韻-i-介音的來源
漢語、英語的語音與構詞比較
從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加工看語法研究的意義
病句理解的語言策略
對修辭學若干基本范疇的重新思考
論口語體的基本修辭特征和修辭基本原則
比喻中本體、喻體的關系及相似性
論《文則》的“文協(xié)尚”原則
試論漢語語素的確定與分類一
詞綴“兒”與“子”的替換
“著”、“在”與現(xiàn)代漢語的持續(xù)體
當前語言文字應用的社會問題
中介語理論和偏誤分析方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與第二語言網絡——談留學生漢語教學的若干策略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CSL)語法教學的“語法詞匯化”問題
當前文言詞語和成語的誤用誤寫舉隅
略談日本漢語網絡教學之應用
事實報道與話語傾向——以網絡新聞為例試析新聞報道中詞語的運用
法律語言與司法公正芻議
港臺文化與上海流行語
語言教學中語氣詞的規(guī)范問題
論社會語言學對現(xiàn)代漢語建設的作用
欲望在當下的一面話語旗幟——廣告的社會語言學解讀
詞義關系研究述評
從漢英熟語探討宗教思想
漢字字形的應用與漢字字形的規(guī)范化問題
關于“教學語法”的三個層次及有關問題
現(xiàn)代漢語通論教材編寫的創(chuàng)新意識
關于香港推普的一點想法
大眾傳媒與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
網話的發(fā)展及規(guī)范
深切懷念建功師
胡裕樹先生與中國修辭學
上海市語文學會舉行慶賀濮之珍教授80華誕暨學術思想座談會
濮之珍先生主要論著目錄
中國的“入世”和香港的回歸對語文教育的啟示
行動研究——語文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
插上戲劇的翅膀——香港“融戲于文”的經驗
Access數(shù)據(jù)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在培植心靈中形成人格——也談語文教學中的人格培養(yǎng)
為語文教學的根本改革探路——論語文教學科學化的必要與可能
關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研究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背誦”“記憶”問題再認識
整體認知辯證施教——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和實踐
中學語法教學的目標和策略
迎新持舊何艱難——傳統(tǒng)詩歌寫作教學實踐
香港大專公文寫作教學的一點意見
香港大專學生對異形詞的使用習慣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解讀
常用字字理分類教學構想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