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先生,初名傳初,曾改名宗光,字又陵、幾道。先生最廣為人知的是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和翻譯家。他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等十一部西方著作,約一百九十多萬字,是近代中國系統介紹和傳播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他首倡的「信、達、雅」翻譯標準,至今仍被奉為圭臬。魯迅稱贊嚴復「是一個十九世紀末年中國感覺銳敏的人氣毛澤東高度評價嚴復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嚴復先生從事教育二十余年,先后在福建船政學堂、北洋水師學堂、上海復旦公學、安慶高等學堂、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任職,主張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提出德智體三者并重,并積極投身辦學實踐,努力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實,先生還是一位才華橫溢、文采出眾的文學家兼詩人。從其留下的大量時論、政論、雜感、書信等文章和手稿來看,不僅內容豐富、思想深刻、題材廣泛,而且意氣風發(fā)、詞采斐然、書法秀逸。他保留下來的詩作三一百篇皆發(fā)憤作氣沉悒瑰琦,獨樹一幟,「文章光氣長垂虹」,曾有人稱「如天假其年,中國詞章學史可能也要為之讓一席上座氣財富,值得后人紀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