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管理管理學理論走向共生

走向共生

走向共生

定 價:¥22.00

作 者: 胡守鈞著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

ISBN: 9787806464120 出版時間: 2002-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8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知識分子而又在前面冠以“公共”二字,如今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指稱那些頻繁在大眾媒體上亮相的學者。胡守鈞教授以嘉賓身份作客各類媒體不下幾十次,算不算“公共知識分子”,不得而知。但他一直以來對于現(xiàn)實問題近乎敏感的急切關注,以及充滿思想鋒芒的深刻分析,讓人更愿意把他歸入“公共知識分子”之列。這可以從他的新著《走向共生》中窺見一斑。 首先,特立獨行,別具只眼,多角度思考社會“大問題”。作為社會學家,胡守鈞對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及其特點,自然會給予更多關注,比如權力經(jīng)濟問題、社會民主問題等。尤其是從計劃經(jīng)濟轉向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社會轉型問題,更是他思考的重點。所不同的是,他通過對當代中國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系統(tǒng)模型分析,提出了三個基本的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即:文革期間的中國社會形態(tài)如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形態(tài)如何變化;中國社會未來發(fā)展趨勢如何。基于這一點,在本書中,胡守鈞提出了“計劃社會”的概念,認為它是指經(jīng)濟資源、政治資源、文化資源由國家控制并納入嚴格的計劃軌道運作的社會形態(tài)。在分析了計劃社會的種種弊端后,他強調(diào)“必須以市場經(jīng)濟取代計劃經(jīng)濟,借助市場優(yōu)化資源,提高效益”。在對諸多社會“大問題”的多維思考中,作者提出了“社會共生論”的構想,認為:個人與個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階層與階層之間,有不同的利益,當然有沖突和競爭,但沖突和競爭并不是要消滅對方,而是以共生為前提。這應該說是別具創(chuàng)意的一家之言,胡守鈞以“走向共生”為書名,可見其在作者心目中的學術分量和學術價值。 其次,高揚科學精神,注重啟迪大眾智慧。胡守鈞早年學的是自然科學,因此,即便后來從事社會科學研究,仍然保持了自然科學思維方式的深刻烙印。比如在本書的不少論文中,為了說明某個觀點,他時不時地信手用數(shù)理公式或模型來闡釋。這也形成了本書的一大特色。更為重要的是,胡守鈞的自然科學知識背景,給本書注入了科學精神的靈魂。在書中,作者對一些具體的相關科學問題展開了論述。如:《弘揚科學精神》、《〈周易〉算卦在大學校園》、《以科學精神對待歷史文化遺產(chǎn)》和《科學的人文文化效應》等。他懷著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拳拳之心指出:“科學是人類文明大廈的頂梁柱”,“為了更有效地駕馭科學、利用科學,必須大力提倡科學精神”。對于什么是科學精神,胡守鈞饒有興味地作了多側面的解析,比如:相信世界在本質(zhì)上是有秩序的,相信世界的本質(zhì)是可認識的;科學具有經(jīng)驗實證傳統(tǒng),具有邏輯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科學的認識是試錯法,提倡寬容,允許多種理論并存,等等。 第三,文風辛辣,直指人心。胡守鈞在論述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會嵌入許多思想者所具有的機趣和鋒芒,一改冗長論文的沉悶乏味,使得閱讀過程本身變成了一次思想的旅程。這得益于他在學理之外,對于雜文寫作的愛好。體現(xiàn)于文字表達,便是尖銳、直指人心的語言風格,有的甚至堪稱格言,如“因神秘而疑問,因疑問而探究,就可能邁進科學的理性世界”等。許多重要觀點,可以說是胡守鈞在思想和行動投入后形成的深刻反思,是長期思考積淀、過濾的結果。如果對他年輕時,也就是在文革期間反對張春橋的不凡經(jīng)歷有所了解,就更容易理解他的沉痛反思所由何來、所自何出。此外,胡守鈞還喜歡在行文中運用短語、詰問、排比,即使是簡略、論綱式的點評,同樣具有內(nèi)在的邏輯震撼力。因為,以設問的方式展開分析,本身就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這樣做,可以消解理論文章固有的艱澀和枯燥。如何增強理論文章的吸引力和說服力,除了要有現(xiàn)實針對性,精彩的文字表達、嚴密的邏輯結構和深刻的思想張力,看來不可或缺。它往往能夠在思想的激蕩中點亮思想,啟迪人們的心智。

作者簡介

  胡守鈞(1944年-),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及科學哲學教授。湖北武漢人。1968年畢業(yè)于上海復旦大學。文革中深受四人幫迫害,文革結束后獲昭雪平反,回復旦大學。先執(zhí)教哲學系,目前執(zhí)教社會學系?,F(xiàn)任社會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上海市政府商業(yè)決策咨詢專家等。研究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取得顯著成績。論著中提出一些新概念如計劃社會、計劃人、權力經(jīng)濟、社會共生論、無主體所有制、灰色收入等,用來研究中國社會轉型中的問題,受到社會重視。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主要著作有《走出輪回》等。

圖書目錄



社會系統(tǒng)分析
告別計劃社會
權力經(jīng)濟透視
社會共生論

文化的選擇
弘揚科學精神
枯骨朽草 豈知吉兇?
《周易》算卦在大學校園
儒家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
中國歷史政治的精神是什么?
怪圈
——讀《資治通鑒》
以科學態(tài)度對待歷史文化遺產(chǎn)

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
痞氣+義氣=?
非營利部門與社會轉型
地區(qū)形象建設
走下圣壇之后

勞資共生
企業(yè)發(fā)展之道
科學為體,國家為用
科學的人文文化效應
異端的科學功勛
——論不同意見在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
科學統(tǒng)一的理想
——讀弗蘭克《科學的哲學》
神奇的借鑒
維護漢語的純潔性

[附錄]專訪
要保持“行政生態(tài)”平衡
大學生走向市場
跨越“代溝”
入世將給市民生活帶來什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