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藝術(shù)書法/篆刻篆刻趣談

篆刻趣談

篆刻趣談

定 價:¥23.80

作 者: 葉一葦著
出版社: 西泠印社
叢編項:
標 簽: 篆刻

ISBN: 9787805174266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9cm 頁數(shù): 247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形式有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即一印一文,可隨意瀏覽,隨意棄置;可邊觀印、邊看文,互為對照,這是分散的。另一條是暗線,即看完全集,想一想,作一個綜合思考,就可以了解到提出如下一些探討的課題:(一)取材問題。篆刻創(chuàng)作的題材,來源于生活,是很廣闊的,可以刻自然風光,留旅游印跡;可以刻社會百態(tài),抒自己感想;可以鉤古代典故,發(fā)自己評論;可以刻印學理論,表自己所見,等等。篆刻創(chuàng)作的題材并不是像習俗那樣為人刻姓名印之類,要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shù)。(二)“印語”研究。印語是印面所刻的詞語,它是篆刻的主題,作者要表明的“志”,也是欣賞者首先接觸 的內(nèi)容。由于篆刻只有方寸之地,要求于詞語必須精 練,要新鮮可讀。如何使印語能夠以少少許勝多多許? 如何有多讀趣?如何能充分發(fā)揮篆字的形美初步提供了一些試例。(三)形式探索。篆刻雖然也是文以載道,但它是 通過自己的特殊形式來表現(xiàn)的,一個個的古代文字,集 合于一個方寸的空間,融成為整體美。如何使形美與印語的意美,熔鑄為一,使之相得益彰?如何使靜止的形式變成為活動的形式?如何使形式發(fā)散出更多的藝術(shù)內(nèi)涵?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新課題。(四)技法發(fā)展。前人已為我們創(chuàng)造和總結(jié)了豐富的技法經(jīng)驗,隨著時代的推進,如何使技法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還須要再開拓??傊?,篆刻雖是一個小小的方寸藝術(shù),其中研究的天地卻很寬廣。這個小集子是極其有限的。正因為篆刻與其它文學藝術(shù)有廣泛的聯(lián)系,所以在這集子里比較多的以詩論引進篆刻,目的是使篆刻更多地吸收其它營養(yǎng)。

作者簡介

暫缺《篆刻趣談》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趣
二、篆刻非印章
三、孤琴
四、刀下留情
五、眼高心虛
六、尋尋覓覓
七、千方百計
八、一刻千金
九、計白當黑
十、印謎
十一、偶得
十二、綠肥紅瘦
十三、言
十四、江上草
十五、白戰(zhàn)
十六、不拘一格
十七、扭捏
十八、依傍
十九、靈襟
二十、妙悟
二十一、拜缶
二十二、天開圖畫
二十三、妙
二十四、破不易
二十五、神似
二十六、不可不辨
二十七、一言窮理
二十八、印如其人
二十九、鳥不走、馬不飛
三十、三氣
三十一、尋詩
三十二、指上聽
三十三、中庸先生
三十四、各自一風流
三十五、不盈
三十六、沖而用之
三十七、強其骨
三十八、少則得
三十九、無中生有
四十、玄之又玄
四十一、知難行易
四十二、白馬非馬
四十三、周行
四十四、廉泉
四十五、長
四十六、醉翁之意
四十七、寫憂
四十八、西窗
四十九、白丁
五十、燈火闌珊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