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微型機組成原理

微型機組成原理

微型機組成原理

定 價:¥22.00

作 者: 張永軍主編
出版社: 宇航出版社;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1441089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31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專為大學、大專和中專計等機專業(yè)基礎課而編寫的。該教材是作者們經過較長時間的一段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全書由淺入深地講述了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原理和硬件技術,由8章構成,內容包括:緒論,計算機的運算理論和實現(xiàn)方法,存儲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輸入輸出系統(tǒng),常用輸入輸出設備,電腦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了加深讀者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拓寬思路,每章最后均附有一定回的習題,使讀者能夠扎實地掌握各章的知識點。在每一章內容的選取和安排上、注重事本理論和原理的講解、注重新技術新器件的學習、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力求使學生在掌握微型機組成原理的基礎上,能夠學到微型機主要部件或板卡的安裝.操作和維修等方面的知識,真正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臺。全書內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重點突出,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便于教學和自學。本書主要特點是注重微型計算機基本理論和原理的講解,注重新技術、新知識、新設備的學習,注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全書語言通俗易懂,內容豐富而不雜亂,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適合于大學、大專和中專學校計算機基礎課專業(yè)教學用書,也適用于電腦愛好者自學指導書。

作者簡介

暫缺《微型機組成原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計算機的產生和發(fā)展
1.1.1 計算機系統(tǒng)
1.1.2 計算機的產生
1.1.3 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1.1.4 計算機的發(fā)展動向
1.2 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
1.2.1 馮.諾依曼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2.2 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2.3 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
1.3 計算機的技術指標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的運算理論和實現(xiàn)方法
2.1 數(shù)據(jù)、字符和漢字的表示方法
2.1.1 進位計數(shù)制及其相互轉換
2.1.2 符號數(shù)的計算機表示
2.1.3 定點數(shù)和浮點數(shù)
2.1.4 字符、漢字的數(shù)字化
2.1.5 數(shù)字信息的校驗
2.2 算術及邏輯運算
2.2.1 定點補碼加減法運算
2.2.2 定點原碼乘法運算
2.2.3 邏輯運算
2.3 計算機中的算術邏輯運算
2.3.1 全加器
2.3.2 串行及并行加法器
2.3.3 CPU中的運算模塊
2.4 浮點數(shù)四則運算
2.4.1 浮點數(shù)加減法運算
2.4.2 浮點數(shù)乘除法運算
習題
第3章 存儲系統(tǒng)
3.1 概述
3.1.1 存儲器的分類
3.1.2 微機存儲系統(tǒng)的多級結構
3.2 半導體隨機存取存儲器
3.2.1 靜態(tài)MOS存儲器
3.2.2 動態(tài)MOS存儲器
3.2.3 雙極型存儲元
3.2.4 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3.3 只讀存儲器
3.3.1 掩膜式只讀存儲器(MROM)
3.3.2 PROM和 EPROM
3.4 微機內存條
3.4.1 內存條的工作模式
3.4.2 內存條的組成形式
3.4.3 內存條的選用和安裝
3.5 外部存儲器
3.5.1 磁表面存儲器
3.5.2 硬盤驅動器
3.5.3 軟盤驅動器
3.5.4 光盤存儲器
3.6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3.6.1 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6.2 存儲器映象方式
3.6.3 CACHE內容的替換更新
3.6.4 保持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
3.6.5 內部 CACHE和外部 CACHE
3.7 虛擬存儲技術
3.7.1 概述
3.7.2 頁式虛擬存儲器
3.7.3 段式虛擬存儲器
3.7.4 段頁式虛擬存儲器
習題
第4章 控制系統(tǒng)
4.1 CPU的功能和組成
4.1.1 CPU的功能
4.1.2 CpU的組成
4.2 Intel8086的尋址方式及指令系統(tǒng)
4.2.1 指令格式
4.2.2 尋址方式
4.2.3 指令系統(tǒng)
4.3 指令周期及時序系統(tǒng)
4.3.1 指令周期
4.3.2 指令的執(zhí)行方式
4.3.3 時序發(fā)生器
4.3.4 控制方式
4.4 CPU主要操作的時序
4.4.1 系統(tǒng)的啟動操作
4.4.2 最小工作模式下的總線讀操作
4.4.3 最小工作模式下的總線寫操作
4.5 做操作命令形成原理
4.5.1 組合邏輯控制器
4.5.2 微程序控制器
4.6 精簡指令系統(tǒng)計算機RISC
4.6.1 RISC的產生
4.6.2 RISC的主要特點
4.6.3 R2000指令系統(tǒng)
47典型CPU
4.7.1 Intel803.8 6CPU
4.7.2 Intel80486CPU
4.7.3 Pentium微處理器
4.7.4 其它型號的Pentium微處理器
4.8 微機主板簡介
習題
第5章 輸入輸出系統(tǒng)
5.1 概述
5.2 總線
5.2.1 總線概述
5.2.2 總線上的信息傳輸
5.2.3 幾種典型總線介紹
5,3接口技術
5.3.1 接口電路的功能
5.3.2 端口的編址方式
5.3.3 CPU和外設之間的信息
5.4 程序方式下的數(shù)傳
5.4.1 無條件傳輸方式
5.4.2 條件傳輸方式
5.5 中斷方式及中斷系統(tǒng)
5.5.1 問題的提出
5.5.2 中斷請求
5.5.3 中斷判代
5.5.4 獲得中斷服務于程序的人口地址
5.5.5 中斷響應
5.5.6 中斷處理的過程
5.5.7 多重中斷
5.5.8 Intel8086的中斷系統(tǒng)
5.6 DMA數(shù)傳方式
5.6.1 DMA數(shù)傳方式的引出
5.6.2 DMA控制器的功能
5.6.3 DMA控制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習題
第6章 常用輸入輸出設備
6.1 概述
6.1.1 輸入輸出設備的分類
6.1.2 輸入輸出設備的特點
6.2 鍵盤輸入設備
6.2.1 鍵盤
6.2.2 按鍵
6.2.3 鍵盤的編碼原理
6.3 鼠標器
6.3.1 鼠標器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6.3.2 鼠標的安裝
6.4 打印機設備
6.4.1 概述
6.4.2 點陣式打印機
6.4.3 噴墨打印機
6.4.4 激光打印機
6.5 顯不系統(tǒng)
6.5.1 顯示系統(tǒng)的組成和分類
6.5.2 CRT工作原理
6.5.3 CRT顯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5.4 VGA彩色顯示器
6.5.5 顯示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6.5.6 顯示器適配器(顯示卡)
6.6 掃描儀
6.6.1 掃描儀的基本工作原理
6.6.2 掃描儀的分類
6.6.3 掃描儀的主要技術指標
6.6.4 掃描儀與主機的接日
習題
第7章 電腦多媒體
7.1 電腦多媒體技術概述
7.1.1 電腦多媒體的定義
7.1.2 電腦多媒體發(fā)展簡史
7.1.3 電腦多媒體的幾個關鍵技術
7.1.4 多媒體應用
7.2 電腦多媒體的硬件環(huán)境
7.2.1 音頻子系統(tǒng)(聲卡)
7.2.2 視頻子系統(tǒng)
7.2.3 其它電腦多媒體設備
7.3 電腦多媒體系統(tǒng)的軟件環(huán)境及操作
7.3.1 電腦多媒體軟件的分類
7.3.2 Windows 95( 98)操作系統(tǒng)的多媒體操作功能
7.3.3 多媒體創(chuàng)作軟件
習題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技術
8.1 計算機網絡基礎
8.1.1 計算機網絡
8.1.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8.1.3 ISO七層參考模型(開放式系統(tǒng)互連 OSI)
8.1.4 局域網的拓撲(Topology)結構
8.1.5 網絡通信協(xié)議
8.2 計算機網絡的硬件構成
8.2.1 計算機
8.2.2 網絡連接設備
8.3 網絡操作系統(tǒng)
8.3.1 Netware簡介
8.3.2 Windows NT簡介
8.4 Internet
8.4.1 Internet簡介
8.4.2 入網
8.4.3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務
8.4.4 Chianet
習題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